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CXD进口废物码头管理要求.
进口废物专用码头检验检疫要求LNDLCXDCIQ2013年4月主要内容1.进口废物原料专用码头检验检疫政策法规2.进口废物原料专用码头检验检疫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2.1资质要求2.2场地要求2.3设施及人员要求2.4《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要求3.进口废物原料专用码头检验检疫设施的验收1政策法规项目立项和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按照风险最小化原则,就近原则,接受检验检疫的监督管理检验检疫要求依据《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国质检通[2007]149号)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场所建设规范SN/T2753-2011《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标准总局第119号令《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09.8.21《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环保部、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部令第12号2011.4.81政策法规•我国签署参加的国际公约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及其修正案《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等1政策法规•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2进口废物原料专用码头检验检疫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国家对外开放口岸的易址、扩建、改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跨境工业园区,进出境集装箱/车辆检查场(含后续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含国际邮包、快件)监管点、季节性口岸、临时开放口岸、专用码头、已开放港口口岸范围内新建外贸作业区或涉外码头等检验检疫设施建设,参照本规定执行。•检验检疫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以口岸功能、设计规模为基础,以预测的检验检疫业务量及相应核算的检验检疫人员数量为依据,以满足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并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口岸其他查验单位工作条件相协调为原则。•口岸检验检疫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应当符合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规范的要求2.1资质要求1.检验检疫场所经营主体应取得相关合法经营的资质2.检验检疫场所应取得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证》3.检验检疫场所经营主体应拥有查验场地的土地使用权,或合法租赁他人土地、场所经营且租期不少于5年。4.检验检疫场所经营主体应建立并实施与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相关的管理制度。2.2场地要求•2.2.1选址•2.2.2分区与隔离•2.2.3通道•2.2.4作业区•2.2.5办公区•2.2.6标志2.2场地要求•2.2.1选址•检验检疫场所选址应便于进口废物原料运输与通关,远离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及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2.2场地要求•2.2.2分区与隔离•2.2.2.1分区•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场所应具有独立的封闭区域,布局合理,分设办公区和检验检疫工作区。其中:•———办公区应包括行政办公用房、专业技术用房、休息用房等;•———检验检疫工作区根据业务范围应设置专用查验区、专用货物分拣区(库)、检疫处理区、检验检疫隔离区(库)等。•检验检疫场所与外界之间应设立隔离围墙(网),场内各区域之间应设有隔离设施和/或明显区分标识。2.2场地要求2.2.2.2隔离外围墙(网)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场所的四周应设置不间断全封闭式围墙(或围网),不应有破损或缺口。隔离围墙(网)离地面的总净高度不低于2.5m,离地面净高度0.5m范围内应为实心墙体。内隔离检验检疫隔离区(库)以及用于进口废物原料掏箱、分拣的区域与检验检疫场所内其他区域之间宜设立内隔离,隔离设施离地面的总净高度不低于1.5m。隔离设施采用实心墙式或金属菱形网状式,采用金属菱形网时其网眼面积不大于0.0025m2;可设移动隔离设施,用于因查验区界限临时发生变化时隔离查验区与其他区域,采用金属菱形网状、底部带有小轮的隔离网,其网眼面积不大于0.0025m2。封闭式库房需进行废纸、废塑料等轻质废物原料掏箱分拣的查验场地应采用封闭式库房将分拣作业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库房内应适合叉车等机械作业,有足够面积堆放掏箱后货物及分拣、拆包,有排风、排水设施。2.2场地要求2.2.3通道检验检疫场所应分别设置人员和车辆进出的专用通道,进出场地道路状况良好,交通顺畅。检验检疫场所的出入口通道应设置防鼠设施,夜间宜用强光照射出入口通道。2.2场地要求2.2.4作业区2.2.4.1查验区的面积应与进口货物和/或集装箱吞吐量相适应,满足待查验的货物或集装箱全数查验的需要,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0m2。2.2.4.2货物分拣区(库)的面积应与进口货物和/或集装箱吞吐量相适应,其中货物分拣区场地面积不低于500m2,货物分拣仓库场地面积不低于300m2。2.2.4.3检疫处理区应通风良好,应当位于港区办公、生活区的下风方向,配套设置检疫处理药械仓库,设有明显警戒标识,距离查验作业区和办公区不应少于50m,其面积应与口岸货物和/或集装箱吞吐量相适应,满足待处理的货物或集装箱全数落地摆放的需要,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m2。货物检疫处理区要求:地面平整、坚固、硬化,无病媒生物孳生地,场地及周围环境应具备有效的防鼠设施与防鼠带;设有污水处理及排放设施,设有垃圾存储与处理设施,上述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4.4.4检验检疫隔离区(库)应设有明显警戒标识;隔离库应配备双锁,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不得擅自开启。其中检验检疫隔离区场地面积不低于200m2,检验检疫隔离库场地面积不低于100m2。2.2场地要求•2.2.4.5企业监管仓库应根据每批货物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分隔货物的隔离设施,并设置标识牌。其面积应与货物的进口量相适应,满足未放行货物的存储,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m2。•2.4.4.6采用集装箱随车查验方式的检验检疫场所应设置检验检疫专用查验平台,查验平台宽度应大于5m、与集装箱拖车架等高(约150cm)、长度以至少能够满足5辆以上集装箱卡车同时停靠为宜,平台上设防雨设施,并可进行叉(铲)车作业。•2.4.4.7检验检疫场所的地面应为平整、坚固、硬化的水泥地面,并确保在运营期间无破损。场地地面无积水,无病媒生物孳生地,场地及周围环境应具备有效的防鼠设施与防鼠带。•2.4.4.8检验检疫场所应设有污水处理及排放设施,设有垃圾存储与处理以及其他防污染设施。排水系统应良好,并保持其畅通。下雨时下水井盖无水外溢,雨后能迅速将场地积水排尽。•2.4.4.9检验检疫场所内摆放集装箱的作业区域,地面上应标有箱位位置标识;堆放散装货物的作业区域,应根据每批货物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分隔货物的隔离设施,并设置标识牌。2.2场地要求•2.2.5办公区•2.2.5.1总则•检验检疫用房功能及面积应满足检验检疫工作需要。•2.2.5.2行政办公用房•检验检疫场所应设置检验检疫行政办公用房,配备有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具有网络专用线路,能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网以互传电子数据,满足日常办公、值班、接待、档案存储的需要。•2.2.5.3专业技术用房•检验检疫场所应设置检验检疫专业技术用房,满足开展视频监控、采取样品、样品预处理、样品存贮、现场检测、检验及抽样工具存放、检疫处理药品存储、器械存储等业务的需要。•2.2.5.4休息用房•检验检疫场所应根据检验检疫工作需要,设置配备有淋浴、盥洗、空调、电话、电视等设施的休息用房,保障驻场检验检疫人员正常的工作休息。2.2场地要求2.2.6标志2.2.6.1检验检疫场所经营主体应当按照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样式制作查验场地标志牌,查验区标志牌悬挂在检验检疫工作区入口处显著位置,监管仓库标志牌悬挂在仓库入口处显著位置。2.2.6.2查验区、货物分拣区(库)、检疫处理区、检验检疫隔离区(库)等各作业区域应设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告示牌:位于出入境货物检疫处理区周边;推荐规格长150cm、宽50cm,涂印“检疫处理作业危险,请勿靠近”中英文字样。标志牌:位于出入境货物检疫处理区入口处,标示检疫处理区域。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1人员配置2.3.2查验辅助设施2.3.3木质包装处理设施2.3.4物流信息管理系统2.3.5视频监控系统2.3.6放射性检测设备2.3.7衡器设备2.3.8电子识别设备2.3.9突发事件应对设施2.3.10出入境船舶检疫设施2.3.11其他处理系统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1人员配置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和协检人员,人员数量应满足检验检疫实际工作需要,并应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相关业务培训,熟悉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2查验辅助设施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能满足检验检疫查验工作用的开箱、掏箱和/或落地检验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如集装箱吊装设备、叉(铲)车、打包机、夹包机、装载机、掏箱工具和衡器设备等,满足按照SN/T1791实施检验检疫的要求。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3木质包装处理设施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供拆卸或销毁木质包装等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的专用工具和设施。配备足够大小的专用的、封闭的仓库供木包装暂存使用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4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检验检疫场所宜配备货物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与检验检疫机构电子计算机联网,应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电子数据的传送、交换,提供集装箱货物和散装货物库存、进出场地、查验箱位、查验时间、货物的拆/装等动态物流信息,具有相关数据的查询、统计功能。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5视频监控系统应当设置电子监管设施,包括码头、堆场和通道卡口的视屏监控系统和箱号、车号识别系统,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具有存储功能(存储时长不少于3个月)的视频监控系统,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图像信号的实时传送,供检验检疫机构对查验区、货物分拣区(库)、检疫处理区、检验检疫隔离区(库)和监管仓库、进出卡口通道等重点作业区域进行监控,查验场地灯光及监控系统应满足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全方位24h监控、科学监管和快速放行的需要。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6放射性检测设备2.3.6.1便携式放射性检测设备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便携式放射性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性能应满足按照SN/T0570对进口废物原料实施放射性污染检验的需要。2.3.6.2通道式放射性检测设备从事进口废金属、废五金、冶炼渣等种类废物原料业务的检验检疫场所还应配备通道式放射性检测设备,并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网,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检测数据的实时传送,便于检验检疫机构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检测数据,启动相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放射性检测系统应具备视频监控功能,对设备报警期间查验的集装箱能自动录像或拍照并保存相关影像资料。2.3.6.3校准与检定放射性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7衡器设备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大型电子地磅等衡器设备,并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网,能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送,供检验检疫机构了解和掌握所有进入查验场地货物的重量情况。电子地磅的型号应满足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并定期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8电子识别设备检验检疫场所宜配备电子识别设备,并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网,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图像信号的实时传送,供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入查验场地的车号、集装箱箱号进行识别、存储及查询。2.3设施及人员要求2.3.9突发事件应对设施2.3.9.1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防毒面具、生化防护服、防护口罩等卫生除害处理的防护器材及现场隔离设施,并具备意外中毒的急救条件。2.3.9.2检验检疫场所应配备辐射防护服、辐射防护面罩、辐射防护手套等应对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及放射性意外事故的防护器材及现场隔离设施,并事先指定应急处置工作区域。2.3.
本文标题:CXD进口废物码头管理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8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