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诊断式教研促教师快乐成长
“诊断式”教研促教师快乐成长东阳市吴宁第二小学张珊英13516793036教研组的职责,就是以协同教育课题研究为核心,以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为目标,促进数学教师队伍的均衡与优质,让师生的数学素养在协同中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共赢。从2008年开始,吴宁二校为了加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课题《运用观察诊断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效率提高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教研组随之提出了“诊断式”教研的主题。所谓“诊断式”教研,是指运用观察诊断的技术,根据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对教学进行课堂观察,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信息,并对之进行整理、评价、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诊断式”教研以来,教研组配合学校教科室,踏踏实实地做了很多实事,如改革教研体制,确定“诊断”形式,设计“观察诊断”表格,分析“诊断”结果,提出改进措施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二、“诊断式”教研的具体做法1、全面性观察诊断(1)诊断对象:全体数学教师。吴宁二校数学教研组由19位教师组成,30周岁以下的年青教师3人,30—35周岁的青年骨干教师6人,35—50周岁的中年教师6人,50周岁以上的资深教师4人。我们给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任务要求。青年教师: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为主,集中精力搞好教学,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中年教师:以知识更新为主,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锤炼教学艺术,增强教改意识,从事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老年教师: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向他们传授教学的艺术,使青年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诊断方法①推门课:指教研组为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最真实情况,课前不作通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上课前或上课初一两分钟,进教室听课。“推门课”虽然没有“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那么完美、那么精彩,但可以了解到教师课堂教学的“真面目”。“推门课”,有益于规范教师教学常规的行为,有益于课堂教学管理,有益于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益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听推门课是有效观察课堂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继2006年学校开展“提升常态课质量”活动后,教研组就更是全面开展“听推门课”的活动,直击教师最常态的教学,为教师提供研讨、学习、交流的平台。②录像课:自从2010年学校安装了全自动录播教室,我们就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每人录制一节录像课”的要求,通过录像课来诊断自己在教学上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优劣,反思自己在教材处理、课堂教学机智、学生反馈上的不足。很多老师都是第一次自己看自己的教学形象,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改进作用。(3)制度保证听课限量制度: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推门听课数量。听课评价制度:听课后需填写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表听课反馈制度:听课外必需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2、专题型观察诊断(1)跟踪诊断所谓跟踪诊断,指的是针对某位教师,教研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听课、反复听课,跟踪观察其课堂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分析、诊断、反思等方式,经历听课观察——诊断分析——反思修改——再次听课等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观察诊断方式主要应用于新教师及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了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的若干规定》,对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统一安排带教,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加强跟踪培养。跟踪诊断的一般过程是:青年教师单独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研组对其进行听课观察,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第二次上课,教研组再进行第二次观察诊断,和上课老师一起讨论两节课的感受,分析问题,再进行第三次的观察诊断。如此经过一系列的跟踪听课,让上课老师自己感悟出在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生成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促进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的跟踪诊断对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坚持一次,每次诊断后都请青年教师写好教学反思。这样的跟踪诊断对青年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2)主题诊断所谓主题诊断,就是教研组根据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出一个主题,围绕同一个主题,对不同层次的数学教师进行全面的听课观察,每位教师通过诊断、分析、实践,对这一主题内容有一明确界定,得出一套符合教学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题诊断一般分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明确某一阶段内的“主攻”方向——我要解决哪一个方面的目标达成问题。第二步:确定问题解决方案。第三步:按照预设的方案,选择具体的课例或者教育活动,进行行为改进实践、反复研讨。如2007年时,教研组针对北师大版教材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比例明显减少,很多老师上课后都提出了学生学习内容得不到及时巩固的问题,确定了“新课程下如何上好练习课”的主题教研。围绕这一主题,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①是各年级组分工合作,把本册教材的所有练习进行系统分析,作出适当增补,形成一个新的练习课,并在年级组内进行资源共享;②是本学期要上校研讨课的教师都把练习课作为研讨内容,通过大家的说课评课,找出一套如何使练习课不再枯燥乏味,把练习课上出精彩的有效途径。③是学期结束时,每位教师以讲座、论文等形式反思自己在教研前后对练习课的认识,并写出心得体会。因为每次的主题教研都开展得扎实、实在,真正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每位教师都乐于去参与,都能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给予理解和尊重,使数学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使创新精神成为我们教研组文化的底蕴。几年下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如何上出系统的复习课”、“有趣的计算课”“如何上好概念课”,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9年上期,我们以市优质课评比为成为契机,确定主题为“如何上好概念课”,首先在学校内组织概念课优质课评比,然后要求这学期的教研课都要上概念课,说评课也围绕概念课的情境创设、如何增加学生的体验而展开,最后建议老师们把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或案例。这个学期结合教研室在市教研活动的主题“数学学习材料的有效性”研究,我们学校的教研课也以这个主题来研究。(3)对比诊断所谓对比诊断,指教研组准备同一教学内容,让两位或几位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单独钻研教材,进行备课,然后上课,请部分数学教师一起听课,就几位上课老师在教材处理、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运用、教育机智等方面进行对比诊断,从面让老师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习人家的优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同课异构活动。3、数学课堂教学有意性观察诊断(1)合作教研课“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合作教研课体现的就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数学教研活动时间是每周三下午,活动内容可以是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观看全国名师的观摩课,更多的是开展与前面所讲的教研主题有关的合作教研课。老师上一堂教研课,都很自觉地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两周前开始试教。首先,组内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精心选材。其次,集体备课,探讨并修改教案,合作完成教学准备工作并多次试教。最后,面对全体教师进行展示。为了确保实效,教研组要求合作教研课应按“集合研讨——独立备课——集体讨论——修改教案——形成个案——交流反思”六个环节进行,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集体备课要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2)“邀请课”活动“邀请课”是介于教研课与推门课之间的一种上课活动。为了加强教师在教研中的自主性,提高教师积极性,教研组提出了“邀请课制度”,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由邀请课的形式进行。“邀请课”即教师自己定课题、定时间,并主动邀请学校领导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上课形式。三、未来规划和发展目标1、教研形式的创新:可以增加小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形式,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网络教研、教师博客、学术共同体等,提高大家教研的兴趣和积极性。2、加强教研交流。①组内的交流。观点的碰撞、经验的学习、问题的争论、文章的修改等等。②校外的交流:同行的交流、与专家的交流。外出学习,(与专家、同行)建立网络的联系。③适当组织交流活动。④积极向外推介优秀的经验和成果(论文、案例、教案等)。3、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尤其是30周岁以下教师的培养。一、“诊断式”教研取得的成绩自从开展“诊断式”教研以来,教研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6月,吴宁二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东阳市优秀教研组;同年,金丽环老师老师获金华市教坛新秀;蒋兴阳老师的数学优质课获东阳市一等奖、金华市二等奖;2010年,金丽环、邵晓燕、张珊英老师在首届小学数学获奖教师研修班中都被评为“优秀学员”;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东阳市小学中青年教师擂台赛中,邵晓燕、张珊英老师荣获一等奖、蒋兴阳老师荣获二等奖、孙辉英老师荣获三等奖。在课题方面,在论文方面在课例方面
本文标题:诊断式教研促教师快乐成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1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