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翻译与宗教(上):中国的佛教典籍翻译佛教的传播与佛经翻译的分期•公元1世纪左右(西汉末年):从古印度传到中国和越南;•500年后:传到韩国和日本;•13世纪:传到中国的西藏和蒙古;•佛教在中国的广泛流行,开始于公元4世纪。•共分为三个时期:•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公元148年-265年)•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589年)•隋唐北宋时期(公元589年-1100年)第一节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一、佛教初传与《四十二章经》•佛教初传最普遍的传说:汉明帝求法。•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在殿厅飞行。次日让大臣解梦,太史傅毅说:西方有一位叫“佛”的神仙,陛下梦见地恐怕就是他。于是,明帝派秦景等18人去西域求法。公元67年在大月氏(今新疆伊犁河上游)遇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于是,汉臣便邀请两位高僧携佛像经卷回到洛阳。明帝特地在洛阳城外建白马寺,请两位印度高僧在此译经。据说,他们译的是《四十二章经》。•据此,《四十二章经》就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译籍,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家。一、佛教初传与《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内容主要是阐述早期佛教(小乘)的基本教义,重点是人生无常和爱欲之蔽。认为人的生命非常短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无常变迁,劝人们抛弃世俗欲望,追求出家修道的修行生活。•汉明帝求法的传说存在争议,但根据保存下来的资料至少可以肯定,东汉末桓灵二帝时(147-189),佛教在社会上的传播已经相当广泛。二、中国已经创始人——安世高•1)生平:•本名为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太子。在继承王位一年后,让位于叔叔,出家为僧,游化西域各地,传播佛教思想。•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抵洛阳至公元172年(灵帝建灵五年)二十余年间,译出种种经论,主要内容是传播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灵帝末年逃战乱至会稽,在集市上为殴斗者误中身亡。二、中国已经创始人——安世高•2)所译经卷•数量:35部41卷;现存22部26卷(《大唐内典录》收安译176部,199卷;《开元释教录》为95部,115卷;所增不可靠);•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愍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而数息观与当时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器”、“导气”相似,意为中土人接受;•主动以道家概念类比佛经概念,非常注意寻找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3)翻译风格•通晓汉语,故译文能较准确传达出原本意义。其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总的来说,偏于直译,译文中带注释。三、早期译经特点•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原因:•古代竹帛传写不便;•宗教神秘观念所致,认为书写渎经,所以汉代传经,全凭口说。•特点:•(1)译者多是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水平较低,翻译方法多采取集体翻译,称为“译场”。三、早期译经特点•译场的翻译过程:口译(传言)外国籍“译主”背诵并详解,,再由外国籍“度语”(或“传言”)口译。记录(笔受)由多位中国籍僧人记录下来,收集笔记,编辑整理。检验(证义)对文字修饰润色。三、早期译经特点•(2)译作句法扭曲,有大量按字母直译(音译)的内容,晦涩难懂;•(3)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的资助下分散进行,经费有限,所译篇章多为短篇;•(4)原文受限,不能有选择、有计划地翻译。•(5)译经时介绍的佛学名词、概念,往往从当时流行的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所以带有很强的中国化倾向。第二节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一、中国译经的倡导者道安(312年—385年)•1)生平•生于公元312(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年,卒于385年(孝武帝太元十年),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县),卫氏望族出身。7岁上学学习儒家书籍,15岁转而学习佛法,18岁出家为僧,受“具足戒”(僧侣的最高戒律)后,学习印度佛理。24岁至业城(河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53岁南下襄阳,在襄阳研究佛学15年,颇有建树,成为东晋时期的佛教学者,佛教领袖。一、中国译经的倡导者道安(312年—385年)•2)佛教方面的贡献•(1)是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2)是我国最早的热心传教者,曾经派遣徒众到各地传播佛教;•(3)是我国第一个僧伽制度建立者;。•(4)努力寻求戒律,以补当时律藏不齐全的缺陷,并制定了当时全国风的僧尼规范;•(5)中国僧人出家后,废除原有姓氏,一律姓“释”,始于道安。一、中国译经的倡导者道安(312年—385年)•3)佛经翻译方面的贡献•(1)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众经目录》;•(2)极力奖掖翻译事业,主持了许多重要经论的翻译,集中和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为后来的鸠摩罗什的大规模译经创造了条件;•(3)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二、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1)生平•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罗什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635-713)(又说为不空(705-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师。二、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2)翻译成就•(1)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2)开始用达意的译法,创造出一种兼具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力求不失原意,更注重保存原本的语趣;•(3)提倡意译,主张只要不违原意,则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4)所译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重要的文学遗产;•(5)鸠摩罗什领导的译场规模巨大,造就了许多译经人才。三、该阶段译经的特点•1)佛经翻译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成了大规模的译场,从而产生了译场制度以及译经的原则和方法;•2)苻坚、姚兴开始组织译场,选拔大批人才参加翻译活动,翻译由私译转入官译,由个人翻译转向集体翻译;•3)这一阶段,译一部经,只有口授、传言、笔受三人,有时口授又兼传言;•4)译经程序方面,增加了记录梵文、证义和校对三道程序;•5)传译和讲习相结合。译主不但译经,而且讲经,这种做法一直保持到唐宋的译场里;三、该阶段译经的特点•6)这一阶段的翻译原本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准确。•这一时期由于去天竺求经者日多,从海路陆路纷纷传入梵本,便有条件按梵本翻译,由于梵本数量众多,译经就有了选择的余地。此外,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学也应运而生;•7)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初步得到整理和总结。如:•支谦:不主张译文中夹杂梵音,并追求文字典雅;•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彦琮:“八备”说(详见第14讲);•鸠摩罗什:提倡意译,主张“依实出华”。第三节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602-664)•1)生平•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法相宗创始人;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17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也是印度佛学发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602-664)•2)翻译成就:我国佛教史上成就最高的翻译家•(1)比较全面、系统地译传了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经论,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经《大般若经》完全翻译过来,还把小乘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典几乎全翻译过来;•(2)他之前的佛经翻译被称为“旧译”,自他的译本开始的翻译被称为“新译”;•(3)主张应该注意原文风格,如原文简单平实,译文就不做文字修饰,提出音译5种情况,即“五不翻”(详见第14讲)。二、唐宋时代译经的特点•1)唐代译场已经相当完善,译经过程与从前有明显不同,宗教阐释过程与翻译过程被分开了;•2)译场规模较以前缩小,唐代译场职司多达11种:译主、证义、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护大使;•3)宋代亦设译经院,但译主仍借重外国人;宋朝的译场制度完备;为培养佛经译者,宋代曾建立学习梵语的学校;•4)唐宋时期译场的人员选拔较以前要挑剔。只有具有特殊能力的僧人或官员才能参加,译场内非直接负责翻译的人员不得入内;•5)此后的佛经翻译逐渐转为个人行为。三、佛经翻译的影响•1)对汉语的影响•(1)通过佛经的翻译输入了大量佛教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如“菩萨”、”阎罗王”、”刹那”、”世界”、“五体投地”、“因缘”、“果报”、“供养”、“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无缘”、“劫”。•(2)语法结构受梵文影响。如“打骂于他”、“取笑于我”、“如是我闻”•(3)汉语的反切法与佛经翻译有关。因为翻译佛经,接触到拼音的梵文,而翻译有时要求音译正确,于是汉语的反切四声就产生了。四声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宫商角徵羽“(古代五音)是中国本体,平上去入从西域输入。三、佛经翻译的影响•2)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佛教传入,其唯心主义与中国的老庄哲学结合。到南北朝,这种唯心主义达到巅峰状态。佛教传播推动道教建立。中国的佛儒道展开斗争。儒家和佛家在南北朝的进行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论。到唐代,佛儒道调和。宋代佛儒道混合产生理学,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激发和影响而产生的。而且,晚晴的革新派都采用佛教中一部分教理作为思想武器。•3)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经中的大量比喻传入中国,影响了当时不少人;佛教经典里保存了不少古代印度的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每一小段后,都有偈颂。这种散文中夹韵语,便是我国话本及章回小说的”诗曰“、”有诗为证“的来源;印度的《罗摩衍那》中罗摩的故事和《贤愚经》的故事,对我国《西游记》等小说的故事情节产生影响;有些佛经本身就是小说,有的带有小说戏剧的形式。这种结构的文学体裁都是中国没有的,它们的输入,对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影响;唐代变文的产生、流行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思考题•1、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中,有哪些著名的译者?•3、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各个阶段,翻译佛经的译场分别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4、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方法对佛教的中国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5、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响?
本文标题:中西翻译简史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