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23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2011年1月3日,智利中部(38.2°S,73.3°W)再次发生地震,震级7.1级,震源深度17千米。此次地震可能与哪两个板块运动有关()。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解析:智利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答案:C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第2~3题。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褶皱C.向斜D.断层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A.甲B.乙C.丙D.丁解析:图中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富集。答案:2.D3.C(2010·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第4~5题。4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5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解析:第4题,图中隧道穿过区的岩层向上拱起,地形为山岭,故为背斜山。第5题,石芽、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在可溶性的石灰岩地区。答案:4.D5.C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第6~7题。6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①岩层断裂下陷②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③河流沉积④流水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下列地形中成因与其相似的是()。A.黄河三角洲B.渭河平原C.庐山D.东非大裂谷解析:依据图示岩层的相对位置及沉积物分布可知,该河谷地区岩层断裂下陷,接受泥沙沉积使两岸成为平原。渭河平原也处于断层下陷形成的地堑构造上,东非大裂谷为板块张裂形成。答案:6.C7.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第8~9题。8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B.乙C.丙D.丁9乙图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B.内、外力共同作用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甲为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乙为长江三峡,是地形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丙为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丙为黄河壶口瀑布,由流水侵蚀形成。答案:8.C9.B10(2010·广东文综)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解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下游附近河流流速增大,较小的沉积物往往被搬运至较远的地方。答案:A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12①②③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A.①—泥沙沉积B.②—岩层断裂C.③—侵蚀作用D.④—水平挤压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断层两侧岩层不连续,故断层最后发生;侵入的岩浆岩1阻断了喷出的岩浆岩2,故侵入后发生。褶皱最早发生。第12题,①为喷出岩;②为沉积岩中的洞穴,为溶蚀作用;③为形成不同岩层的界面,是断层面;④为岩石弯曲,为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所致。答案:11.A12.D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完成第13~14题。13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A.岩浆岩→岩浆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D.变质岩→岩浆岩14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D.出露地表的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解析:第13题,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能由变质岩直接形成。第14题,A项“侵入作用”应为“变质作用”,B项中“重熔再生”应为“变质作用”,C项中“侵入岩”应为“喷出岩”。答案:13.D14.D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第15~16题。1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②B.③C.④D.⑤1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解析:第15题,根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可知②代表重熔再生作用,③代表岩浆活动,④代表地壳运动,⑤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第16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的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答案:15.D16.A17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故乡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的趋势,其原因是什么?它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解析:A图为风蚀蘑菇;E图为沙丘;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图为海蚀地貌;C图为冰蚀地貌;D图为河口三角洲。答案:(1)B(2)C冰川侵蚀作用(3)A、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4)风向箭头从右向左。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干旱地区面积广;人为原因:植被遭到破坏,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危害:埋没村舍、道路,破坏农田、牧场。18阅读以下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乙处的地质构造是,丙处可能容易形成的地貌是,丁地的地貌是。(2)图中河流a处河段的流向是。(3)现准备在a—b河段建设水电站,试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别从图中H地,沿经线走到南极点,沿所在纬线绕地球一圈,所经历的板块数()。A.相同B.相差1块C.相差2块D.相差3块(5)(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有流水侵蚀地貌,丁处是流水堆积地貌B.a—b间的地形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a、b处的地貌只分布在湿润地区D.H地冬季温暖,原因是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E.图中区域易发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解析:第(1)题,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形成的地形读图可知。第(2)题,据经纬网来判断河流的流向。第(3)题,水电站的建设要从河流的水量和落差,以及建设的工程量、地质条件等方面来分析,水量受气候的影响,落差、工程量受地形的影响明显。第(4)题,要熟悉板块的分布。第(5)题,丁处是峡谷,受流水的侵蚀作用,a—b间的山地是受内力作用隆起而形成的,a、b处的峡谷地形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不仅仅分布在湿润地区,四川盆地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与北面的秦巴山地的阻挡有关,图中区域台风影响较小。答案:(1)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断层喀斯特峡谷(2)从南向北流(3)有利条件:该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流经山地峡谷地区,落差大。不利条件:地形复杂、崎岖,附近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工程难度大。(4)C(5)BD
本文标题:23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