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常用的消毒技术和方法
常用的消毒技术和方法一、消毒的基本概念1.清洁:是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清洁仅为机械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不能杀死微生物,通常采用水洗、机械去污、去污剂去污等方法。清洁是保证消毒的重要步骤。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3.灭菌: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达到无菌程度称为灭菌。二、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分类:1.灭菌法2.高水平消毒法3.中水平消毒法4.低水平消毒法二、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分类:1.灭菌法: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物理灭菌: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化学灭菌: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灭菌剂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物理消毒:紫外线、臭氧等。化学消毒:一般含氯、含溴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物理方法超声波等。化学方法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复配双链季铵盐等。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中草药消毒剂以及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三、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品2.中度危险性品3.低度危险性品三、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药物等。三、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或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体温表、压舌板、喉镜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如毛巾、餐具、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四、消毒因子选择原则根据医疗器材危险度的分类原则,按不低于同级消毒水平的原则,选择消毒方法。1.高度危险性的器材: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的器材: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危器材中消毒要求并不相同,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3.低度危险性的器材:一般选低水平消毒法,或做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如血压计的袖带通常只作卫生清洗,但在明确被污染时则应按中危器材的要求进行消毒。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原则: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气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五、消毒、灭菌基本程序被甲类传染病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普通病人用过的物品,可先清洗后消毒。手术器械灭菌前的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步骤,普通病人使用后手术器械即刻清洗。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可用物理方法(煮沸30分钟)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处理,再清洗。六、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2.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3.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对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5.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避免可能对人体的刺、割等伤害。七、常用化学消毒剂1.戊二醛灭菌剂,有醛的气味,成品浓度为2%。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胃镜)等消毒与灭菌。不宜用于空气、物体表面和环境的消毒。使用方法:(1)灭菌: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2)消毒:将清洗、晾干待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20-45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注意事项:(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2).使用过程中应进行戊二醛浓度检测。(3).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4).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处。(5).器械放入戊二醛浸泡消毒前必须清洁擦干.(6).使用前注意要PH值激活,激活后的戊二醛使用四周(使用中的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期应根据消毒物的污染程度而定)。2.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施康、次氯酸钠等。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污染物品的浸泡消毒及餐(茶)具、物体表面、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使用方法:(1)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加盖10分钟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加盖30分钟以上。(2)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分钟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的表面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含有水份的消毒对象.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有效氯2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注意事项:①片剂、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用于阴凉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②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③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④对织物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⑤用于餐(茶)具的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⑥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3.过氧乙酸有效含量为16~20%,易挥发、有很强的挥发性气味,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很不稳定,现配现用,如含量低于12%则禁止使用。适用范围:用于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的消毒。消毒液配制:过氧乙酸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为冰醋酸液和硫酸的混合液,B液为过氧化氢,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B两液混合后产生过氧乙酸,在室温放置24小时.根据测定的有效成分含量(无条件测定有效浓度按16%计算),用去离子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使用方法:(1)浸泡法:对一般污染物的消毒,用过氧乙酸0.05%(500mg/L)溶液浸泡;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10000mg/L)过氧乙酸浸泡15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诊疗器材浸泡后应用灭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使用.(2)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物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60分钟.(3)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注意事项:(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2)稀释液临时前配制,稀释后一般使用期为24小时(3)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4)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泊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6)被血液、浓液等污染的物品消毒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4.乙醇中效消毒剂,具有速效、无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乙醇作为其他消毒剂的助溶剂和增效剂使用,如乙醇与氯已定、碘、苯扎溴铵等复配,其效果更佳。使用浓度在75%(ml/100ml)左右时,杀菌效果最佳。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使用方法:(1)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2)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签擦拭。注意事项: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对酒精过敏者慎用。5.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具有芳香味,易溶于水,具有表面活性作用,振摇可产生大量泡沫。适用范围:一般仅使用0.2%稀释液进行皮肤和洗手消毒;不能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注意事项:(1)由于极易被多种物体吸附,浸泡液的浓度随消毒物品数量增多而逐渐降低,应该及时更换消毒液。(2)不得与肥皂或其它阴离子洗涤剂合用。(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对季铵盐类化合物有抗性,对有抗性微生物消毒时,应改用其他消毒剂或加大使用剂量。八.消毒剂使用中的常见问题1.消毒剂滥用:医疗器械的灭菌,使用高效消毒剂戊二醛代替压力蒸汽灭菌器。2.消毒剂选择不正确:(1)采用酒精或戊二醛浸泡法消毒手术缝线;(2)一般场所环境用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或来苏尔消毒,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常无明显污染的原始环境仅需做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3.消毒剂使用不规范:(1)配制消毒液时不作药物计量,只凭经验随意估计所需消毒液数量。(2)器械清洗后未擦干直接放入消毒液中。(3)消毒剂一次购入较多贮存较久而失效,使用前又不检测有效成分含量。(4)消毒液配制后使用时间过久。(5)用戊二醛作灭菌时,灭菌后和灭菌中消毒液不分,往往将刚放入灭菌的器械重新拿来使用。(6)戊二醛消毒液未激活就进行消毒灭菌的使用。4.消毒人员随意聘用:(1)消毒工作简单,派一些非专业人员,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只做简单地交代既开始从事消毒工作。(2)消毒管理人员的转换,不作消毒管理工作的交接,造成管理脱节。九.消毒液的配制1.浓度的表示方法(1)百分浓度:每一百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符号“%”(g/100g;ml/100ml).(2)百万分浓度:每一百万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单位是mg/L或ppm.2.消毒液配制方法(1)消毒剂溶液稀释时的换算公式:C1×V1=C2×V2C1为原液浓度(%),C2为
本文标题:2常用的消毒技术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5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