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糜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一、历史沿革据方志所说,此地秦汉时叫“麋鹿镇”;史料记载,后汉、西晋的西平昌县城就在今糜镇,隋朝开皇十六年(596)文帝在这里复置般县城。唐代建广觉寺时,此处还沿用着前朝的般县治所。北宋年间,此地称为糜村镇,简称糜镇至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平昌县,汉置,后汉曰西平昌……故城在今山东德平县西南三十里。《中国历代地图集》记载,三国(魏220-266年)时期,属平原郡,在此置西平昌县,也就是现在的糜镇。《中国历代地图集》记载,西晋(266-316年)时期,在此仍置西平昌县。《中国历代地图集》记载,隋朝(581-618年),隋开皇十六年复置般县。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撤般县,并入平昌县。《中国历代地图集》记载,北宋(960-1127年),此地称糜村镇。二、古城风貌糜镇过去号称“四街六门七十二胡同”,延续至今的还有附近的李家胡同、孟家胡同和闫家胡同(今中李楼村)三个村子。现今的糜镇街,四街还在,六门也依稀可见,七十二胡同,除现存的三个胡同,其它的胡同在那里呢?1972年,在袁家村南挖沟时曾出土过刻着“糜镇西门”的石牌匾。这说明古代糜镇的区域比现在要大的多;现今糜镇街与袁家、李家楼之间的周边区域应是古时的居住区。2014年3月,我们采访86岁的周景芳老人,他描述:人们在糜镇街西边地里打井时,打下3米多,地下都是砖头瓦块。据推断,古老城池应分为内城和外城,四街六门之内属内城,由古治所、佛教广觉寺、古塔、道教碧霞祠、毓俊义塾、梨园别院、市户和居民等;内城的街道布局是一个凤凰图案。而现今的糜镇街,是在1975年,由政府统一规划安排,冲直改造而成。当时侯金赢任书记,段京杰任社长。外城应是现糜镇街周边区域,即李家胡同、孟家胡同、周家、张家、高度、于家、前赵、李家楼这一区域,是居民区,也就是七十二胡同的原址所在。当时的七十二胡同,人口不是很多,居所也不很集中,遍布在内城四周,直属县治所。糜镇是古代的战略要地。糜镇北有“野猪坑”,是一处特色兵营;东北方的高家庙子至基山一带,人称“军洼”,相传是朝廷寄养战马的地方。糜镇南三公里原来有一座烽火台,位于齐老庄村南的汉代商河南岸、老官道东边;糜镇西南四公里处的马家墩台村西,也有一座烽火台,人称“狼烟墩”,至今遗迹尚存。马家墩台村碑亦有记载:位于镇政府驻地糜镇西南四公里,二百八十人,耕地五百六十亩,以马姓居多。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九年),马姓由山东寿光县迁此首居,以姓氏命村名马家村。因村西靠古烽火台遗址而俗称马家墩台。久之村名亦逐随呼易为马家墩台。糜镇是古代的经济重地。《宋史·职官志》说,“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明代“商贾所集谓之镇”。糜镇大集是农历“逢五排十”,依靠便捷的交通,古有著名的广觉寺、唐佛塔、碧霞祠等寺庙香火旺盛,庙会频萦,又有官办盐店、布店等,因此市场非常繁华,远近有名。三、规划设计文化----凤凰图糜镇街的建设规划部局,鸟瞰图为一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常用来象征祥瑞。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它与龙一起构成了龙凤文化。这样的布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古时能用凤凰图案对建筑物进行布局,说明在此居住的人的身份、地位应较高。通过实地考察和糜镇街老人指证,现糜镇街十字路口,向南约150米,向北约80米,向东、西各约120米,有明显的高台,高约2到3米。中间部位高(海拔16米),四周低(海拔14米),与古治所选址风格相符合,这里应是古治所或帝王的封地,有凤凰图案这样的布局也就顺理成章。这样的设计布局,又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四、陆姓发源地:位于糜镇街西南方二里,现存留一处直径20多米、高约2米的土丘状遗迹。周围的村民有叫“陆塚子”的,还有叫“陆庙台子”的。《德平县前志》记载:邑在上古为陆终氏封域唐虞夏属兖州为有鬲氏封域商因之周属青州为齐太公封地战国为齐宣王少子通封地秦属齐郡汉属青州平原郡有鬲般平昌重平等地名。据史载,帝颛顼(五帝之一)的孙子吴回在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叫终,因为封在陆乡,所以叫陆终。他的子孙有的以陆为姓,称陆氏。陆终氏属于鸟夷部落,族徽是象征太阳的三足鸟(一说“金乌”);他们以“太阳”为图腾,是崇拜太阳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陆乡后来在汉时又发展为西平昌县,即今糜镇一带。而糜镇街的规划布局图为“凤凰”图案,这与陆终氏部落的族徽象征太阳的三足鸟(一说“金乌”)的图案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陆姓的最初发源地应是现今的糜镇街。古代人怎么储存火种呢?火种最早来自于天然火。人们为保留火种会挖一个洞,并不断的丢入树枝等可燃物,来保留火。这样总要有人看护火,也需要人不断的寻觅可以燃烧的东西。火神祝融的后人当然擅长储存火种和使用火,平时必有储存火种的地方。但储存火种的地方地势要高,以防大水灭之;为控制火势,也应靠近水源;当时对火的认识还不深刻,考虑到人的生存,所以存放火种的地点不能离人居住的地方太近。因此,距离糜镇3公里的古“箕山”应是最佳选址。据山东通志记载:“基山在县(德平县)西二十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土山也,状如台基,故名,上有寺”。基山北依古河流,东西南三面是沟壑洼地,发大水的时候,它就像矗立于海中的仙山。传说水涨山长,始终淹不了山脚下西南湾里的老道坟。山顶上有两通石碑,其中有一块能返照出六里外糜镇广觉寺的古塔,人称“透灵碑”,很有名。山上多处有洞,住着獾和狐狸,劈开荆棘,人也能钻进去。据此推断,“箕山”应是陆终氏部落储存火种之所在。为方便部落首领观察火势和指挥用火,部落首领在其住所筑一观测台(也可叫指挥台),其观测台的高度应高于“箕山”,方可观测。那么观测台的高度也就是十丈了(这也与人们传说的“广觉寺宝塔高于周围的山”相符合)。“透灵碑”应是当时的通信设施,首领在观测台上发号施令,看护人则通过“透灵碑”接收首领号令。这个观测台应是糜镇古塔的前身。古代人怎样修建高层建筑物呢?据考证,古代人修建高层建筑物,应是先用土筑台,后围土台建主体,主体建成后,将土取出。这样的构建方式,在六、七十年代,修建拱型桥时还在使用。传说中的卾公尉迟敬德建塔神速,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利用原有的观测台作为土台基础,绕其建塔,工期当然少了一半。五、糜镇的糜姓之谜据《舍利灵塔建塔功德碑》记载,糜镇当时称“糜村镇”,在造塔施主的名字中,也有“糜”姓。显然,地名与姓氏有着直接关系,糜镇当是以姓氏命名。由于从明清以来,这一带的糜姓人已经销声匿迹,所以地方史上的糜氏家族一直是个谜。关于姓氏的记载由来已久,早在殷商的甲骨、金文上就出现了家谱刻辞,汉朝以来修建世系族谱之风日益兴盛,一直到宋代时的谱牒主要为官修。那么,从这块宋代刻碑中的“糜村镇”用“糜”姓来冠名看,糜氏家族的地位一定比较高。再者,糜村镇是先有“村”后为“镇”,原来的糜姓人家也肯定不在少数。然而,在碑记中的糜姓捐款人所占比例并不大,应该是他们当时的居住人口已经不多了。由此推见,糜村镇糜氏的昌盛期还要向上追溯。“镇”的设置最早是用于军事目的,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处于战略要地的“糜村”可能在此间成了驻兵的军镇,叫做“糜村镇”。在《姓氏寻源》中记载:“秬黍之类有糜,即糜芨也,当取此为氏,如麦氏、禾氏、粟氏之类。”夏代时候,有人以种植庄稼为特长。那时,人们的食物来源,有的靠打猎,有的靠采集野果,有的靠牧养牛羊,而种植庄稼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生产活动,因为每年有可靠的收成。所以种糜的族人富裕而昌盛,而后代就以职业为姓。糜子的种植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往北。糜镇从前曾以糜子为主食,相传糜镇因盛产糜子并且是加工销售的集散地,而远近闻名。所以,糜镇作为糜姓发源地是非常符合条件的。总之,一姓多源、一姓多音多义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姿多彩的糜姓来源更丰富了糜镇的历史底蕴。不过,两晋以来有大批名门望族南迁躲难,糜、陆姓家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只有一部分平民和武职人员坚持了下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糜、陆两姓在此地也就销声匿迹。六、糜镇古塔《德平县前志1册》记载:“广教寺在糜镇,中有古塔”,“高十丈,唐贞观十三年(639)卾公尉迟敬德监修。”尉迟恭(公元585——658年)字敬德,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鄂国公。传说他面如黑炭,和秦琼并列为门神。民间有关尉迟敬德建塔的传闻很多,说他在此施展法术,三天三夜后寺塔拔地而起,施工进展神速。广觉寺、舍利唐佛塔由尉迟恭监修,也足见糜镇在当时已是历史重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明朝时由名臣年富将糜镇古塔列入“平昌八景”之中,先后题名为“古塔昏鸦”和“糜镇古塔”,并留有七言诗,《德平县前志6册》中有详细记载:“浮图耸处与云齐,舍利光寒入望迷。风力渐消檐马静,月明迟上夜乌啼。数声惊噪残霞外,几度飞归积水西。我欲凌空游八极,拟凭颠际作丹梯。”清康熙年间,从广觉寺佛塔又取一景叫做“浮图挂月”,选进“平昌十景”中。巍巍古塔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宝塔的文化渊源。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我国后,才有了“塔”字,最早见于《字苑》,梵文原意是佛舍利的坟冢,也译作“浮图”等。汉魏间有了造塔的制度,至唐朝时形成第一个建塔高潮。糜镇广觉寺建造于唐初,在宗教传统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该寺坐北朝南,以佛塔为中心布局,塔后是佛殿,不同于多数以殿为主而塔在中轴线旁的寺庙。人们必须从塔的南门进入,先行朝拜后再出北边的塔门,才能到大佛殿。这种设计保留了古印度早期佛寺的建筑风格,在我国是少见的。隋唐间的砖石塔大多是实心体,不能登临远眺,而该塔由特制青砖砌成,属内部空筒外部密檐式。它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我国传统的亭阁建筑巧妙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广觉寺的监造官尉迟敬德也好方术,所以佛道文化交融的旨趣也体现在这里。该寺塔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约十米,十三层,高53米。第一层塔室最高,犹如基座,四面拱券门,隔以券窗,从下往上,每层窗口相错。二层以上塔身逐渐内缩,塔檐也随之收分,呈椎体状。在我国天地合一的术数学中,天数属阳为奇,地数属阴为偶,所以朝天竖起的佛塔层数皆为奇数,在地平面展开的佛塔边数都是偶数。这些数字于佛、道文化中各有寓意,在塔中又和谐统一。广觉寺佛塔用八条边体现佛家的八相成道,以高度十丈契合道家的大成之数,包含着多么美好的希望啊!塔还被认为可填补风水上的空缺,凡是文运不通之地,常在城镇西南立一“文笔塔”,须高过周围的山。可见,广觉寺佛塔立于糜镇十字街西南,高度倍于基山(在东北方向6里、高五丈),也在情理之中。据说建塔还具有“以文压武”之意,糜镇是先秦以来的军事重地,此塔成了人们崇尚和平的象征据糜镇出土的《舍利灵塔建塔碑记》记载,北宋熙宁九年(1077),僧众们又在“广教院造舍利灵塔”。不过,这座宋代塔的规模要小得多,也比唐佛塔早消失了许多年,至今民间流传着糜镇街有大塔和小塔的说法。1984年,县文化局将糜镇出土的建塔功德碑、汉白玉石雕观音像、浮雕莲花石盆三件文物收藏于县文博苑内。现将功德碑文整理如下,以供大家鉴赏:维大宋熙宁九年丙辰岁戊午月丁卯日癸卯时赴土谨于德州安德县糜村镇广教院造舍利灵塔右袱闻灵峰太圣雪岭真仁名传十号天师德化三乘教主现于七宝之中造宝塔愿皇帝万岁郡王文武官班千秋法界有情同登彼岸糜村镇修塔功德主僧右班殿直监德州糜村镇酒税任县君刘氏建立塔都维郍守大理寺丞李县君张氏维郍刘建立修塔都维郍氏女婿曲妻闫氏施主贾崇善并妻壬氏维郍王宗并妻孙氏维郍李氏男耿母裴氏重兴镇市户刘氏并男张锡次男张宜孙男张从善张氏男郭氏梁氏孙男妻陈氏孙氏王氏重孙重哥维郍严秀当镇市户李辛妻樊氏女婿赵驾妻李氏高定维郍孙用孙成妻弥氏维郍蹤秀妻王氏女氏宋怀友妻皇氏唐赟妻夏氏市户刘才妻张氏男刘锡瞿白妻崔氏刘瑞张氏天课杜存付安母单氏夏安妻孟氏母糜氏李氏姜氏李氏李夫人李夫人五夫人施主凌氏男五之才妻张氏李氏娘子维郍许闰妻孙氏许妻张氏姑夫李化姑许氏吴谏男吴行妻赵氏任丕妻施主李能并妻高氏苏敏并妻宋氏马惟政并妻氏糜达妻李氏王德元妻吕氏盖和妻姜氏施主孙士道妻李氏谭清妻王氏男谭温新董氏妻苏氏女士娘
本文标题:2糜镇的文化底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6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