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19讲,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19讲,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服饰:①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开始传入中国。洋装与传统服装并行,成为社会特有的景观。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②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讲究穿戴,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2.饮食:19世纪40年代以后,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外国人和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等。中西餐并行于世。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人们食物比较简单;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提倡“③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3.住宅:随着开设通商口岸,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出现了西式建筑。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家具简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城市和农村都有很大发展。4.礼仪(1)民国初年,④鞠躬、握手取代了作揖与跪拜。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断发易服”。(2)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易错扫描】(1)近代服饰西方化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但也不完全是西方化,也有将中西服饰结合起来进行革新的。这方面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中山装。(2)穿西装、喝咖啡、住洋房、打电话主要是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富裕人家的生活方式。广大农村和低收入阶层,依然固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推敲细节】近现代史上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的重大政治变革:政治文明的进程反映在社会生活习俗上就是社会生活的逐步文明化和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更新:近代铁路、轮船和飞机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我国陆路、水运和空运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在华修筑了⑤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进入新时期,铁路建设、机车制造、营运里程都得到巨大发展。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开办的⑥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09年,旅美华侨⑦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改革开放后,航空事业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2.通讯的进步:1877年,福建巡抚在⑧台湾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成立电话公司。到2003年末,我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易错扫描】列强在华设立航运公司,掠夺修筑铁路特权,其主要目标是为扩大侵华权益而服务。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归纳总结】我国近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外国先进交通、通讯工具的引进。(2)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与通讯事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有了更大发展。三、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1872年国人创办的《⑨申报》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维新变法期间,国人办报出现高潮。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⑩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新中国成立后,党报党刊和其他类型的报刊都有较大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电影: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拍摄的《 定军山》是第一部中国人拍摄的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的主题。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3.电视时代: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4.互联网时代: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中国的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覆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易错扫描】(1)报刊在中国并非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战前就已经出现。(2)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但其他传媒形式也有较快发展,不能认为互联网取代了其他传媒形式。【知能拓展】报刊、影视、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重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基础达标1.2010年5~10月,江苏沿江城市市民去上海看世博会可以有多种方式。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他们到上海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只可能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北洋海军的军舰C.福州船政局的轮船D.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解析]A、C两项中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不用于民用营运;B项北洋海军也在这一运动中建立起来,军舰也不可能用来营运;D项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为军事企业提供资金、原料等。结合题意可知,出行最有可能的就是乘坐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2.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②④[解析]材料大意是近来社会风俗日益华丽奢靡,服饰变化较大,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变得没有差别,尤其是在上海。即使是原来被视为低贱的仆役、小贩,有了钱也会穿戴阔绰,徜徉街头,出入欢场。而人们对此也已习闻习见,不再感到惊怪。据此判断,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民主政权的建立”与题干中“19世纪晚期”的时间不符。D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解析]A项的时间为1882年,B项的出现是在辛亥革命后,C项是在1926年,D项是在1918年。结合题干时间“1913年”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B核心突围技能聚合一、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时代特点?1.原因:(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传播到中国。(2)清政府为杜绝列强的觊觎,在济南、武昌等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埠通商,发展近代工商业。(3)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物质生活的变化提供了基础;而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则促进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2.特点:(1)地域: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3)水平: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而广大农村地区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4)动力: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史料链接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亲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中国之陷于异族,则衣服必稍变矣。然元之窃据,不过数十年之久,即为我汉人所扑灭,未有若满清之盘踞二百五十余年,而以半边和尚贻羞我汉人,如今日之甚者也。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 学习探究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传统的服饰、发辫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于生产、生活、战争皆有不利,应当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材料二的作者把发辫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把百日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清末剪发辫、易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和支持,逐渐演变为“断发易服”的时代潮流。在近代中国,“断发易服”不仅是对旧的传统习俗的冲击和对新的文明风尚的提倡,更明显地具有观念变革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对清朝统治的抨击甚至反清革命联系在一起。【归纳总结】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次第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中国,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第二次1912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市生活有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第四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设小康社会二、近代交通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1.在以铁路、轮船为主干的近代交通网的作用下,通商口岸城市和广大内陆腹地的联系大大加强,农产品的长途运销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许多农副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得以扩大。2.轮船、铁路的发展,直接使广大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这些新式交通的发展,不但把大量的洋货从通商口岸转运到全国各地,也把新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四面八方;还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代交通具有促进改变中国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的积极因素。3.在铁路和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中,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变化,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批因工商业而兴起的城市迅速壮大。4.铁路和轮船是外部世界信息进入中国大地的媒介,是震撼和冲击中国古老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器。史料链接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可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材料二19世政纪府末,列强竞相断在不中宜国开投”资的修观筑点铁不路,如中东,铁遂搁置修路倡议。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新中国成立
本文标题: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19讲,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8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