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铜山区大许中学高二生物学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1§3.1受精和胚胎发育(2)编制:李娟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2015/4/17【教学目标】1.说出受精作用的概念2.简述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自学提纲】1.认真阅读课本74页内容及图3-3简述简述受精作用的过程。2.认真阅读课本75-77页内容简述简述胚胎发育的过程。【自学检测】一.受精作用1.精子获能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获能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2.卵子的准备:排出的卵子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3.受精阶段[卵子周围的结构由外到内: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a顶体反应:精子释放___________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c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注意:受精标志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出现两个__________;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______________]总结:受精阶段就是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雌雄原核融合并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二.胚胎发育:1.概念:胚胎发育是指___________发育成___________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阶段。2.胚胎发育的起点是。3.人的胚胎发育过程:(1)胚卵期(从受精到第一周末)a、卵裂期:①在输卵管中,进行分裂,①细胞数目;②细胞越来越,总体积之和小于受精卵体积;③有机物总量减少,蛋白质种类增加④每个子细胞核DNA数相同,所有细胞核DNA总量成倍增加。b、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这一阶段及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干细胞];c、囊胚:特点:细胞开始出现;组成:囊胚腔、滋养层(将来发育成)和内细胞团(是全能干细胞,将来发育成)。注:胚胎发育的早期有段时间是在透明带中进行的,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中伸展出来,囊胚植入子宫内膜称为着床。(2)胚胎期(从第2周始到第8周)[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d、原肠胚:此时细胞最显著,(特点:一孔、二腔、三胚层。即:一孔:是原肠腔与外界的通道。二腔:扩大的原肠腔,缩小的囊胚腔。三胚层:层由动物极细胞形成;层主要由动物极内卷细胞形成;层由植物极细胞形成。e、器官的形成:①外胚层分化为皮肤的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②中胚层:运动系统、皮肤的真皮、整个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外膜等。③内胚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上皮以及由消化道上皮特化而来的各种消化腺,如肝脏、胰腺等。(3)胎儿期(从第9周始到胎儿出生)【拓展联系】举例说明双胞胎的形成同卵双胞胎:①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形成的两个细胞由于某种原因分开,并各自独立发育成个体②也可铜山区大许中学高二生物学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2以是囊胚中的内细胞团一分为二,各自发育成为个体。由于他们发育的起点是遗传物质相同的受精卵,因此性别、外貌都几乎相同。异卵双胞胎:由两个卵细胞同时或相继与两个不同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他们在发育过程中有各自独立的胎膜、胎盘和脐带。他们的性别可以相同或不同,外貌大都有差别。【达标测试】1.我国首例“虎狮兽”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利用了雄虎的精子和雌狮卵子“体外受精”而产生,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精子在体外用获能物质的处理B.用化学物质处理掉卵黄膜便于精子进入C.抽取精子、卵子的细胞核进行融合D.精子入卵后进行人工处理防止多精入卵2.在精子的变形过程中,演变为精子尾的结构是()A.高尔基体B.细胞核C.内质网D.中心体3、受精过程的顺序为()①第I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④⑤⑥①C.④⑤②①③⑥D.③④②⑤⑥①4、在受精过程中()①精子必须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②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③卵细胞恢复并很快完成了第一次成熟分裂④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⑤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和多精受精的发生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5、受精的标志是()A.雌、雄原核形成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C,精子接触透明带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6、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依次为()A.受精卵形成、卵裂、原肠胚、囊胚、胚层分化、中胚层、幼体B.受精卵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胚层分化、幼体C.卵裂、原肠胚、囊胚、中胚层、胚层分化、幼体D.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胚层分化、幼体7.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中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其特点是()A.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有细胞均具有全能性B.每个细胞体积有所减小,胚胎的总体积增加C.胚胎有机物总量增加,细胞DNA总量不断减少D.所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核物质与细胞质物质比值增大8、如图表示高等动物卵子的发生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是,B是,E(过程)是指阶段C是指个体发育的(时期),阶段D是指个体发育的(时期)。(2)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可以表明。(3)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阶段是(填序号)。(4)①阶段存在的变异方式是。铜山区大许中学高二生物学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3§3.1体内受精和早起胚胎发育【达标测评】1.A【解析】精子获能后才具有受精能力,因此体外受精要给予获能处理;精子入卵后自然会形成两道屏障防止多精入卵,入卵后的另一变化是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二者融合成合子后受精完成,而不是二者原有细胞核的融合,因此B、C、D没有必要。2、D3、D4.B【解析】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相遇时,精子顶体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之后与卵黄膜接触,随即产生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反应;当精子接触卵黄膜后,卵黄膜立即发生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生理反应;在受精过程时,卵子已经完成了减Ⅰ分裂,且处于减Ⅱ分裂中期,只有完成受精作用以后,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受精后精子和卵子核膜都破裂,之后再形成雄原核、雌原核再融合在一起,即形成合子。5、D6、D7、(1)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E受精阶段C胎儿期(时期),初情期(时期)。(2)卵子已受精。(3)①、④(4)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解析】本题考查卵子形成过程中的有关知识。(1)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可增加卵原细胞的数量,卵原细胞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③、④为减数分裂,只有在受精后,次级卵母细胞才能最终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E是受精,B是合子;卵泡的形成是在胎儿期,减数分裂是从初情期开始的,因此阶段C为胎儿期;阶段D为初情期后;(2)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3)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因此为①、④;(4)有丝分裂中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没有基因重组。§3.1体内受精和早起胚胎发育【达标测评】1.A【解析】精子获能后才具有受精能力,因此体外受精要给予获能处理;精子入卵后自然会形成两道屏障防止多精入卵,入卵后的另一变化是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二者融合成合子后受精完成,而不是二者原有细胞核的融合,因此B、C、D没有必要。2、D3、D4.B【解析】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相遇时,精子顶体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之后与卵黄膜接触,随即产生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反应;当精子接触卵黄膜后,卵黄膜立即发生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生理反应;在受精过程时,卵子已经完成了减Ⅰ分裂,且处于减Ⅱ分裂中期,只有完成受精作用以后,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受精后精子和卵子核膜都破裂,之后再形成雄原核、雌原核再融合在一起,即形成合子。5、D6、D7、(1)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E受精阶段C胎儿期(时期),初情期(时期)。(2)卵子已受精。(3)①、④(4)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解析】本题考查卵子形成过程中的有关知识。(1)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可增加卵原细胞的数量,卵原细胞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③、④为减数分裂,只有在受精后,次级卵母细胞才能最终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E是受精,B是合子;卵泡的形成是在胎儿期,减数分裂是从初情期开始的,因此阶段C为胎儿期;阶段D为初情期后;(2)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3)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因此为①、④;(4)有丝分裂中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没有基因重组。§3.1体内受精和早起胚胎发育【达标测评】1.A【解析】精子获能后才具有受精能力,因此体外受精要给予获能处理;精子入卵后自然会形成两道屏障防止多精入卵,入卵后的另一变化是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二者融合成合子后受精完成,而不是二者原有细胞核的融合,因此B、C、D没有必要。2、D3、D4.B5、D6、D7、(1)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E受精阶段C胎儿期(时期),初情期(时期)。(2)卵子已受精。(3)①、④(4)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本文标题:31受精和胚胎发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8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