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感觉教材:《普通心理学》主编:彭聃龄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主讲:刘凤林适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1.定义:2.感觉的意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1.定义:2.感觉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二、刺激及其种类1、刺激的概念2、刺激的种类3、近刺激与远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二、刺激及其种类1、刺激的概念2、刺激的种类3、近刺激与远刺激物理性刺激,如电、机械、温度、声波、光等;化学性刺激,如酸、碱、药物等;生物性刺激,如细菌、病毒等;社会心理性刺激,如情绪激动、社会变革等。二、刺激及其种类1、刺激的概念2、刺激的种类3、近刺激与远刺激考夫卡(Koffka,1935)提出:远刺激:物体本身的刺激。如,苹果的整体形状;弹药的爆炸声音。近刺激: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苹果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弹药爆炸时耳膜收到的波长。三、感觉的编码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1.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sensorythreshold):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2.绝对感受性(absolutesensitivity):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E=1/R感觉阈限值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1.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缩写为JND)。2.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sensitivity)。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4.韦伯定律:[德]生理学家韦伯(Weber,1834)研究揭示,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依赖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公式: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常数。韦伯分数大小可以判断感觉的敏感度。(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1、对数定律:2、乘方(幂)定律:3、信号检测论:[德]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fechner,1860)研究提出: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实证已经否定)。因此,任何感觉的大小都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1、以韦伯定律为基础2、感觉量与刺激量是对数关系:P=KlogI3、刺激按照几何级、感觉按照算数级增长4、只适用于中等强度(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1、对数定律:2、乘方(幂)定律:3、信号检测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换句话说,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数学式表示为:P=KIn,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1、对数定律:2、乘方(幂)定律:3、信号检测论:个体对信号的检测不仅依赖于感受性,也依赖于个体设定的反应标准。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数学方法。用来评价个体的感受性和他的反应标准对信号检测做出的不同贡献。信号检测论解释了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意义。第二节视觉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一、视觉刺激引起视觉的适宜刺激引起视觉最适宜的刺激是电磁光谱中一定范围的可见光波:380—780毫微米光波的物理属性:波长、振幅、纯度光波的心理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二、视觉的生理机制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一)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体部分,近似于球形,前后直径平均24mm。眼球周围骨性组织成的空间称为眼眶,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其后部和周围均有脂肪组织,起到保护和支撑眼球的作用。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分三层:外层(角膜和巩膜);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二)视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不变存在汇聚现象。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蓝质。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而视紫蓝质则在明处合成。视紫红质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上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程,这是人在暗处能不断看到物质的基础。相反在强光作用下,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大为减少,因而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故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与黄昏暗视觉有关。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如维生素A缺乏,则将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视觉(感光)色素在光线的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释放能量,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视觉的传导机制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第三极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侧抑制: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四)视觉的中枢机制1、视觉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一定的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2、特征觉察器: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五)视觉的反馈性调节在视觉过程中各级视觉中枢还有传出性的神经支配,对视觉器官进行反馈性调节,如瞳孔的变化、眼朝光源方向转动、水晶体曲度的改变等,以保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三、视觉的基本现象(一)明度(Brightness)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度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另外还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明度的差别阈限(中等强度时)符合韦伯定律:K=ΔI/I=1/100。明度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大小,都在光刺激作用的网膜部位有关。锥体、棒体。明度与波长的关系:光谱敏感函数(光谱效率函数)锥体和棒体能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的光谱效率函数。锥体对中央部分(555nm)最敏感,而棒体对较短的波光具有最大感受性,棒体细胞的整个曲线向光谱较短的一端移动约50nm.普肯耶(Purkinje)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最大感受性将向波短方向移动,因而出现明度的变化(二)颜色1、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波长;明度—光强、反射率;饱和度—纯、杂程度。颜色立体:(ColorSolid)(见图P115)颜色混合:色光混合、颜料混合互补色、三原色区别:(1)色光混合是知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颜色混合是各种颜色相互作用后的反射。(2)色光混合—加色法;颜色混合—减色法。2、色觉缺陷色弱:P116色盲:P116全色盲缺乏锥体系统3、色觉理论:(1)三色说(TrichromaticTheory)由托马斯,扬(Yong,1807)提出。他假定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一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上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1860年赫尔姆霍茨认为每个感受器都对不同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当光作用于眼睛时,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缺陷:不能解释红绿色盲。(2)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Theory)黑林(Hering,1874)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色素、黄-蓝色素,它们在光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Assimilation)和异化(Dissimilation)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理学家先后在动物的视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细胞内,发现了编码颜色信息的对立机制。斯瓦特金(Savatichin,1996)结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上,色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上更高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三、视觉中的空间因素1、视觉对比(Visual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因素:照明、反射系数、周围环境的明度)。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称为明度的对比效应。颜色对比效应:一种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当你长时间(两分钟以上)的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把目光迅速转移到一张灰白纸上时,将会出现什么呢?2、边界突出与马赫带。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原理:侧抑制3.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视力)。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来表示。视敏度可分为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和游标敏度。P122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1.视觉适应: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暗适应:感觉阈限下降,感受性上升。最初7—10分钟,由锥体、棒体共同参与,经棒锥裂后,锥体完成暗适应过程,只有棒体继续起作用。还原过程。总体用30-40分钟。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还原过程相对快,约5分钟。2、视觉后象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对刺激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影响因素:一般刺激作用的时间越长,后象持续的时间越长。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正后象: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在光亮和色彩上与原来刺激物的品质相同,如节日的烟花。负后像:则是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在光亮和色彩上都与原来刺激物的品质相反。3.闪光融合不连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
本文标题:3第三章感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2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