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青绿饲料•青绿饲料:指鲜嫩青绿、柔软多汁、富含叶绿素、自然含水量大于45%的植物性饲料。青绿饲料的种类极其繁多,以富含叶绿素而得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青饲作物、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瓜类、水生植物及树叶类等。•种类多、来源广、产量高、营养丰富,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畜产品品质和产量等具有重要作用,被人们誉为“绿色能源”。一.营养特性1.含水分高,能值低•陆生青饲料:60~90%;•水生青饲料:90~95%;•鲜草的DE:1.2~2.5MJ/kg;•DM中,CF为15~30%;DE为8.4~12.6MJ/kg。一.营养特性2.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好•新鲜:禾本科和蔬菜类饲料含CP1.5~3%,豆科饲料含CP3.2~4.4%;•DM中,前者可达13~15%,后者可达18~24%;•品质:EAA含量高,尤其是Lys含量高(豆科),CP品质优于谷物籽实。一.营养特性•3.粗纤维含量较低•幼嫩青绿饲料:CF含量低,木质素低,NFE含量较高;•DM中:CF15~30%,NFE40~50%;•随生长期的延长,CF含量升高,木质素含量升高。一.营养特性4.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高达50~80mg/kg;•B族维生素、VC、VE、VK丰富;•缺乏VD,VB12含量较低。一.营养特性5.矿物质元素含量较高•DM中,Ca一般为0.4~0.8%,P约为0.2~0.35%,Ca、P比例适宜;•Fe、Cu、Mn、Zn等较丰富。二.饲喂价值1.营养较平衡:DM中能值中等,CP、Ca、P、维生素等含量较高。2.新鲜青绿饲料柔嫩多汁,适口性好。3.含有各种酶和有机酸,能促进养分消化,调节胃肠道pH,消化利用率高。同时,某些青饲料含有未知生长因子,能促进动物的生长。优点•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来源丰富、成本低。•具有特殊营养意义(补充维生素)。•合理使用,可节约精饲料,降低成本。缺点•新鲜青饲料含水高,体积大,家畜的采食有限。•DM中CF较高,猪、禽的利用率较差。•生产受季节约束,供应不稳定。•使用不当,造成家畜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三.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1.土壤与肥料•尤其影响其中的矿物质含量•泥炭土、沼泽土中Ca、P缺乏•石灰质土壤中Mn、Co吸收不良•有些地区土壤天然富集或不含某种微量元素•例如:西北地区土壤缺I、黑龙江克山县土壤缺Se•施肥可提高相应元素的含量,防止一些营养性疾病,促进植物生长三.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2.生长阶段和部位不同生长阶段饲料养分含量不同•生长早期: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生长期延长:营养价值、适口性、消化率均降低。不同植物体部位养分含量不同•上部茎叶中CP高于下部。•下部CF高于上部。•叶片营养价值高于茎杆。三.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3.气候条件气温、光照、雨量等对于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较大。•多雨地区或季节,土壤中Ca流失较多,植物体积累较少。•干旱或少雨,植物体Ca积累较多。•寒冷地区,植物CF高,CP、EE含量较低。三.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4.管理因素主要针对放牧草地,要求有健全的放牧制度。•放牧不足,植物变老,营养价值降低。•过度放牧,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消失,牧地总营养价值降低。四.主要青绿饲料(一)天然牧草•禾本科(稗、白羊草、针茅、芨芨草等)•豆科(黄芪、锦鸡儿、豌豆、甘草等)•菊科(冷蒿、蒙古蒿、蒲公英等)•莎草科(寸草苔、青绿苔草、宽叶苔草等)四.主要青绿饲料营养特性:•CP10~20%;•NFE40~50%;•CF25~30%,个别低于20%;•EE2~5%,菊科最高5%左右;•Ca高于P,比例适宜。四.主要青绿饲料饲喂价值:•豆科牧草营养价值较高。•禾本科牧草适口性好,采食量高,耐牧。•菊科牧草气味特殊,动物不喜食。•莎草科味淡,质地坚硬。四.主要青绿饲料利用方式:•放牧;•适时刈割,青贮或干制。稗:稗子、稗草、野稗营养特性:(结实期,干物质基础)CP为8.1%、EE为2.2%、CF为32.8%、NFE为48.1%、Ash为8.8%。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生于水田、渠边、河沼、原野。为全球温带、热带广布种。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生长繁茂,茎叶柔软,适口性好。马、牛、羊、兔均喜食。干草和籽实也是优质饲草。可放牧,也可青刈调制干草。1.禾本科天然牧草白羊草:白草、茎草、盘棋营养特性:(营养期,干物质基础)CP为10.2%、EE为2.3%、CF为31.9%、NFE为45.3%、Ash为10.3%。禾本科孔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强,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平原、丘陵、田边、平滩上。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淮河以北各省。青草期山羊、绵羊、兔、牛、马均喜食。抽穗后,采食稍差,冬季枯黄后,家畜又喜食。为放牧型牧草,也可刈割制干草。1.禾本科天然牧草针茅:锥子草营养特性:(营养,干物质基础)CP为21.1%、EE为3.8%、CF为23.6%、NFE为44.0%、Ash为7.5%。禾本科针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密丛型旱生植物。抗旱、耐寒、耐贫瘠。生于干草原、草原平滩、山坡。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春季青草和秋季的再生草适口性好,马最喜食,牛、羊喜食。开花后不食,干枯后又喜食。芒对羊的皮肤和口腔有危害,放牧宜错开结实期。适宜放牧利用,轮牧更好。1.禾本科天然牧草芨芨草:积机草、席萁草营养特性:(分蘖期,干物质基础)CP为17.6%、EE为3.4%、CF为28.5%、NFE为40.5%、Ash为10.0%。禾本科芨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寒、耐盐碱、喜湿润。生于草原、草甸、盐滩地及河边、湖岸。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西北各省区。生长快,叶量大。骆驼四季喜食,牛、羊春、秋季喜食。抽穗后,适口性降低,牲畜少食。霜后,各种家畜均喜食。为放牧、刈制干草利用。1.禾本科天然牧草多枝黄芪:营养特性:(开花期,干物质基础)CP为16.3%、EE为2.3%、CF为19.7%、NFE为48.4%、Ash为13.3%。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旱、繁殖快,竞争力强。生于海拔2100~4100的山坡、平滩、沟谷,为横断山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及西藏等省区。返青早,枯黄晚,茎叶柔软,刈割性强,常年为家畜所采食。2.豆科天然牧草短脚锦鸡儿:红刺营养特性:(果后营养期,干物质基础)CP为19.2%、EE为4.7%、CF为23.2%、NFE为39.3%、Ash为13.6%。豆科锦鸡儿属多年生小灌木。超旱生植物。耐旱、抗风沙、耐寒。生于荒漠草原、草原沙地、砺质沙地、山前平原、干涸河床上。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骆驼四季均喜食其枝叶、荚果,春、夏、秋季绵羊、山羊喜食。马、牛很少采食。2.豆科天然牧草假香野豌豆:大叶野豌豆、槐花条营养特性:(开花期,干物质基础)CP为19.4%、EE为1.3%、CF为37.3%、NFE为35.7%、Ash为6.3%。豆科野豌豆属多年攀缓草本植物。喜湿润气候。抗寒、耐贫瘠。生于灌木丛、草原、草地及林边。生长繁茂,茎叶柔软,适口性好。青鲜或干枯,牛、马、羊、兔喜食。也可刈割、调制干草。2.豆科天然牧草甘草:甜草营养特性:(分枝期,干物质基础)CP为22.4%、EE为7.7%、CF为25.9%、NFE为32.2%、Ash为11.8%。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生于草原、沙地、碱性砂质草地、田间、路旁及轻度碱化草甸。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现蕾前骆驼喜食,羊采食。干枯后,羊、马、骆驼均喜食,牛冬季采食。2.豆科天然牧草冷蒿:小白蒿、串地蒿营养特性:(苗期,干物质基础)CP为24.5%、EE为5.7%、CF为21.2%、NFE为32.6%、Ash为16.0%。菊科蒿属小半灌木。旱生植物。耐寒、耐旱、耐贫瘠。生于草原、荒漠草原的山地、丘陵及农田沙地、路旁、撂荒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其枝叶,牛、骆驼、羊、马四季喜食。干枯后,各种家畜均喜食。含胡萝卜素21~70mg/kg,是冬、春抓膘、催肥的优良牧草之一。3.菊科天然牧草蒙古蒿:营养特性:(开花期,干物质基础)CP为12.6%、EE为5.0%、CF为23.9%、NFE为52.8%、Ash为5.7%。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喜湿润、耐贫瘠。生于草原、草甸草原、森林草原带的山丘、山麓、荒地、耕地、路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春季返青后,马、牛、羊均采食。夏季不食。秋季霜后,各种家畜采食。可刈割调制干草利用。3.菊科天然牧草蒲公英:婆婆丁营养特性:(开花期,干物质基础)CP为22.1%、EE为6.4%、CF为15.6%、NFE为41.0%、Ash为14.9%。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盐碱。生于草原、森林草原带的山野、田边、路旁、沟边及沙地。遍布中国各省区。茎叶鲜嫩多汁,适口性好。猪、禽、兔喜食,牛、羊稍采食。3.菊科天然牧草寸草苔:寸草、卵穗苔草、羊胡子草营养特性:(结实期,干物质基础)CP为18.3%、EE为2.7%、CF为26.6%、NFE为45.0%、Ash为7.4%。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耐践踏。生于草原、山地草原的路旁、山坡、沙化土壤。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各省区。返青早,草质软,适口性好。青嫩或干枯后家畜都喜食。为放牧型饲草。4.莎草科天然牧草青绿苔草:青菅、过路青、四季青营养特性:(果后营养期,干物质基础)CP为10.6%、EE为0.9%、CF为26.4%、NFE为51.4%、Ash为10.7%。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耐荫蔽、耐水渍、耐强酸性土壤,分蘖多,再生力强。生于林下、灌木丛、草甸、池畔、河岸边。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省区。返青早,萌发期鲜嫩,水牛、黄牛、羊喜食。抽穗后粗糙,采食率下降。为放牧型饲草。4.莎草科天然牧草宽叶苔草:崖稷、钻草营养特性:(开花期,干物质基础)CP为9.7%、EE为6.1%、CF为22.8%、NFE为53.8%、Ash为7.6%。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耐荫蔽。生于林下、山地阴坡及土质肥沃的阴湿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各省区。适口性好,牛、羊、马喜食。再生力强,耐践踏,宜放牧用。4.莎草科天然牧草四.主要青绿饲料(二)栽培牧草•栽培牧草是指人工播种栽培的各种牧草,其种类很多,但以产量高、营养好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占主要地位。•栽培牧草是解决青绿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可为家畜常年提供丰富而均衡的青绿饲料。四.主要青绿饲料•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杂花、黄花)、三叶草、草木樨、紫云英、沙打旺等。•禾本科牧草:黑麦草、无芒雀麦、羊草、苏丹草等。1.豆科牧草饲喂价值•适时刈割,饲喂价值高(初花期最好);•泌乳奶牛15~20kg/d/头;•青年母牛10kg左右;•羊2~3kg;利用•鲜用;•放牧;•干制或青贮;•大量鲜用时,易引起牛羊臌胀病。1.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紫苜蓿、苜蓿,牧草之王营养特性:(初花期,干物质为基础)CP:20~22%、NEL:5.4~6.3MJ/kg、Ca:3.0%、Lys:1.34%、胡萝卜素:161.7mg/kg。AA组成合理,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含有各种色素。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抗寒性强,根系入土深,故抗旱性很强。一年四季均可播种,施用磷肥并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显著。每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干草12~15t。适宜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等混播。叶片养分含量高于茎秆,因此,叶片比重较低的品种或收贮时叶片丢失较多的苜蓿营养价值较低。1.豆科牧草黄花苜蓿:野苜蓿营养特性:营养价值高,干草CP含量达20.15%,在其他营养成分中,水分占11.08%,EE1.84%,CF19.43%,NFE43.08%,Ash4.42%。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草甸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上的重要饲用植物,耐旱、抗寒和适应盐碱土壤的能力都比紫苜蓿强,已成为国内外苜蓿育种的很好的原始亲本。每年刈割2~3次,每公顷产鲜草2
本文标题:3青绿饲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2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