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节群落的结构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例: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植物和动物呢?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试比较以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南北植被分布的决定因素为温度同纬度,东西植被分布的决定因素为水分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丰富度越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树木的多少。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方法二、种间关系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单独培养时,均能正常生长繁殖;混合培养时,随两种草履虫数量增加,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逐渐增多。大草履虫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渐减少,直至灭亡。二、种间关系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猞猁数量的周期性变化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雪兔数量的周期性变化。二、种间关系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制约雪兔的数量;使植物→雪兔→猞猁食物链相对稳定,进而使与植物有关的食物链相对稳定。二、种间关系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资料1竞争的结果使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资料2捕食的结果使两个种群的数量相对稳定。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二、种间关系1.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食草行为也是捕食。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生物数量时间生物B生物AA、B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2.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资料三:分析下列例子,归纳寄生的特点:1)动物体内: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2)动物体表:虱子、跳蚤3)植物:小麦线虫、菟丝子4)细菌:噬菌体菟丝子猪肉绦虫16二、种间关系3.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生物数量时间A寄主B寄生物如果用坐标曲线可以表示为: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叫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举例:植物→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植物:固氮特点: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18练习:分析A与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个体数个体数个体数ABABAB时间时间时间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同生共死)(往往排除一方)(捕食者曲线滞后,都保持相对稳定)000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捕食竞争共生ABC类型坐标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地衣;大豆与根瘤菌;人和大肠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细菌竞争“此消彼长”大小两种草履虫;牛与羊;水稻和稗草捕食“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羊和草;狼和羊二、种间关系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方面。*垂直结构-分层现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植物层地被层森林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鳙鱼、鲢鱼在水体浅层,草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1、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对光的利用。2、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中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也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取决于植物的分布,其次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3、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归纳:*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常呈镶嵌分布。-例:森林遮光(苔藓,阴生植物)间隙(灌木和草丛)-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人的影响三、群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植物分层的原因动物分层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特点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层分布镶嵌分布阳光栖息空间食物条件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等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概念图)小结: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二、种间关系竞争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捕食互利共生寄生水平结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鼠妇鼠妇又称“潮虫”。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蜈蚣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跳虫跳虫密集时形似烟灰,又称烟灰虫。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4、探究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1.调查方法:2.采集方法:3.统计方法: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诱虫器的选择: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A吸虫器的使用:
本文标题:4-3群落的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