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42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
【考纲下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目标定位】1.识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2.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980年的深圳1980年的深圳今天的深圳一、工业化和城市化2、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1、工业化的概念: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4、发展中国家是如何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地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国际、国内背景、地理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第一阶段1979—1990(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阶段时间1979~1990年问题优势主导产业特点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①优惠政策②土地低廉③劳动力资源丰富④服务设施完善⑤侨乡优势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第二阶段时间1990年以后问题优势主导产业特点原因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存在的问题优势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增长特点影响增长速度的原因高新技术产业1979-1990年1990年以后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低优势丧失政策和侨乡优势工业实力较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慢较快投资规模小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二)、珠三角的城市化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2.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3.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4.东北模式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问题与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四、问题和对策四、问题与对策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P76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处于劣势,后劲明显不足。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转变追求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规模腹地范围较小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南岭阻隔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问题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噪声扰民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实施原因: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构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容: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实施原因: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②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得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减弱加强规划与管理•内容: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实施原因: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②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较普遍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6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课堂练习D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BAA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DA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考点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图解考点】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融会贯通】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_____优势、_____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_________贫乏_____优势已不明显,_______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侨乡矿产资源政策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密集密集主导产业______________产业_________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__________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_________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___,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___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_________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密集型高新技术生活消费品电子信息低生态环境慢1.(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B)。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对点演练】(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C)。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图解考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条件的比较【融会贯通】项目地区发展历史工业中心工业部门相比状况国内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长江三角洲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上海南京杭州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起步晚发展快广州深圳珠海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___(受南岭影响)_________大强强大少弱弱小2.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对点演练】(1)1985年至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要说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解析(1)读图结合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回答。(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可从工业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两个方面来说明。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2)工业化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加工制造业转移;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受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形式的变化及国内、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考点三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措施【图解考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融会贯通】特别提醒:(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降低第二产业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为了促进区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城镇规模越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越强,因此,应该合理扩展城镇规模。3.(2013·济南模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D)。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A)。A.工商业B.农牧业C.第一产业D.旅游业【对点演练】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思路1.明确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地区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苏南地区大城市扩展,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沿边开放政策,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东北地区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2012·江苏地理,12~14)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考向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3年3考)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
本文标题:42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3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