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7869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1-15章
27869经济学基础复习資料2009年经济学基础复习資料(一)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生产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2)、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但其所指的第一阶段,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实行按劳分配,后者则实行按需分配。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而其终点则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生产力不平在总体上比较低,而且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市场和计划。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生产力。7、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也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二章所有制结构1、生产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数据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人们从事物质数据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2、生产数据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数据的关系体系,它包括对生产数据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3、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统称为生产资料的“经营权”。4、生产数据所有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辩证统一。5、生产数据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私有制和公有制两种。6、历史上的私有制主要有:奴隶主私有制、封建地主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三种形式。7、公有制是生产数据为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8、生产数据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9、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标准:以一个抽象的标准来加以衡量,而应当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10、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沿革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1)、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阶段通过两个方面的“剥夺”,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即在城市剥夺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接管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2)、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3)、1958年至1978年,“大跃进”、调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期: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对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肯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的客观依据:(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结构的状况决定的。(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也是由我国其它经济条件决定的。12、“四世同堂”的格局,即现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和原始生产力并存。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1)、从质的规定性看。(2)、从量的规定性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可以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合理使用,使各种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4、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一、在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格局中,社会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代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正是反映并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基本的形式。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决定性条件。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15、如何科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第一、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的,应该看它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和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是否占优势。第二、公有制为主体,不仅要有量的标准,还要有质的标准。第三、公有制不能局限于原来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16、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1)、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2)、集体所有制经济。17、全民所有制与其它所有制相比,具有的特点:第一、生产数据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所有。第二、全体劳动者在生产数据所有关系上是平等的,都是生产数据的主人,劳动者与生产数据直接结合。第三、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生产资料,任何集团或个人都不得瓜分它,或将其占为已有。18、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第二、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第三、是保障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前提条件。第四、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济基础。19、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产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又一基本形式。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集体经济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21、公有制经济的其它实现形式:(1)、股份制经济。(2)、股份合作制经济。2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一组织形式。23、股份合作制经济:是采取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24、股份合作制经济具有的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的有机统一。第二、劳动民主与股份民主相结合。第三、盈利性和互助性相互兼顾。第四、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时存在。25、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完善,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2)、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3)、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改组。26、所谓“战略性改组”:是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在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强国家必保的行业和企业,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写进了国家宪法。28、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首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其次,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3)、第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直接推动力。(4)、第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5)、第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要求。29、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制经济。30、个体经济作用: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在于,有利于充分利用零星、分散的生产资源,有利于为闲散和新增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为解决严重损害公有制经济效率的隐性失业提供了一条重要门路,有利于使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有利于发挥其分散、灵活、多样的优点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31、我国个体经济的经营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强的生产经营动力机制。(2)、具有竞争与风险的压力机制。(3)、具有快速决策和追求决策正确的机制。(4)、具有灵活多变,填补空白的生存本领。32、私营经济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生产资料归私人企业主所有,生产经营全过程完全由企业主决策和调控,企业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生产经营过程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者与生产数据的结合只能通过雇佣关系来实现,雇主对雇工的生产活动有绝对支配权。(3)、企业主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雇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而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33、我国私营企业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类:一是独资企业,二是合伙企业,三是有限责任公司。34、私营经济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社会财富,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扩大了地方财源,支持和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第三,扩大了就业门路,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再就业工程,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四,繁荣了市场,活跃了城乡经济,方便了人民生活。第五,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第六,私营经济的发展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35、外资经济: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统称,也叫“三资企业”。36、“三资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弥补了国内资金不足,加强了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建设。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三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干部。四是扩大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财政收入,繁荣了地方经济。五是有力地推动了公有制经济。37、我国现阶段的外资企业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第一,企业的外向型程度更高。第二,享受国家的政策更优惠。第三,管理更规范科学。38、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第三章分配结构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才第一次把其它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明确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的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3)、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对财富的创造作出了实际贡献。(4)、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则。(5)、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3、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起作用的两种分配方式。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1)、在整个分配关系中,要始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2)、两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有条件的。(3)、两种分配方式具有内在一致性。4、两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有条件的:(1)、要有经济基础。(2)、其次,要依赖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3)、最后,要有相应的调节机制。5、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的基本要求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无权参加分配。6、个人消费品基本原则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依据:(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生产力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社会
本文标题:27869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1-15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