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大连四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14400)
1大连市四个城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大连市人文医学学会社区卫生服务调研课题组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下、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为此,在对大连市西岗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扩大化调查范围,对大连市四个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服务现状进行调研究,以进一步了解我市社区卫生的现状,对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和配套文件要求,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一.资料与方法本资料是通过对大连城市内四个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包括两个中心区13所、一个城郊区6所、一个远郊区4所。采取现场询问、填写问卷,查看有关档案方式收集资料,经过简单统计学分析,以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二.基本情况1.社区机构所有制情况大连市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数年前发展中,出现许多有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见表1。表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制情况2.社区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配备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中医等专业医师和护士,药剂、检验等有关卫生技术人员应配齐的要求,23个社区卫生机构基本符合要求。(1)年龄构成社调查社区卫生人员中,平均年龄46.7岁,大多处于中青年年龄段。(2)人员职称构成从总体看,被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主治医生、医生为主,占全部医生总数的%。高年资历医生少,有的社区更无高年资历主任医生及副主任医生。而护士大多是外聘离退休护士。而年轻护士明显缺乏。从调查情况分析,私营机构人员结构不稳定,大多为临时聘用人员,特别是中医人员更是外部人员来应诊,且不固定。总体看医生270人,护士172人,医护比为0.63。全科医生87人,只占医生总数的32.2%,见表2。公有私营合计西岗区4711沙河口区112甘井子区156瓦房店134总计716232表2社区医务人员构成情况(3)人员编制配备不足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要求,几乎所有机构均有不同的缺欠。国家要求每万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生,目前省市自己发证的全科医生也是达不到此标准。要求每个中心都有要配备中医类人员等,有半数机构都有缺少中医药人员。国家要求医护比应当达到1:1,23所机构医护比仅为1:0.6。尤其是私营机构,其护士更少。值得管理机构认真研究解决。(4)社区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社区卫生人员及管理人员,都有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强烈要求,希望获得有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他们除参加本地医学会组织的医学继续教育内容外,却很少有机会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相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咨讯。全国、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研讨会或相关社区方面的教育,由于信息不灵及培训费用问题参加的机会很少。结果造成社区卫生机构管理者、社区医务人员,服务观念转变慢。影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3.社区科室及用房情况(1)科室设置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通知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科目应有尽有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景像章科等。但调查中发现,很少机构能够按国家配备齐全。调研中发现,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室设置简单,甚至不挂牌,或只有1、2个诊室及输液房间。但大多数机构均设有处置室、换药室、消毒室。有些机构主要因专业人员缺乏,虽然有心电图机、B超等设备,仍不能开展心电和B超检查。国家要求设置中医医药人员,但设置中医诊室的机构,其中医药人员大多是外部中医走穴人员,工作有灵活性,人员变化也较大。调查中的康复治疗,多为中医按摩治疗,少有残疾人的康复服务。90%以上的机构无健康教育设备及专门房间。设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室的机构不多,且缺少常用儿童保健设备。见表3。表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家要求科室设置情况临床科室设置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211692119预防保健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妇女保健与计健康管理室人数主任医生16副主任医生40主治医生105医生109全科医生87护士172中医26行政管理人员50外聘人员1583科室设置划生育指导室568719医技及其他科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室221921202322床位设置日间观察床康复床消毒间17220(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①社区机构用房基本达标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用房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中心1000平方米,站150平方米的要求标准。调查发现大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其面积达标,但少数社区机构因面积问题,影响其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或健康教育。如果除去许多社区机构不设立(另人专门机构)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室等,则面积大多超标。有关日间观察床除少数几所机构有专门房间设床铺外,大多机构是以输液沙发代替床位。②社区租用房负担重23所社区机构,除公立7所机构外,基本都有是租用房,租金成为机构一大经济负担,也是机构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多机构在用水、电等方面,还不能享受减免待遇。(3)社区机构“六位一体”服务项目不全根据国务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要以家庭和居民为服务为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调查显示,由于我市特殊情况,预防免疫、妇幼保健另有专门带来单位承担,因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的承担基本医疗任务,距国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要求,开展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项目仍有差距,需调整改变。4.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大多数社区均能体现并基本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但从总体卫生人员素质上讲,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上岗不足,全科医生缺乏,且素质不高。许多机构只有主治医生在接诊,使居民感到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高,居民信任度不高,影响其服务发展。值得有关部门在卫生人力资源方面,适应调配、补充高素质卫生人才和全科医生。(1)完善科室设置调查发现,许多社区机构按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设置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缺乏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景像科室的设置方面。其原因一是社区机构规模小,二是专业人员或设备缺乏,尚需今后加强建设。(2)辅助检查设备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要求,基本达到标准。但认真核对仍有一些差距需要改进。23所社区机构辅助检查设备,除外所私营机构缺少B超、心电或化验人员外,基本配备齐全,但大多是陈旧设备,如心电图机、B超机等。但这些设备基本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辅助检查项目。而不能开展上述检查工作的机构,主要并不是缺少设备,而是缺少专业人员使用这些设备。(3)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有强烈的转诊愿望,有的社区还有政府协助下,与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协议。但执行难度很大。造成社区只能上转,不能下转。结果导致社区门庭冷落,大医院不勘重负,这种情况需要行政部门积极干预,通过政策规范。(4)家庭病床调查发现,有90%以上社区机构均建立了家庭病房,有50%的社区机构有较规范的家4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家庭病床的机构,均能需要每天或隔数日到家中访视服务。在家庭为病人输液,是社区一项主要的服务内容,虽然各社区认识到这种服务有一定风险,但考虑种种因素,对上级医院转来,或家属要求或其他原因,还是到病人家中服务。(5)公立医院支援情况依社区卫生配套文件要求,公立医院应当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但从23所机构调查看,距文件要求甚远。除在人才培养上提供方便外,在管理、双向转诊、专家下基层、组织离退人员到基层服务等方面,很少有行动措施和规定。(6)社区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调查发现社构机构服务人口基本符合国家要求,最多不超过3.5万,最少只有0.92万。服务半径均不超过15分钟路程。有的城市为社区机构配发救护车,对居民到社区就诊提供了方便。5.公共卫生服务(1)健康档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这一工作各社区基本在继续进行中,所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基本达到60%~90%不等。但所建档案基本为纸质死档,只直到应付检查,不能真正用到居民历次卫生服务中。社区机构普遍有建立电子档案要求,应当积极解决。使健康档真正服务于居民终生,体现出居民健康发展变化情况。(2)健康教育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方面的工作普遍受到各社区卫生机构的重视。但限于用房条件、多媒体设备、教育课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各社区总体看健康教育开展参差不齐。(3)疾病筛查社区内疾病筛查,是社区卫生服务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通过开展疾病筛查,建立健康档案等工作,才能真正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只有对居民的健康进行终生的、动态、连续的规范管理,才可能实现对健康人群、危险人群、高危人群进行科学管理。调查中发现,社区卫生机构,能够开展疾病筛查的只占调查机构的30%~50%,这是今后应当重视和加强的。(4)慢病管理在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等方面,更需要加强。如果对照要求一一比较,应当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方面的服务工作。同时据我省市特点,有专门的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有制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负责这方面有工作。建议在组织、机构、体制方面进行调整与合并,真正体现出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5)传染病管理调查中发现,所有社区机构均能按有关规定要求,正确申报,规范处理。6.基本药物采购国家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零差价销售,本是对居民有利的好政策。但调查中发现社区基层和居民反应不同。(1)社区收入下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政府实行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零差价销售,均表示不尽满意。这是因为药品销售差价的15%,没有得到完全补偿,同时实行统一采购的药品价格,大多较自己以前采购的药品价格高,有的高几倍或十几倍。本来占总收入的70%一项没有了,从药品5销售中失去了大部分收入。(2)药品目录采购药品目录范围小,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要。造成品种缺乏,零差价销售后反比药店价格还要高,大大影响了社区卫生机构的门诊量及药品销售量。同时由于药店价格低于社区机构,造成诊疗人数下降,更进一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供给。7.社区机构经济运行调查中发现,最难了解和掌握各社区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情况。但通过对调查还是发现经济运行有以下特点:(1)政府补偿要到位大连市通过政府《大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细则》〖大财社(2010)433号文件〗通知,规范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补助政策措施。但基层仍认为规定不细,检查标准社区基层不十分满意,需要补充修改。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应当及时到位。据调查发现,各社区机构政府专门配置救护车一辆,使用效率不高。而全市救护车配置不足,值得有关部门考虑调整配置,以发挥效用。(2)保障卫生投入比例逐年增长政府应当确定,区财政向社区卫生机构投入,要随区内经济增长,保证比例增长。这一点也是难从政府处获得。(3)亏损与盈利问题调查中最难了解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运营情况,看不到账,查不到收支明细。管理部门讲,不盈利他们能继续干吗!但调查中还是发现公立机构大多表示亏损,而私营机构有一半以上表示有盈余,最多年盈余20~5万元左右。调查中发现表示亏损的私营机构,
本文标题:2大连四区23所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1440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