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312丽水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312丽水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服务业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概念,在国内习惯称为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服务业种类繁杂、部门庞大,涵盖流通领域、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领域、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领域。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服务业发展问题,与我市经济增长、竞争力增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乡就业人口吸纳以及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等问题密切相关,是我市“十一五”时期乃至二十一世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翔实资料,分析研究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成因,对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第一部分丽水服务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我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9995家,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72.0%;从业人员15.33万人,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2.6%。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999家,从业人员5.20万人;机关事业法人单位2336家,从业人员7.29万人;其他法人单位4660家,从业人员2.84万人。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总计902.69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85.03亿元(详见表1)。表1丽水市服务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指标名称全部法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法人其他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单位数从业人员单位数从业人员单位数从业人员(个)(人)(个)(人)(个)(人)(个)(人)甲123478910总计99951533262999519902336728844660284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52827512171813010881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76324825926571658813批发和零售业137215960137215960住宿和餐饮业144501514250041516金融业8974268770242402房地产业2874022240352146496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9751254034330585253627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325517192330520519673524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827983982669197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79786376019171547教育57727539315655082588838108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781176525627320108853325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9179425230881481168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46753864974274164493264482004年,我市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达7.41万户,占全市个体经营户总数的85.2%,吸纳就业人员12.35万人,占全市个体就业人员的67.6%,全年营业收入112.10亿元,占全市个体经营收入总量的71.1%。我市个体服务业涉及十大行业,但主要集中分布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三个行业。其中个体批发零售阵营最大,经营户达3.91万户,占52.8%,就业人员5.92万人,占47.9%,营业收入82.53亿元,占73.6%(详见表2)。表2丽水市个体服务业分行业主要指标指标名称户数(户)从业人员(万人)营业收入(亿元)合计7411112.35112.10交通运输业163922.0011.06批发零售业390935.9282.53住宿餐饮业72062.1310.57房地产业740.010.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750.110.41教育8010.300.68卫生和福利业14120.221.55居民服务业45240.962.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180.160.82其他服务业34160.542.00二、结构特点丽水服务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非公有制企业比重较高。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我市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已居主导地位。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223个,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数的74.1%;从业人员2.70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51.9%,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比全省高出7.2和10.4个百分点(详见表3)。表3按注册类型分的服务业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单位数(个)比重%从业人数(人)比重%合计2999100.051990100.0#非公有经济222374.12700251.9国有企业1826.1862016.6集体企业2518.442538.2股份合作企业210.73670.7联营企业110.42520.5有限责任公司2769.2857216.5股份有限公司250.828695.5私营企业221473.82634850.7其他内资企业100.355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0.13970.8外商投资企业60.22570.52、行政事业单位比重较高。丽水地域较大,县乡两级机构较多,机关事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比重较高。2004年,机关事业法人单位2336个,从业人员7.29万人,分别占全部服务业的23.4%和47.6%,比全省水平分别高出7.8和13.4个百分点,在各类服务业中仍居优势地位。3、市区服务业比重较高。撤地设市后的丽水市区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市区服务业的中心地位愈发突出。2004年,市区服务业法人单位2583个,占全市服务业单位的25.8%;从业人员5.07万人,占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33.1%。2005年市区服务业创造增加值38.6亿元,占全市的30.8%,人均服务业增加值10327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1倍(详见表4)。表42005年丽水市分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加值(亿元)比重(%)人均增加值(元)占全市比重(%)全市125.00100.04973100.0市区38.6030.810327207.7青田17.5414.0366973.8缙云16.4913.2375975.6遂昌10.638.5467594.0松阳8.757.0378276.1云和9.067.28209165.1庆元6.184.9311362.6景宁6.134.9346069.6龙泉11.759.4422084.9三、发展状况1、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在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精神指引下,我市在继续发展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等中介服务,全市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亿元,是1992年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时的9.3倍,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29倍。特别是近十年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1997年我市服务业发生了质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结构比重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进入廿一世纪后,我市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服务业的地位也明显上升。“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以15.8%的年均速度增长,平均增速高于“九五”时期的5.8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例的由1978年的20.3%上升到2005年的40.9%,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993年的27.9%提高到2005年的44.6%。(详见表5)。表5丽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增速单位:亿元、%年份生产总值增速三产增加值增速三产占GDP的比重19784.770.9720.3199026.454.48.695.632.9199131.7214.510.7715.033.9199240.4914.713.4918.133.3199355.6313.815.7611.428.3199476.5113.323.8119.031.1199594.4312.027.6413.429.3“八五”年均13.715.41996106.569.934.0212.831.91997112.8210.138.079.833.71998116.055.440.948.135.31999122.177.944.357.036.32000136.7611.250.3712.236.8“九五”年均8.910.02001158.9715.859.5723.237.52002185.1013.172.9412.339.42003220.2914.190.0013.140.92004262.7514.7105.7113.640.22005305.9914.3125.0016.940.9“十五”年均14.415.82、从业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制,使一、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就业成了社会稳定的一大突出问题。而服务业行业众多,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除了吸收大量新增就业人员外,还接收了大批农村转移和从第二产业分流下岗的人员。1992年,我市服务业从业人数25.06万人,到2005年底,已增至41.15万人。平均每年以3.9%的速度递增,十三年净增从业人员16.09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18.5%,上升到2005年的28.9%。这表明,在目前第一产业就业已经基本饱和、第二产业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服务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在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3、生产税的不断增长,已成为税收新的增长点。随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服务业提供的税收越来越成为全市税收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市服务业生产税净额达8.30亿元,是1992年的7.9倍,年均增长17.2%。2005年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四大行业缴纳的税收已占整个服务业的77.4%,其中批发零售业占31.1%、房地产占19.5%、金融业占13.6%、交通运输业占13.1%。4、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教育设施、商品房等方面的建设。“十五”期间,全市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已达414.10亿元,其中,2005年投资为125.73亿元,五年服务业的投资总量是一、二产业投资总和的1.8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五”期间以年均36.9%速度增长,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服务业投资的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加快了全市城市建设的步伐,提升城市竞争力,同时,也为我市服务业自身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5、传统行业蓬勃发展,新兴行业迅速崛起。随着我国各项社会经济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市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取得长足发展。作为传统行业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两大行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而新兴行业诸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等异军突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商贸流通保持快速增长。90年代以来,我市从体制上改变了过去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形成了多种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体系,社会供求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流通领域竞争加剧,连锁店、超市、大卖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模式似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崛起,多元化的商贸流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宁波三江购物、联华超市、肯德基、麦当劳等一批外地商家纷纷抢滩丽水市场,
本文标题:312丽水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7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