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参考课件4
学习重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东亚有哪些国家?一、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1.概念: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3.目的: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以上两种产业转移按产业转移的分类分属?首钢集团将搬迁至河北唐山市的曹妃甸知识回顾: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选择制糖厂饮料厂有色金属冶炼服装厂精密仪表厂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注:由于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区位要素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某要素的变化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或扩大销售市场受阻,就会导致企业向区位更优处转移。技术思考:思考: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b、c的原料地均来自加工地之外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加工地均在国内,产品市场在日本、中国和欧美。思考: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a——低廉的劳动力b——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c——低廉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原料供应思考: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a:近原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市场(日本距青岛较近);良港,交通方便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老纺织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思考: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b:首都,社会、经济地位好,信息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好;消费市场广阔;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思考: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c、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交通方便;国家优惠政策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有丰富劳动力及广阔消费市场。◇日本、韩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建厂?◇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他们建厂的目的地?日本、韩国国内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到国外建厂,可接近丰富的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本质:1、劳动力因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导致企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转移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图5.8)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还有美国向墨西哥,西欧向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转移。1.图5.8所示东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原因是什么?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不是,与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和促进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等有关。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今年以来,耐克却把许多本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明年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耐克从“中国制造”转而他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工资比中国更低。资料速递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国家)转移。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匈牙利捷克结论: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且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的转移。有工业联系的相关企业服务行业包括政府生产组织职工培训内部交易成本2、内部交易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对企业区位的影响: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内部交易成本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是引起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思考:我们经常听到类似“改善投资环境”或“改善软环境”等提法,这种提法的目的是什么?为实现这种目的常见的措施又是什么?为了吸引产业转移而尽力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建立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在国外亦叫加工出口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个面积不大、交通方便的地区,在那里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和便利的条件,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原料(或进口原料)比较集中地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出口加工区我国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分布图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组织示意出口加工区优势一、政策最优惠外国投资者既可以享受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还可享受出口加工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二、通关最便捷出口加工区卡口视同口岸的延伸,货物进出加工区,在区内办理备案、报关、查验、放行、核销等手续。海关对出口加工区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24小时通关服务。三、管理最宽松加工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海关不实行《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管理。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被动配额管理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四、设施最完善出口加工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有基础设施、隔离设施和监管设施。区内设有加工区管理委员会、海关加工区办事处、检验检疫机构加工区办事处等,能够竭诚为区内企业服务。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又什么作用?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就下降;工业基础良好,投资环境就比较有利,在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投入的资金就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自然就降低了。要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创新环境、搭建交流平台等。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该做哪些工作?结论: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需要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外产业转移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3.市场因素但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开辟国际市场避开限制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它是运用关税手段来限制进口,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等对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用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和垄断国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知识链接1.从图5.11中你看到了什么商机?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二是避开贸易壁垒,迅速占领市场,并可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到岸价=50万人民币进口费用1)关税=50到岸价X25%税率=12.5万2)增值税=(12.5关税+50到岸价)X17%(税率)=10.625万3)消费税=50万X12%(3.0L排量税率)=6万进口总费用=50到岸价+12.5关税+10.625增值税+6消费税=79.125万进口汽车到国内费用计算极大地刺激了汽车的消费,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广阔和更具潜力,更能吸引国际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3.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结论:发达国家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为避开贸易壁垒,会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内部交易成本低市场广阔吸引获得最高利润企业生产转移目的促使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原生产用地紧张、低价昂贵国家政策调整环境污染小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活动(P90):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销售量下降,使出口主导型企业生产呈停滞或下降趋势,必然会导致该类企业向海外转移。3、加速工业结构的调整。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数量的长期制约。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和海外扩展。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向海外转移(会使国内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1945年到2000年,日本的主导产业部门发生了哪些变化?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2、日本产业转移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关系?•产业转移国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产业转移对象国可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读图5.13思考:2、从东亚地区来看,举例说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该重点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1、按照图5.14,产品生产的哪些环节产品附加值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高),为什么?设计和营销技术含量高读图5.14思考:2、按照图5.14,产品生产的哪个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低),为什么?加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3、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4、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1)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2)产业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由于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而联系起来。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______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是____的。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____期、____期的产业和________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业和________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____期、____期的产业以及________的生产环节。工业化不利成熟衰退低附加值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高附加值开发增长高附加值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国——环境污染改善产业转移对象国——环境污染加重(接受污染扩散)1、在图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
本文标题: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参考课件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8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