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3专题二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小题片
生物选修三复习导纲提纲(五)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3.单克隆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体。4.抗体: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为,具有特异性。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纯度低、特异性差。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第一步:将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免疫;第二步:从该小鼠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与小鼠的细胞在,或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第三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细胞;第四步:培养杂交瘤细胞,从中挑选出的细胞群,继续培养;第五步:将该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内增殖,然后再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提取单克隆抗体:从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提取。6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迅速大量,又能产生。7.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流动性2.离心振动电激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3.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4.蛋白质产量低5.特定的抗原蛋白效应B细胞骨髓瘤细胞灭活的病毒选择性杂交瘤细胞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腹腔细胞培养液小鼠腹水6.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繁殖专一抗体7.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总结归纳】例1.只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诱导方法是()A.PEGB.灭活的病毒C.电刺激D.离心例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③一、选择题1.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2.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育新物种D.生产杂种细胞3.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4.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5.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6.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7.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来自于()A.任何个体的细胞B.只能取自动物胚胎细胞C.只能取自幼龄动物的组织细胞D.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细胞8.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B.动物细胞融合C.单克隆杭体D.胚胎、核移植9..如用动物的细胞进行克隆实验应该选择的细胞核不能是()A、乳腺细胞的B、卵细胞的C、胃腺细胞的D、囊胚时期的胚胎细胞的10.研究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思路是()A.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对抗癌细胞B.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C.抗癌物质在克隆细胞中大量合成D.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11.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B.具有更强的全能性C.取材十分方便D.分裂增殖的能力强1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②所用的技术手段不相同③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④都能形成杂种细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请据图回答:I.若A、B是基因型分别为rrHH、RRhh两个烟草品种细胞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1)实验开始时必须用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物质。(2)实验中除获得杂种细胞外,还有基因型为的融合细胞。(3)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方法:。(4)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依据的理论基础是。II.若该过程是制备治疗“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A为人B淋巴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A+XX=46),B为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A+XX=40)(5)用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主要利用了抗体的特性。(6)A细胞来自于,杂种细胞C共有个染色体组。(7)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培养基要用培养基。(物理状态),培养基中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为还需加入。14、.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2)若用于SARS的预防上,则宜采用_____细胞。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_______。(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形成的。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4)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___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淋巴细胞相比有何特点?______;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处理。(5)融合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15.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单克隆抗体是指,其特点是。(2)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器官)中采集。从表中看,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的是特定的培养基。(3)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体外培养法,可获得10μg/mL的抗体;②动物体内诱生法可获得5~20mg/mL的抗体。你选择的方法及原因是。16、下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________________。(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生物选修三复习导纲提纲(五)参考答案【典例反馈】例1.B例2.A【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5ABBDC6-10DBDAB11-13DDC14BCD15ACD16ABC17BD18ABCD二、非选择题19.I.(1)纤维素酶(或果胶酶)(2)rrHH、RRhh(3)置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收集分化的细胞团(4)细胞的全能性II(5)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6)非典患者4(7)液体动物血清20.(1)一定的流动性(2)SARS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效应B细胞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3)造血干细胞细胞分化(4)有丝加倍龙胆紫溶液(5)无限增殖产生单一抗体21.(1)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2)脾选择(3)大量生产选①,小规模生产选②(答案合理即可)22.(1)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2)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3)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灭活病毒(4)动物血清(5)胰蛋白酶(6)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基特殊成分主要作用次黄嘌呤骨髓瘤细胞不能利用氨基嘌呤阻断DNA合成胸腺嘧啶核苷脾细胞用于合成DNA
本文标题:3专题二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小题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8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