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7流行性乙型脑炎教案
教案首页第7次课授课时间:第6周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专业班级11临本9班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九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目的及要求:1、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2、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3、乙型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乙型脑炎的预后、治疗、预防。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2、教学难点: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流行性乙型脑炎100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2015年1月12日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复习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病原学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剂杀灭,不耐热,但耐低温和干燥,用冰冻干燥法在4度冰箱中可保持数年。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畜共患,主要传染源为幼猪。(二)传播途径:虫媒传播,温带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四)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高峰在7~9月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感染的蚊虫叮咬人和动物后,病毒即侵入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或轻型感染,仅在少数情况下病毒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二)病理解剖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受累,尤以大脑皮层,丘脑,中脑最为严重.四、临床表现(一)典型的临床表现1、初期:1—3病日发热:起病急,体温在1—2日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小儿可有上呼吸道、胃肠道表现(与上感区别)少数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2、极期:4-10日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受损1.持续高热39-40℃,稽留热,一般持续7—10日,重者可长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本病主要表现;包括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多见于第3—8日,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4周3、恢复期:病程第8-11日开始恢复极期过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可见呆滞状态,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神5分钟共100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55分钟经精神症状,如神志迟钝、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4、后遗症期:病程第8-11日开始恢复极期过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可见呆滞状态,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迟钝、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约5%一20%重症病人在发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爆发型)五、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二)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50—500×106/L。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稍多,后为淋巴细胞;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增高,氯化物正常。少数病例于病初脑脊液检查正常。白细胞的多少与病变程度及预后无关。(三)血清学检查1.特异性IgM抗体特异性1gM抗体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到高峰,可作早期诊断用。2.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IgG抗体无早期诊断价值。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为阳性。3.血凝抑制试验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四)病原学检查1)病毒分离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不适用于临床诊断,可作回顾性诊断2)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体液六、并发症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七、诊断与鉴别诊断儿童,7、8、9月发病,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与中毒型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八、预后轻型和普通型大多可顺利恢复,重型和极重型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以上。九、治疗目前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十、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保护易感人群小结10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小结1、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2、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3、乙型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乙型脑炎的预后、治疗、预防。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2.特异性IgM的意义及应用有哪些?下次课预习内容艾滋病实施情况及分析良好
本文标题:7流行性乙型脑炎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2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