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镜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细菌(bacterium):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细菌是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狭义的细菌则专指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结构的细菌。L型细菌:是指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其合成被抑制后,在普通环境中不能生存,但在高渗环境下仍能存活的细胞壁缺陷的细菌。荚膜(capsule):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周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具有抗吞噬作用、抗细菌物质损伤、黏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鞭毛(flagellum):是附着在细菌表面、细长且呈波浪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与免疫性、致病性有关。菌毛(pilus):是从细菌表面伸出的、比鞭毛更细且短而直的、较硬的丝状物。与细菌运动无关,菌毛分为两种,一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与致病性有关;一种性菌毛,传递质粒,与细菌遗传物质传递与接合有关。芽孢(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下,细胞质浓缩在菌体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是灭菌指标。细菌生长曲线:描述细菌群体在整个培养期间的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代时:是指细菌生长繁殖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热原质(pyrogen):又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能引起人体或动物体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数是Gˉ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G+和少数G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endotoxim):是Gˉ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侵袭性酶:是某些细菌长生的有利于细菌侵入机体和在机体内扩散的酶类。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细菌素(bacteriocin):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抗菌作用的蛋白质。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是共价闭合环状的双联DNA分子。噬菌体(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能在易感的宿主菌内增殖并使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或温和性噬菌体(temperatephage):噬菌体感染宿主后不立即增殖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核酸中,并随之复制,且在宿主菌分裂时一起传代。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并整合入受体菌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接合(conjugation):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直接接触,遗传物质自供体菌转移入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方式。溶源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溶原性噬菌体的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是指将两种细菌经处理失去细胞壁而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正常菌群:是指定植在健康人或动物特定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不引起机体病理表现并能发挥有益作用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种群。毒血症(toxemia):是产外毒素的病原菌在感染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液,只有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并损害特定靶器官、组织所出现的特征性毒性症状。内毒血症(endotoxemia):是革兰阴性菌在宿主体内感染,使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菌血症(bacteremia):是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或极少量繁殖所引起的轻微症状。败血症(septicemia):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严重中毒症状。脓毒败血症(pyemia):多见于感染的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除引起原发感染外,还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它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并引起相应症状。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灭环境中或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杀灭或清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处理方法。防腐(antisepsis):是指抑制体外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指不含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asptictechnique):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操作领域的技术。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伤害,或避免危险生物因子污染环境、危害公众的综合措施。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并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chlamydiae):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有密切关系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actinomyces):是一类丝状、呈分枝状生长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感染的病灶组织和瘘管脓样物质中形成的菌落。肉眼可见为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呈菊花形。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的非细胞性微生物。病毒体(virion):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顿挫感染或流产感染(abortiveinfection):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有的宿主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致使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病毒本身的成分,或虽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成分却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的现象。真菌(fungus):是一类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以及生活浮生方式生存、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新微生物。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底下或免疫缺陷时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者,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而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楚,而仅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感染;一旦用药物清除了体内寄生虫,该免疫力也逐渐消失。变态:节肢动物由卵发育至成虫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的总和。夜现周期(nocturnalperiodicity):丝虫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昼少夜多的现象。滋养体:原虫生活史中能够运动、摄食的阶段。保虫宿主: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来源的受染脊椎动物。孳生地:昆虫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原虫:能够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会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主要是HA和NA的变异,有时变异幅度小,称为抗原性漂移引起小流行;有时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人们对新亚型病毒缺乏免疫力,易造成大的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大三阳)+--++急性感染趋向恢复者(小三阳)--++-既往感染恢复者--+--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者
本文标题:病原生物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3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