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超全完整版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关于神话:(一)定义: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二)特点:1、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2、情节: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3、意义: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三)产生条件:1、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2、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四)目的意义:1、为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意义和合理性,维系社会性上。2、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3、在劳动和生活中,积聚多而强烈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戏剧性属性,在对世界假想性把握中宣泄不安情绪。二、神话少且不系统的原因:时代久远,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除《山海经》等书中记载比较集中外,其余散见于各类书中,往往片段,有完整情节不多。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淮南子》)三、《山海经》(一)地位:最有神话学价值,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二)概说:1、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间,由不同时代巫觋、方士据流传材料编选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2、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含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资料。(三)神多于神话;有大量对山神形貌描述,往往是奇形怪状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形体特征,或含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海经、大荒经神话色彩最浓;虽是片断,不少故事已具清晰轮廓,有的甚至可得到完整故事和形象。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一、内容:(一)创世神话1、代表作:盘古故事2、意义:(1)宇宙卵生神话对阴阳太极观念有重要影响;(2)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反映对人类自身力量的信念;(3)暗喻人和自然对应关系;(4)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二)始祖神话:1、代表作:女娲故事。2、意义:(1)虚构人类产生;试图阐释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2)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塑造有奇异神通、慈爱、勤劳妇女形象。(3)各部族有自己始祖神话(商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始祖后稷),在情节或结构上多有相似之处,反映对祖先追念,民族自豪感。(三)洪水神话:1、国内外区别:(1)国外: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对人性的反省。(2)中国:看作自然灾害,揭示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2、代表作:鲧禹父子。3、意义:不辞辛劳、为民除害又充满智慧英雄形象;反映先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积累经验和智慧。(四)战争神话:1、代表作:黄帝炎帝故事,黄帝蚩尤故事。2、黄帝始祖形象,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五)发明创造神话:1、概念:人们把各类重大发明,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2、代表作:黄帝、后弈等。3、意义: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标志人类主体性突出;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有神异经历或本领,业绩在创造和征服。(六)其他神话:1、概念:显示人类英雄个性、勇气,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2、代表作:夸父和女娃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二、体现的精神意识:(一)忧患意识。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对现实苦难深刻体验,与奥林匹斯诸神享乐精神形成对比。(二)厚生爱民意识。对民众生命爱护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望。(三)反抗精神,对命运抗争。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神话思维与先民心智能力相联。先民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人和自然存在互渗关系,认为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和人进行神秘交往。一、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分开,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移到自然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表现:①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②设想了一些巨大的、初始的神灵。这种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二、具体、形象思维。三、伴随浓烈的情感体验。四、神话思维实际上是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必须借用具体物象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往往包含特定民族精神和深厚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五、神话和文学创作比较: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一、神话不完整的原因:(一)文人不重视。(二)神话历史化,即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通常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宋代罗泌《路史》是集大成之作。1、半人半兽神性形象被抹杀,难被纳入历史谱系,违背理性化原则。2、改造。即对神话歪曲解释,使其成为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3、神话的仙话化。仙话一般讲述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达到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二、影响:(一)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除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二)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情感体验地传承。第二章《诗经》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古代诗歌的萌芽。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概述和体制:(一)《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二)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约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三)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四)作者包括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五)包括公卿列士献诗,民间诗,周王朝乐官保存下的宗教宴飨中乐歌等。(六)按风、雅、颂分为三类,最初都是乐歌。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十五国风即地方土乐。豳风全是西周作品,其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2、“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乐调。雅分为大雅、小雅。(1)大雅31篇西周作品,大部作于西周初,小部作于西周末;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2)大雅作者,主要上层贵族;小雅作者,上层贵族、下层贵族、地位低微者。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每篇只一章;鲁颂4篇,作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商颂5篇,大约是商中后期作品,内容上可分两类:《那》、《烈祖》、《玄鸟》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长发》和《殷武》的祭祀意味不浓,可能是一种祝颂诗,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前三篇不分章,后二篇分章,风格近于“雅”,可能比前三篇晚出。(七)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今文鲁、齐、韩三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一、《诗经》内容反映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二、内容:(一)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歌。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作。如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业绩,反映了周开国历史。(二)我新石器晚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标志农业的初步发展。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如《七月》(风诗中最长)。(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内容燕飨诗,更多反映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天子宴群臣嘉宾。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关系是维系社会重要纽带,统治者重视用宗法关系加强统治,表现宗法观念和亲族温情;宴饮中的仪式,体现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赞美守礼关系,否定纵酒失德;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四)西周中叶特别西周末,出现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大雅《板》、《荡》,小雅《节南山》、《正月》等,反映厉王、幽王时的黑暗现实,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1、大雅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讽刺有节制,带更多规谏之意,又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哀;2、小雅怨刺诗作者,地位不高,不但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如《节南山》、《正月》。还有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如《巷伯》、《北山》。小雅中更多将笔锋指向在奸臣佞幸者,言辞激烈,情绪怨愤;3、国风中辛辣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国风中针对具体人、事而发讽刺诗,直接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如《陈风·株林》。(五)战争诗。1、正面描写天子、诸侯武功,表现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这类歌颂角度写的战争诗,不重描写战斗场面,而是表现军威声势,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使敌人不战而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2、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3、徭役诗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如《唐风·鸨羽》;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六)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1、反映男女爱情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周南·关睢》、《邶风·静女》。2、爱情遇挫的痛苦,如《齐风·南山》;爱情受阻挠时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愿望,如《鄘风·柏舟》。3、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如《周南·桃夭》。4、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如《邶风·绿衣》、《卫风·氓》和《邶风·谷风》。(七)其他。如《王风·黍离》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爱国之情。三、特点:(一)内容广泛,立足社会现实,无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神话。(二)祭祀、宴饮、农事是周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描写。(三)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其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其突出。大雅中的周族史诗,再现了周民族的发生发展史;大小雅中的怨刺诗,表现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进一步强化了反映现实的深度;国风中的作品,更多对生活侧面描述,表现诗人情感、个性和生活态度。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一、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一)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三者中,赋是基础。(二)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部分运用比手法,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以动作和事物比拟情感和独具特征的事物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超全完整版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4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