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教学案
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编制:戴国忠2013/10/10【考纲点击】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考点解读】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考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既反对反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二)哲学与方法论(1)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世界观,哲学是的统一。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2考点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本质和奥秘,哲学则是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的本质和的规律。(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两者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联系:①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②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总结:哲学的含义:①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是关于的学问,是的世界观;③哲学是和的统一;【易错点拨】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2、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3、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4、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5、哲学观是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6、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7、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8、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9、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0、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以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11、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即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__________;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________。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3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标准。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______。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__________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点二: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先有后有,决定。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形而上学性和__________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和,是我们的伟大思想武器。考点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意识物质。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易混易错点】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3、只有唯物主义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4、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观点是一样的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4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考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阶级基础三大工人武装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成熟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是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产生的意义: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1)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坚持从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第一次在的基础上实现了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的辩证法。(2)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的观点贯穿到,实现了的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坚持科学的观点,它全部理论都来自,又经过的反复检验。(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的科学、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考点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的理论,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比较:主要贡献备注三者关系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基本立场和活的灵魂: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三者是与时俱进而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易混易错点】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它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群众路线。4、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6、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7、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物质力量。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6【典例感悟】A组2010年高考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3、(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5、(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B组2009年高考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江苏省大港中学2014年高考高三政治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学案72.(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3.(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6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