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4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四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实验教材修订后教材一大数的认识一大数的认识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二角的度量二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三位数乘两位数三角的度量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三位数乘两位数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六统计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七条形统计七数学广角(优化统筹)八数学广角——优化八总复习九总复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2.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3.增加了将一个数写成扩展式的例题。用不同形式来认识数,也为中学学习科学记数法做一定铺垫。4.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5.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6.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六个。主要围绕:对一亿的感知、数的分级、非位置制计数方法、记数符号的来历、位置制计数方法、计算器特殊按键的介绍等进行,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充分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和十进制计数法的优势。7.新增了“整理和复习”。二、具体编排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数数,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数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数位、数级。例2:读整万的数。例3:读含两级的数;总结读法。例4:含两级的数的写法;总结写法。例5: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总结比较方法。例6: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例7: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数的产生:介绍古人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的产生、发展,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介绍生活中更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数位数序表由万级扩展到亿级数位,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读含三级的数;总结读法。例2:写含三级的数;总结写法。例3: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例4:把非整亿的数用“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例1: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例2:用计算器进行大数计算,探索规律。三、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对两个单位单独安排了例题,分别进行认识。2.通过操作并借助直观,让学生充分体会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二、具体编排例1:公顷。例2:平方千米。三、教学建议1.从生活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唤起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方法意识。3.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已认识的线段,引出直线、射线,介绍用符号如何表示,并借助手电筒、激光等光束体会射线。2.角的度量,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经历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用一个合适的角作为度量单位的过程,由此引出角的单位:把一个圆平分为360份,其中的1份就是角的单位,并介绍量角工具---量角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量角的过程就是要知道角包含多少个角的单位的过程。3.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量角和画角都结合图示,以填空的方式给出了具体步骤。4.平角、周角,从射线转动的角度进行认识。先介绍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再由此引出平角、周角。5.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主要利用画已知长度的线段、画给定度数的角的知识,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一方面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体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二、具体编排例1: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例2:角的分类例3:画指定度数的角。三、教学建议1.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恰当定位教学目标。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方法的适度提炼。3.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4.强调基本内容的掌握,适度拓展提升。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增加了对常用数量关系概括和总结的例题。单独安排了两个例题,分别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的例题进行概括、总结。2.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二、具体编排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例2: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例3:积的变化规律例4: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例5: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三、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平行与垂直在学生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上,分别进行认识。先认识平行,再认识垂直。并介绍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2.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增加了先让学生自己画的过程,他们的画法不一定规范,但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平行、垂直概念是否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图示,通过学生描述的方式给出了画的步骤,其中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出。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合并为一个例题。4.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主要利用画平行线、垂线的知识,画一个已知长、宽的长方形。5.编排了一些有趣的,活动性比较强的习题。如把两只铅笔绑在一起,先画一组平行线,再画一组平行线,由交叉部分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如将长方形、三角形随意交叉,看交叉部分的是什么形状。6.平行四边形、梯形各自安排一个例题编排,说明了什么是直角梯形。7.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从两方面来体会:一是拉动一个用吸管做成的四边形的对角,向相反方向拉来体会。二是通过用吸管摆平行四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但平行四边形不唯一。增加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二、具体编排平行与垂直:例1: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例2:画垂线例3:点到直线的距离例4:解决问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1、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例3:认识梯形的特征例4:四边形间的关系三、教学建议1.从整体把握平行与垂直的含义。2.抓住图形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3.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4.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教学的资源。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0,归结为表内除法;一种是想乘法算除法。原实验教材是先想乘算除,后去0;现在交换了两种方法的顺序。2.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通过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两种算法(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去掉了直观图,通过提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怎么办?引发学生想到:应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看直观图直接想120里有多少个30,涉及不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2.增加了例题或习题:①四舍、五入法试商,分开编排各自安排一个例题。四舍法试商分两个层次:不需要调商、需要调商。②灵活试商,保留原来的例题,但增加了灵活试商的习题,如,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8、9;再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商5。③将三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的两小题,分开编排各自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教学商是两位;一个教学商的末尾是0的。④商的变化规律增加了两个例题。一个是利用商不变规律,被除数、除数同时去0(同时乘或除一个数)没有余数的笔算;二是同时去0有余数,明确余数是几十,不是几。安排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的习题。3.通过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对比,以讨论、交流、填空的形式,出示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二、具体编排口算除法:例1:强调试商。例2:迁移算法。笔算除法:例1:整十数除两位数。例2:整十数除三位数商一位数。例3:“四舍”法试商。例4:“五入”法试商。例5:灵活试商。例6:商两位数。例7: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例8:商的变化规律。例9、例10: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三、教学建议1.充分借助现实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探究计算。2.及时概括计算方法,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根据《课标(2011版)》,第二学段开始学习条形图,此单元将原来一年级下册的条形图,二年级上、下册的以1代2、以1代5合并而成。2.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如教学条形图时,让学生把给出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再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3.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以1代多的必要性。如教学以1代2时,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在一格表示1和以1代2的条形图中选择一个进行表示,切身体会在数据比较大时,用以一代多的好处。同时后面的问题和习题,通过不时地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以1代1、以1代2或5等,知道以1代几,要根据具体数据来确定。4.注意承上启下。承上是注意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启下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一些知识不再作为正式内容进行教学,如横式条形图、第一格用锯齿形表示、分段统计等,在做一做或习题中出现进行介绍。二是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通过两个有联系的条形图的对比,使学生感觉到看两个图对比不是很方便,为以后学习复式条形图积累感性经验。5.所选素材尽量是现实的、贴近学生的、有趣的。如2012年8、9月北京的天气,学生喜欢的早餐、卡通形象,学生的睡眠时间、上学方式,动物的寿命等。6.注意开放性和灵活性。如让学生自选条形图表示数据,确定不同数据用以1代几的条形图表示;自选数据,自己确定以1代几表示数据等。二、具体编排例1: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例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例3: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三、教学建议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2.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4.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通过版式调整,突出层次。2.以提问的方式,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点。如,烙饼问题,一是增加了“为什么烙2张饼和烙1张饼都要用6分钟”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烙1张饼用6分钟是因为烙正反面时,锅都空出了1个位置,为只要每次锅都放两张饼,别空着打下伏笔。二是增加了烙3张饼,合理烙法的图示。三是安排了烙2、3、4、5、6……的表格。3.补充了习题。原来此单元没有习题,只有做一做。修订调整了做一做的习题,以便与例题更好的配合。并编排了相应的练习,第三课时的习题面更宽泛一些,包含了排除问题的习题。4.习题注意贴近生活。如烙饼问题,安排了一家三口一起玩游戏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安排了三个学生同时做两项检查,至少用多长时间;爸爸、妈妈开车外出办事,办这些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等习题。二、具体编排例1:沏茶问题。例2:烙饼问题。例3:田忌赛马。三、教学建议1.整体落实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感悟优化思想。2.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理解优化思想。3.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优化思想。第九单元总复习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抓住本质进行复习。如大数的认识,通过在数位顺序表中
本文标题:2014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7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