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生物复习试题9整理:吴保良1.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小体2.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D.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3.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①携带遗传信息②上面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mRNA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4.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请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5.2010年8月,一种名叫NDM-1的“超级细菌”已经蔓延全球各个大洲,对“超级细菌”的出现,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原因,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A.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加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使病菌中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增大C.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D.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6.为了解某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和遗传方式,兴趣小组拟对本校学生及其家庭进行调查,指导老师建议的调查步骤有:①设计调查方案;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③确定调查内容;④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活动的合理流程为2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7.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0项B.1项C.2项D.3项8.下面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9.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C.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0.为了研究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香烟浸出液,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更便于观察B.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已加倍,但形态都不同C.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含有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11.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渗透压①处的下降、③处的上升1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适量于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3.右图表示以新鲜洋葱鳞茎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时间1表示用a、b、c、d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时间2)多次处理洋葱表皮,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曲线,则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A.清水、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0.5g/mL蔗糖溶液B.清水、0.3g/mL尿素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C.清水、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D.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14.OMP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有研究表明奶粉中过量添加OMP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一些奶粉生产商在奶粉中添加“OMP”并夸大其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MP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和胰岛素一样,OMP通过注射和口服都能发挥作用C.OMP使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变因子D.OMP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其调节方式也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15.右图表示某动物(二倍体)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A.A位于①上,a则可能位于⑤上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1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A、Aa表现型相同),假定每株玉米结的子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A.1:4B.5:11C.1:2D.7:917.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天后将其与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从切除甲状腺5天后开始,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5天后再观察,发现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A.既不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老鼠B.给老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天后再移植甲状腺C.给切除甲状腺5天后的老鼠,只注射与甲状腺激素溶液等量的溶剂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做完切除手术的老鼠体内18.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髙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C.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419.(13分)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1)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F2性状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的。(3)兔子白细胞核的形态有正常、异常、极度病变三种表现型,这种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异常的表现是白细胞核异形,但不影响生活力;极度病变会导致死亡。为探究皮下脂肪颜色与白细胞核的形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实验人员做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注:杂交后代的每种表现型中雌、雄比例均约为1:1①杂交组合I中白脂、异常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杂交组合Ⅱ中白脂、异常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②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的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③杂交组合Ⅱ的子代中白脂、异常雌性和黄脂、异常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理论上出现黄脂、异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子代中极度病变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理论值,是因为部分个体的死亡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20.(10分)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1)由右表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2)从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即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3)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5用外,请写出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另外两个方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分)图l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1)根据图l,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_________点。(2)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经济鱼类的能量来源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若该经济鱼获取4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KJ。(4)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湖泊中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的现象。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22.(10分)右图示甲、乙两种作物最适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与乙比较,A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与甲比较,乙更适于生长在___________环境中。(2)经多次取等量甲、乙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到甲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1、2条色素带宽度与乙相当、而第3、4条色素带宽度则明显较小。相对于乙而言,甲吸收的__________色的光较少。(3)土壤中镁含量减少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原因是。(4)为了延长作物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洒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23.(12分)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9:3:3:1【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无突变、致死现象等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
本文标题:生物复习试题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