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2014物业管理师考试《综合能力》章节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是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他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A.个人需求B.群体购买量C.市场需求D.客户需求量2.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需求量()供给量。A.小于B.等于C.大于D.与之无关3.生产规模是指一定量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取的()。A.实时产出量B.平均产出量C.最大产出量D.计划产出量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可变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A.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减少B.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减少C.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减少D.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多5.平均产量指每单位()平均生产的产量。A.固定要素B.产品存量C.可变要素D.固定资产6.()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A.市场需求B.个人需求C.社会需求D.总体需求7.西方经济学一般将生产中各种资源投入概括为劳动、土地、资本以及管理者才能等,统称为()。A.生产资源B.生产要素C.生产条件D,资源要素8.边际产量指()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A.劳动力B.资本C.可变D.固定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曲线上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A.等产量B.需求C.最大产量D.供给10.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变化的情况。人们经过考察发现,规模报酬存在()三个阶段。A.递减、不变和递增B.递增、不变和递减C.递增、递减和不变D.不变、递增和递减11.()是指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原因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A.内在经济B.内在不经济C.外在经济D.外在不经济12.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它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经济成本)的差额。A.正常利润B.经济利润C.超额利润D.最大利润13.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机制并非总是有效的,对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为()。A.市场失灵B.社会失灵C.价格失灵D.需求失灵14.()是指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A.正选择B.逆选择C.市场失灵D.内在不经济15.()是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人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它分为有利与有害的两种。A.外部性B.外在性C.市场失灵D.内在不经济参考答案:1.A2.B3.C4.B5.C6.A7.B8.C9.A10.B11.A12.B13.A14.B15.A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运用多项选择题1.以下描述市场需求的表达中,正确的有:()。A.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B.凡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市场需求C.市场需求曲线和个人需求曲线形状相同,都是向左上方倾斜的D.市场需求受消费者人数多寡的影响2.单个厂商的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A.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B.厂商的技术状况C.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D.该时期国民经济状况3.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A.公平竞争的存在B.非对称信息C.外部性D.公共产品4.个人对商品的需求需要具备()的条件。A.个人购买意愿B.所购买的商品有使用价值C.个人具有支付能力D.个人有稳定的收入5.关于需求弹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所引起的价格变动的程度B.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C.价格是自变量D.需求量是因变量6.决定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因素有:()。A.企业管理机构庞杂,管理效率低下B.生产规模过大产生对生产要素的过度需求C.刺激要素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D.销售费用的增加7.以下选项中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A.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B.时间的长短C.商品本身用途的多用性D.商品的耐用程度8.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人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下列属于外部性的主要应对措施的是:()。A.政府干预B.明确所有权C.企业合并D.成本管理参考答案:1.ABD2.ABC3.BCD4.AC5.BCD6.ABCD7.ABCD8.ABC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小陈需要招募若干志愿者帮忙开展有关培训工作。报名者中有位小李是基督教徒,有人反对让他参加这项工作。小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还是让王先生参加志愿者工作。A.不批判B.保密C.接纳D.尊重2.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守信”指的是()。A.社会工作者应当坚持利他原则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B.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变革C.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要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D.社会工作者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3.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服务对象的个人尊严和价值B.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C.社会公正原则D.诚信原则4.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服务大众”指的是()。A.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B.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变革C.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D.社会工作者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5.“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是社会工作者对()的伦理责任。A.服务机构B.同事C.全社会D.社会工作专业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注重个别化B.强调保密C.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D.工作者的权威与机构的效益7.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训练,知道什么是最佳服务方法,无需向服务对象说明B.社会工作者如果认为披露服务对象隐私有助服务工作的话,可以不必事先取得服务对象同意C.社会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对服务对象的信息保密D.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作决定,社会工作者不必恪守服务对象自决原则8.社会工作者小宋在接待一名听力有问题的老人时,由于事先没有了解到老人的听力问题,因此在与老人的沟通中声音太小,老人很生气,此时,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小宋不仅要道歉而且还要向老人提供服务。A.同情B.保密C.接纳D.尊重与包容9.小徐是某中学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小李提供个案服务。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责任来看,小徐可以将个案服务的记录用于()。A.与自己的督导交流B.与其他机构同行交流C.与自己的家人交流D.在发表文章时引用10.班主任发现小高多次偷同学的东西,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适当的是()。A.告诉小高的同学B.告诉小高的家长C.分析小高行为的成因D.批评小高的行为11.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是()。A.《社会保障法案》B.《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法》C.《济贫法》D.《新救济法》12.某社会工作机构十分重视员工的专业工作能力,除了定期开办培训班提升知识水平外,还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出国深造,这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A.服务大众B.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C.践行社会公正D.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13.艾滋病患者和生理残疾者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社会歧视和基本生活能力欠缺。帮助他们康复或改善环境,并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社会歧视,维护其正当权益,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是()。A.认可B.尊重C.保密D.个别化14.李兰在校学习成绩很好,很受老师重视,在父母眼中是好孩子。但是,最近老师发现她经常无故旷课或寻找各种理由请假,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于是向学校社会工作者求助。在与李兰的交流中得知,她想买一部电脑,但是不敢向父母说,便自己到某店去做兼职,不去上课的时间她都是在店里卖东西,她央求不要将此事告知老师和家长。此时,社会工作者遇到的难题是()。A.保密问题B.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C.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D.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15.长期以来李某与丈夫感情不和,但由于孩子尚小,为了不影响其成长,双方勉强维持着婚姻。但是最近,李某发现丈夫有了外遇,于是提出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她可以在离婚时分得更多财产,但其丈夫反对离婚,理由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他们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上述情况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难题是()。A.保密问题B.情理法问题C.自我决定原则和家长制D.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16.社会工作者小李为癌症晚期的张阿姨提供服务有三年了,双方建立了高度信任的习系。张阿姨把小李当做自己亲身闺女看待,有很多没有跟儿女提起的事情,都会跟小李说。有一天,小李在与张阿姨的谈话中得知她有数额不小的银行存款,但又不愿意留给子女。面对这种情况,小李应当()A.告知张阿姨的家人B.根据保护隐私原则,为张阿姨保守秘密C.与张阿姨面谈,了解她目前的苦恼和生活状况D.劝说张阿姨将存款转给自己的孩子17.李某与丈夫结婚13年,育有两儿一女。19结婚以来,其丈夫暴躁的脾气始终未改变,经常对李某拳脚相加,李某想过离婚,但是一看到可爱的儿女,她又动摇了。然而,越感觉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住丈夫的暴打,该不该离婚,李某自己也拿不定注意。于是,她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给她拿主意。接待李某的社会工作者在听完李某的陈述后,分析其个人及其家庭的处境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但并没有明确告知李某该不该离婚。这里社会工作者严格遵循了()。A.尊重原则B.个别化原则C.自决原则D.非批判原则参考答案:1.[答案]C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专业服务过稠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2.[答案]D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分享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然而,社会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帮助有困难或需要的个体和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生活和发展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社会功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还要致力于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平等和公正。社会工作的实践是既注重个人的需要与服务,也关注社会层面的改革与政策变革,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在帮助个人和实现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努力促进人类、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和谐。3.[答案]B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主要包括保密问题、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价值加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自我决定原则和家族制之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这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4.[答案]A服务大众是指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5.[答案]B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基本包括下列几方面: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
本文标题:2014物业管理师考试《综合能力》章节练习题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9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