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1讲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厦门模拟)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2.对下图所示区域集团组织的理解,正确的是()A.以官方论坛作为其运作方式B.是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C.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目标D.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3.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东南亚国家联盟4.(2012·南京盐城模拟)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5.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6.(2013·福建四地模拟)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7.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基本上还是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②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④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8.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9.(2013·福州模拟)21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欧债五国”(指主权债务危机的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爱尔兰。如图1)、“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如图2)。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A.全球化进入新阶段B.区域集团化扩大C.发展不平衡性加强D.多极化格局确立10.刘金源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一文中指出:“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材料表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反对全球化主要是为了()A.保护民族经济B.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C.反对文化交流D.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11.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12.(2013·莆田模拟)2012年1月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D.动荡局势的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材料三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美]《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和原因。(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这一说法?这种“虚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3)综合上述材料,阐述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二1990-1999年跨国公司兼并金额及年增长率项目金额(亿美元)年增长率(%)1990年1999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1999年1998年1999年跨国兼并1506720126.423.346.974.435.4材料三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材料四芝加哥环球事务理事会和马里兰大学下属的环球民意在2007年联合展开了一项“各国民众对全球化看法”的调查。调查显示,虽然很多人支持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他们也担心,贸易会损害环境,威胁就业机会。中国和韩国受访的民众当中,各有将近90%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从总体上讲是好事。但是在美国,只有60%的受访者这样认为,法国的比例更低,对经济全球化持有积极看法的人只有40%多一点。——新华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据材料二分析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特点。(6分)(2)据材料三概括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特点。(6分)(3)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担心全球化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尤其是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为此,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辉煌。欧共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故B正确。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理解。图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标志,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而A是亚太经合组织,B是欧盟,C是世界贸易组织。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亚太经合组织从地域来看,属于亚太地区;从成员来看,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故B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有北美三国;欧洲联盟成员只是在欧洲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组织。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分析表格信息与备选项的关系。备选项表述正确,但与表格信息无关的,不能选。【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故A有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故B有误。D本身观点正确,但不能从表格中反映出来。表格数据反映了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5.【解析】选C。针对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稀土贸易纠纷,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协调、组织当事双方,以缓和贸易纠纷。A、B、D的做法均不是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对待国际贸易摩擦的正确做法。6.【解析】选D。从材料中看,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7.【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国加入世贸后,并非“国门大敞”,而是有限制和保护,有一定的过渡时期,而且是利大于弊,故①②有误。③④是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正确评价。8.【解析】选D。材料中峰会的大量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各国联系日益密切、需要各国合作、加强磋商的产物,故反映的实质是D。【误区警示】本题很容易错选C,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反映的不是多极化格局,抓住“本质”一词的理解。9.【解析】选C。当今世界同时存在着债务国和金砖国,显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断加强,故选C。10.【解析】选D。材料中“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从反面说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以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为由反对全球化。A、B、C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故选D。11.【解析】选B。龙应台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找到“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并强调“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实质是主张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融入全球化。12.【解析】选C。材料强调了“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体现了随着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故本题选C。A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D与题干无关。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美国的意图及跨国公司的因素等。第(2)题注意从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这一角度去理解。第(3)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时一方
本文标题: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1讲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