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2
1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0分。第I卷一、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4.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2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第II卷29.(18分)据图回答问题:Ⅰ、图1中,①~④表示化学反应,A~F代表化学物质。请用序号或字母回答:⑴在类囊体进行的反应是:。⑵在碳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为碳反应提供能量的是。3Ⅱ、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pH值和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绿藻细胞悬浮中溶解氧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2分析:⑴在图2中乙处光照开始后的两分钟内,净光合速率为/分。⑵光照开始2分钟后,溶解氧浓度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是⑶在丙处添加2CO,短时间内绿藻叶绿体基质中浓度明显减少的物质是(35C/C)。⑷若在图2中丁处停止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⑸在缺镁培养液中悬浮培养的绿藻颜色明显发黄。将其滤出后充分研磨,用提取其中的色素,通过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并将实验结果与正确的绿藻色素分离结果进行对比,可观察到滤纸上(二)肺牵张反射式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内,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430.(14分)下图是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清除病毒的过程。请回答有关的问题⑴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免疫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通过一系列调节过程使有关内分泌腺分泌的_____和_______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___________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后,效应B细胞内____________(结构)合成的抗体增加,从而增强免疫效应。⑵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多喝水后血浆渗透压______,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调节,垂体释放的________减少,使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外。31.(18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性鼠能正常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5(二)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病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____6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答案(生物)B2、B3、C4、C5、D29、Ⅰ、(1)123(2)D;EⅡ、(1)10(2)密闭空间内,CO2的量有限,暗反应影响了光反应的进行,产氧减少(3)C5(4)e(5)与正常相比少了下方的两条蓝绿色和黄绿色的色素带30.⑴免疫器官细胞;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汗腺、皮肤毛细血管;核糖体⑵下降;抗利尿激素;肾脏(肾小管、集合管)31(一)(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毛色正常(1)同一(2)群落(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
本文标题:2014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