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5届高考复习宋元时期练习
宋元时期练习(公元10C——公元14C)1、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3、“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太祖”是指A.汉太祖刘邦B.宋太祖赵匡胤C.元太祖铁木真D.明太祖朱元璋4、(宋)“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一官职应是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5、《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①宋世界贸易中心②《宋会要》记载基本属实③宋金属货币在当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④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这说明宋朝设置“西戎茶马之市”主要是为了A.帮助边地少数民族B.为民众换取马匹C.发展边疆贸易D.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7、“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8、宋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主要原因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9.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的是A.魏晋志怪小说B.宋词C.宋代话本D.元曲10、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①文人山水画兴起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③理学兴起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12、两位士族出身的文人,回忆了时代和家族出路。甲文人虽然看到战乱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弟想要出仕为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乙文人对于士人家族的前途同样感到渺茫,但他所处的时代,官员们几乎不可能为其后代子孙的仕途提供庇护。请问,甲、乙两位文人最可能分属于哪一朝代?A.秦朝、唐朝B.元朝、清朝C.魏晋、宋朝D.汉朝、唐朝13、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4、材料一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2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三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1)根据图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10分)(2)根据图2,概括古代书院发展主要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一变化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8分)【答案】(1)宋代和明代。(4分)思想条件——理学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形成;(2分)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明代资本主义萌芽;(2分)科技因素——活字印刷的发明(宋代泥活字、明代铜活字)。(2分)(2)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2分)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2分)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4分)(3)差异:古代书院-儒家道德规范。(2分,写到儒家学说、宋明理学等也可给分)近代书院-传统儒家思想与近代新式学科相结合。(2分)原因:宁波在明清时期受到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的影响较深。(2分)宁波在近代是第一批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2分)23、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0.(2013·山东淄博一模·9)“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C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8.(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5)《通考》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文中的“太祖”是指()BA.汉太祖刘邦B.宋太祖赵匡胤C.元太祖铁木真D.明太祖朱元璋13.(2013·河南郑州二模·26)(宋)“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一官职应是D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4.(2013·四川广安二模·2)清《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右图)……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过于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因民间交子铺户印制杂乱、无法兑现及诈伪问题,“争讼数起”,于是益州知州张咏指定专由16户富商特许经营,严禁民间私造。宋仁宗时,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使之成为官方货币。材料反映出当时()CA.宋代地方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B.当地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民间纠纷11.(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7)《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D①宋代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②《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③宋代金属货币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④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B.18.(2013·湖南株洲一模·5)明谢肇制认为:“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这说明宋朝设置“西戎茶马之市”主要是为了()DC.A.助边地少数民族解毒B.为民众换取马匹运茶D.C.促进边疆贸易的发展D.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18.(2013·湖南永州一模·2)“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C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18.(2013·湖南邵阳一模·2)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4.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的是CA.魏晋志怪小说B.宋词C.宋代话本D.元曲13.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A①文人山水画兴起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③理学兴起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C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16.两位士族出身的文人,回忆了时代和家族出路。甲文人虽然看到战乱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弟想要出仕为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乙文人对于士人家族的前途同样感到渺茫,但他所处的时代,官员们几乎不可能为其后代子孙的仕途提供庇护。请问,甲、乙两位文人最可能分属于哪一朝代?A.秦朝、唐朝B.元朝、清朝C.魏晋、宋朝D.汉朝、唐朝17.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A.汉代匈奴侵入山西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宋代西夏人寇陕西D.明代蒙古入侵河套材料一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答案】(1)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的思想(3分),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2分)宋代: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3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30.(2013·浙江宁波二模·38)(26分)书院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思想家的讲学之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2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材料三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唐晓明《晚清浙江书院教育的变革与传承》(1)根据材料一38题图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10分)(2)根据材料一38题图2,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8分)【答案】(1)宋代和明代。(4分)思想条件——理学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形成;(2分)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明代资本主义萌芽;(2分)科技因素——活字印刷的发明(宋代泥活字、明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复习宋元时期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6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