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
1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级别:市级立项等级:青年专项课题课题主持人:王春明课题组成员:李凌虹、刘铁柱、庞亚君、樊纪元单位:张家口市第四中学地址: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时间:2005年10月31日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王春明1课题由来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是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而探究始发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2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审视传统的生物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只重视教师提问,而忽视学生提问。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不敢问、不会问、没的问、不会问,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鉴于上述现实,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2理论基础鲁宾斯坦心理学派认为:人的思维本质特征之一是思维的问题性;思维起始于问题,是能动过程,是以创新为核心,是思维着的主体的活动;思维产生于问题情景,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他们的“问题教学”理论强调,真正意义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的知识模式开始,而是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识需要,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3研究目的一从理论上深入探索提问能力的结构组成、内涵外延和制约因素,以及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的规则、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探讨提问能力与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二从实践中重点研究全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可操作性策略,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激发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培养提问能力的方法策略、提高提问能力的活动策略以及提问能力高低的评价策略等,为生物教学实践提供比较全面、系统、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4研究方法(1)调查测评,前后对照;(2)学习研讨,理论探索;(3)改革教学,渗透学法;(4)开展活动,加强探究;(5)分析总结,完善评价。5研究过程与主要内容该课题研究历时五年(2001.9——2005.9),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过程与主要内容如下。5.1前期调查准备阶段(2001.9——2002.8)35.1.1我们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测评,对教师的思想认识进行了座谈沟通。我们发现当前生物教学中的现状是:①重教师提问,轻学生提问。95%以上的提问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②调查数据(见下表)显示:从初一到高三,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年龄越小,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评价越高;高年级学生既缺少问题,又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课堂上经常主动向教师提问42.8%35.5%27.3%23.9%15.7%9.3%遇到问题时自己总能找到解决方法68.2%65.2%61.8%58.6%57.4%55.1%③学生不敢问、不爱问、没的问、不会问。80%以上的学生因为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更多的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比较肤浅,没有深度,而且很少有人去独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分地依赖教师。5.1.2我们学习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进行了研讨。我们认识到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观察、实验、发问、探究的一种学习能力,它是以观察实验为起端,以提问为轴心,以探究为中继点的自主学习策略。5.1.3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选择适当的提问方法,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2中期实验研究阶段(2002.9——2005.2)5.2.1我们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制约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提问的动机、提问的氛围、提问的方法和提问的内容等四方面直接决定着提问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学生提问能力存在四个制约因素,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乃至创新能力有现实指导意义。(1)好奇心理是学生提问的原动力。许多心理学家,尤其是认知派的心理学家都强调内在动机的作用。他们的研究表明:增强个体与单调环境的接触,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能动地探索环境,搜集信息,并试图将信息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且,个体从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得到的信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就会意识到差异和矛盾,形成好奇心,并改正不和谐的活动。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学生提问的原动力。好奇心虽然是先天性4的,但是可以被后天所培养,同时也可以被后天所抑制。心理学家的研究启示我们,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在一定的时间、适当的情境中得到激发,才能喷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和家长需要对此倾注人文关怀和提供外部环境。(2)课堂民主是学生提问的释放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性思维。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度民主的、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缺乏民主、气氛沉闷、情绪压抑,不利于学生潜在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挖掘和开发。知识不是不可以被质询的,教师不是不可以被反驳的,经典不是不可以逾越的,这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和共识。(3)认知冲突是学生提问的起爆剂。皮亚杰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促使个体从事智力活动。教师如果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就会激起其惊奇感、好奇心,从而提出问题,并促使个体努力去理解新观点,学习新知识。认知冲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事物,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发生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另一种是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与解决新事物,当已有的知识又够不着时,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认知冲突是学生提问的起爆剂。(4)方法指导是学生提问的脚手架。学生能否提问还涉及一个方法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具体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尤其是要使学生明白怎样问?问什么?这好象给学生提问搭建了一副“脚手架”。脚手架是一种可调节的、暂时的教学支持性结构,它能为学生提供当前学习情境中所需要的概念框架,以便让学生沿着这些框架向上攀登。5.2.2我们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入探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策略。总结概括出了三个策略:动机激励策略,使学生乐于提问;启发诱思策略,使学生学会提问;过程探索策略,使学生善于提问。并且发现不同策略之间是有交叉关系的,尤其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需要互相揉合,综合运用。(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通过几年的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和生物教学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帮助5制定探究计划——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质疑升华问题”,并推出了多节研究课,如《探究骨的成分》和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汇报课。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节内容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相关材料用具,并进行一些演示实验,但没有说出结论,而是启发学生很自然发现并提出了问题“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鼓励学生根据所见、所知和所想,大胆作出各种假设,如可能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然后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完善的探究计划,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相关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食物中还有哪些营养成分,怎样探究等。(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于提问。实践中,我们首先通过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诱发好奇心和趣味感。通过好奇有趣引导观察思考,通过观察思考激发问题意识。其次,创造参与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随着兴趣的增强,许多问题也就容易被发现和提出。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多关注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生物学问题,深化学习兴趣,调动探索求知的高度热情。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既拓展了课内知识,找到了一些平时问题的答案,又可能激发更深层次的探索兴趣,涌现出更多的新问题。只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欢迎提问,学生就始终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自然就乐于观察、思考和提问。(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学中,我们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建立新型民主、互动、共学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竞争、不盲从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所不知”、充满矛盾和疑问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无限的想象力,鼓励向老师、向课本、向标准答案说不,大胆质疑,深入思疑,敢于创新。例如在进行“蒸腾作用”内容教学时,我们选择多种教学媒体,创设充满问题的课堂氛围,进行探究式教学。首先,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仔细观察,质疑问难和思考讨论,从而总结出了蒸腾作用的概念。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演示,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蒸腾作用的全过程,还提出了气孔是怎么开闭的,水为什么从低向高流等问题。然后,教师演示自制教具,学生也可以动手实践,突破保卫细胞通过吸水膨胀和失水缩小来调节气孔的开放与闭合这一难点内容。最后,补充出示关于蒸腾作用意义的有关资料,学生自然就要发问99%的水分都蒸腾掉了,不浪费吗?蒸腾拉力到底有多大呢?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呢?……学生始终处于6这样浓厚的问题氛围中,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如何提问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三)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策略总的原则: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观察现象中,教会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研究问题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问能力的关键当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之后,质疑问难不能只停留在幼稚肤浅的水平,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提问能力的水平。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①深入思考中找问题。例如在学习“骨的成分和特性”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一问“是什么”,即骨的物质成分是什么?骨的物理特性是什么?二问“为什么”,即骨的物理特性与其组成成分有什么关系?三问“怎么用”,如体操运动员为什么都是青少年而没有老年人?四问“不这样可以吗”,如提高盐酸浓度,缩短骨脱钙的时间等。②比较过程中找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事实与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讲解与课本、课外资料的对照中发现问题。③推理过程中找问题。例如在完成光合作用实验后,有学生就问:是不是植物在有光有二氧化碳时就能制造淀粉呢?在知道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后,也会问:花会不会在光下制造淀粉呢?④发散思维中找问题。例如在光合作用实验中,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而不放在水中煮?淀粉在植物中有何作用?老鼠和植物放在一个瓶子里会很快死亡吗?等等。⑤联系实际找问题。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时,提出怎样合理施肥和灌溉等问题;在学习食物和营养时,提出怎样科学地安排自己和家庭的饮食等问题;在学习传染病时,提出怎么预防艾滋病等问题;等等。7⑥关注重大生物学问题而发问。例如,组织学生阅读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资料,学生自然就要问什么是人类基因组?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人类与动物的基因有什么区别?基因武器是怎么回事?等等。⑦多提能够实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小的简单的问题入手,从身边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入手,
本文标题: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