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北方民族大融合
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内容标准】(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内容标准】(1)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一、选择题1.(2015·江苏扬州·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答案】C2.(2015·江苏泰州·32)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答案】A3.(2015·山东德州·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女真族【答案】B4.(2015·四川乐山·15)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A.商朝、秦朝、三国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答案】A5.(2015·山西省·1)山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北宋与辽的战和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6.(2015·甘肃武威·1)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昭君出塞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达赖、班禅【答案】B7.(2015·湖南长沙·15)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答案】D8.(2015·福建龙岩·2)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答案】B9.(2015·山东济宁六三制·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答案】A9.(2015·山东济南·2)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答案】C10.(2015·湖南株洲·3)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B11.(2015·内蒙古赤峰·2)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其内容属于()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C12.(2015·广东茂名·3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13.(2015·山东潍坊·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经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答案】B二、非选择题14.(2015·江苏南京·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请回答:(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5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4分)(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分)【答案】26.(1)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5分)(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4分)(3)追求大一统。(1分)15.(2015·江西省·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材料一如下图(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1分)图二所示被迫迁移的是一些什么人?(1分)(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分)材料二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达、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据材料三,说说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分)【答案】17.(6分)(1)北方战乱;(1分)非洲黑人。(或“非洲人、黑奴、奴隶”,1分)(2)为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2分)(3)由农村流向城市。(或“由农村、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意思相近即可,2分)16.(2015·河南省·21)(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材料二(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3分)(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1分)(3)要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1分)【答案】21.(5分)(1)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1分,答案必须体现变化。)西汉;(1分)东汉。(1分)(2)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1分)(3)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7.(2015·广西桂林·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1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答案】16.(1)秦始皇(1分)。目的:抵御匈奴(1分)。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2分)。(2)匈奴、鲜卑、羯、氏、羌(任写两个即可,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3)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2分)。18.(2015·湖南衡阳·27)(12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改革】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于始皇,遂并天下。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分)(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近代改革】材料三右图(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现代改革】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家长看得见的辅导|免费试听,满意再学|100%一线在职教师——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有何意义?(2分)【答案】(1)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2分。答对一项记1分)(2)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2分)(3)相同: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4)表现: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改革封建军制,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3分。答对一项记1分)(5)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21.(2015·广东梅州·16)(6分)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扬《中国人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
本文标题: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北方民族大融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8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