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2016高三一轮复习工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地域形成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1~2题。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消费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A.商贸中心B.机场C.火车站D.港口AD实例探究1考点一工业生产区位因素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据此完成5~6题。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消费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A.商贸中心B.机场C.火车站D.港口DD知识迁移(2015·新课标Ⅱ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变式训练(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美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法国解析:(1)由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2)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四国距离M国最近的是法国,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以上四个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法国,故答案选D。答案:(1)B(2)D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名师点睛本题组以我国和摩洛哥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商业区位条件分析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说明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小题注意结合经纬度、海陆轮廓进行空间定位,确定M国是摩洛哥,考虑降低运费首先应销往距离最近的法国。考点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产业转移(2015·北京卷)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发展,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实例探究2解析: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造船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金,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答案:(1)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名师点睛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三种目的去分析: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三是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分析,主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成本中,投入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主导因素,降低主导因素的成本,是工业区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工业发展,往往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源枯竭、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优势丧失。然后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到达升级转型。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有()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C.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也是工业集聚形式之一D.体积小、重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实例探究3(2)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解析第(1)题,有色冶金工业耗能多,一般在火电站或水电站的附近集聚;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在港口或铁路枢纽附近集聚;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是工业分散形式之一;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一般是分散布局。第(2)题,工业集聚导致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有自发形成的,也有规划建设形成的。只有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其内部工业联系才较为复杂,占地广,生产规模大,往往发展形成工业城市。答案(1)A(2)C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和技能,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和提升,生产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下图为2010年我国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分布图。考点三工业地域的形成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各省市区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从科技、市场、政策角度分析:西安、成都地处大西北和大西南区域中心,消费市场广阔;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从而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1)据图说出我国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2)简要分析西安、成都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各省市区均有分布;(2分)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丰富;(2分)地处大西北和大西南区域中心,消费市场广阔;(2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材料二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的分析中可知,东莞的电子企业主要为制造业。结合材料三的叙述,可以总结出这里在全球化中的功能是世界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第(2)题,中关村与东莞相比,由于靠近我国很多名牌大学及重点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依托这种优势,进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等高端工作。第(3)题,从工业区位因素方面来分析东莞的工业发展优势条件,如土地成本低、劳动力丰富、交通方便、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广阔等。这些优势条件就是吸引跨国公司在这里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答案(1)生产基地(2)高端产品或新产品开发和研究(3)濒临香港,交通便利;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2015·安徽卷)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5—5108中部352—01西部31130—0东北19001—(1)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2)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1)认真分析表格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出数较少,且主要向中、西部地区迁移,而不是向东北地区迁移,故A错;从迁入数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迁入数量最多,说明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B正确;净迁出量等于迁出数减去迁入数,中部5-3=2,西部为11-3=8,东北为9-1=8,所以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小,C错;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东部,D错。(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部为净迁入最多的地区,而中、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是主要的净迁出区,影响布局的因素应当从东部发展的优势考虑。东部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捷,信息获取快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等,故C正确。答案:(1)B(2)C考点定位:考查产业转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的表格数据为材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对表格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属于基础题,或者说送分题,把表格中数据看明白,注意四大区域间的迁入和迁出的关系,就能轻松得出答案,要求学生复习,对于表格数据类试题,学会多从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去思考,找出其中之间的联系。第2问,企业总部布局的区位条件,结合题干“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的提示,可以推出需要从交通、信息和政策等方面考虑。考点三工业地域的形成(2015·上海卷)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回答问题。(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解析:(1)从时空分布来看我国石油生产,主要是对在图示时间内,石油生产的变化及地区间的差异。1999年:石油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2009年: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2)油田资源进入中晚期,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该区域石油进口量增加。图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地区为东北地区。由图可见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来弥补储量不足所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确已进入中晚期。(3)通过各地石油生产量相加得到的数据和各地石油进口量相加得到的数据,两数据进行对比可知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华东、华南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这与华东、华南石油生产量小,两区经济发达,石油消费量大,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有关。答案:(1)1999年:石油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2009年: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2)由图可见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弥补储量不足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
本文标题:2016高三一轮复习工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地域形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