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高中生物综合素质测评新人教版选修3
1选修三综合素质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常以动物细胞为受体细胞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载体DNAD.为培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噬菌体、质粒、动植物病毒等;在目的基因与运载结合前,应当首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得到有相同黏性末端的切口,便于结合;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既可以是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2.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①种子的萌发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⑤DNA探针的使用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⑤⑥[答案]A[解析]种子的萌发和细菌的二分裂都有DNA的复制、转录过程,病毒的增殖过程有DNA或RNA的复制过程,三者都有碱基互补配对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DNA探针的使用也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包装和运输,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3.(2015·雅安检测)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2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D.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A与U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40%[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反转录、DNA的复制、变性、复性和延伸。①过程由逆转录酶催化完成,选项A错;④过程表示当温度降至55~60℃时,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上,故选项B正确。②表示DNA的复制,需在常温条件下完成;⑤表示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需在70~75℃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但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选项C错;在DNA分子中有T无U,故选项D错。4.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有所区别,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另外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不能得到杂种个体。5.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答案]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6.利用下列细胞工程技术培养出的新个体中,只具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①植物组织培养②细胞融合③动物胚胎移植④克隆技术A.①②B.②③3C.①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操作。植物组织培养是由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个体,属无性生殖,因而新个体只有一种亲本的遗传性状。细胞融合是由两个细胞融合到一起,融合后的细胞同时具有原来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动物胚胎移植本质仍是有性生殖,只不过是当受精卵卵裂到一定阶段后找一个代孕场所,故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克隆技术是指把一细胞的细胞核分离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去核的卵细胞中,发育形成的新个体的基因主要来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另外有少数基因来自受体细胞细胞质中的DNA。7.(2015·徐州检测)下列关于精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子的发生从初情期开始B.它与卵细胞的受精发生在子宫内C.精细胞变形为精子时保留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D.精细胞形成为精子时细胞内的原生质滴最后脱落[答案]B[解析]受精作用的场所为输卵管。8.(2015·东莞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伦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科学的发展必须接受生物伦理的规范和制约B.实施生命科学研究必须遵循:自主、不伤害、善行和公正的原则C.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就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D.对于生物技术应科学地控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答案]C[解析]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并不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生物技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进行控制,并合理地利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9.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使有驱蚊作用的香茅醛随着天竺葵的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下面有关培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PEG作为诱导剂B.形成的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由杂种细胞→杂种植株,要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B[解析]愈伤组织中无叶绿体,需利用现成有机物。10.(2015·济宁检测)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4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是运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恢复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答案]B[解析]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1+1>2”的效果,故运用了系统整体性原理。11.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答案]C[解析]甲、乙两种植株是不同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完成杂交,因此不可能利用F1植株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因此C项是错误的。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答案]A[解析]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不同。只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才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可检测载体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中。13.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5[答案]C[解析]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要用到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D正确。14.(2015·东莞检测)2010年6月《中国养殖风》报道,“内蒙古白绒羊种羊场”诞生了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一批转基因克隆山羊。关于克隆,除个体水平外,还有分子、细胞、器官等水平的克隆。下列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A.从出生不久的小鼠心脏取下的细胞在体外离体培养成细胞系B.使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C.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芽繁殖马铃薯D.将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答案]B[解析]克隆实质上就是一种无性繁殖,题中A、D两项都是细胞水平的克隆,C项是指植物的营养生殖,也属于克隆的范畴。B项中,使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这属于转基因技术。15.(2015·潍坊检测)限制酶MunI和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适于作为图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质粒B上无标记基因,不适合作为载体;质粒C和D的标记基因上都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只有质粒A上既有标记基因,且MunI的切割位点不在标记基因上。16.(2015·揭阳检测)某优良品种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其花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了试管苗。下列对这一培养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花粉形成试管苗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B.试管苗有四种基因型,其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通过该过程培育出的试管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D.这些试管苗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答案]D6[解析]花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了试管苗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要先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由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可知水稻为二倍体,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由配子发育成的试管苗的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试管苗为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不能直接用于生产。17.下图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过程只涉及转基因技术,没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8.多利羊的培育过程简单地说是:从母羊乳腺细胞中提取细胞核,放入去卵的细胞中,在试管中发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到另一只母羊的子宫内产生的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应属于()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先无性生殖,后有性生殖D.先有性生殖,后无性生殖[答案]A[解析]多利羊是利用核移植技术产生的,用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克隆是无性生殖,所以多利羊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成熟和受精,并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19.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答案]B7[解析]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考虑到生态效应;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考虑人们的生存、经济等问题,将生态和经济结合起来,即同时考虑社会—经济—自然三个方面的效应,体现了整体性原理。20.供体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后,游离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胎盘与受体相连,并通过胎盘与受体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受体是为供体胚胎提供发育的条件B.受体与胚胎血
本文标题:2016高中生物综合素质测评新人教版选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