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考情确目标明考向考纲展示考情考向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3.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4.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5.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6.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7.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8.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1.本单元命题一般以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或有普遍意义比较典型对人类社会影响大的自然灾害为考查信息载体,考查灾害的成因、特点、危害及防治措施。2.自然灾害试题考查常结合新闻材料、表格材料、统计图、分布示意图、动态变化示意图、景观图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以非选择题型主。第1课时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考点深化当堂演练考点深化解疑难提知能考点一自然灾害的类型与特点★★★表解考点1.自然灾害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即自然变异形成条件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2.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标准包括种类按成因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人为诱发灾害等按表现特征分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等按发展过程分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等按承灾体的性质分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按损失程度分轻度灾害、中度灾害、重大灾害等3.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发展的规律4.分析人类活动加重自然灾害的原因小试牛刀(2013年安徽文综)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思路点拨】读图可知该气象灾害分布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冷锋活动易形成暴雨、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根据表土解冻、地表干燥和月份可知该气象灾害应为沙尘暴;分析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可从动力、天气状况、沙源三个角度进行。【尝试作答】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考点二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表解考点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表解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及受灾体特性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受灾体特性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等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北纬20°~50°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表现①从个例看:强度相当的同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如:②从总体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差异极大,与灾害发生次数相呼应。(2)原因分析小试牛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1)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原因是什么?(2)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剧的原因。【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分布的差异和原因及考查考生读图分析判断能力。读图分析思路具体如下:【尝试作答】(1)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2)与北美的地形有关,北美山地南北纵列分布在东西两侧,中部是平原,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长驱南下。(3)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考点三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与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图解考点1.自然地理背景(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生物灾害我国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气候、土壤、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人文地理背景(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2)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3.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分布区地震灾害东经105°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气象灾害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海洋灾害东海海域最为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地质灾害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2014年海南地理)初春气温迅速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1月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小试牛刀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思路点拨】依题意,泥流为泥土的流动过程;故泥流的形成与土壤、地形、水分条件有关;阅读材料可知,初春气温回升,冻土层和积雪融化是泥流形成的直接条件。【尝试作答】(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当堂演练夯基础提素能1.(2015孝感高三10月调考)读“我国东部某村落附近等高线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指出图中村落可能受何种地质灾害威胁,并解释理由。解析:读等高线图可知该地地形起伏较大,结合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降水集中,故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的形成还与碎屑物的数量有关,读图可知,该地有采石厂,易形成碎屑物;读图还可知该村位于出山口,正位于滑坡、泥石流通道位置。答案:滑坡和泥石流。理由:村落所在地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崎岖,村落附近(以南)坡度较陡;水源地(山顶)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村落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2.(2015张掖高三9月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3月26日下午,随着冷空气前锋不断逼近,蒙古国中部出现沙尘暴,新疆淖毛湖出现强沙尘暴。晚上,内蒙古地区中南部出现扬沙,局地还有沙尘暴。3月27日一早,银川市笼罩在沙尘之中。“大风将沙尘卷向空中,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飘向华北平原地区”。西北农牧交错带过度樵采是荒漠化原因之一。荒漠化加剧了沙尘暴,成为北京的沙尘暴重要沙源地,北京“雾霾未去、沙尘再起”。(1)说明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2)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沙尘暴也有有利的一面。试说出沙尘暴对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的影响?解析:第(1)题,地表环境特点从地形、植被、水文等方面考虑。第(2)题,沙尘暴时空气中的沙尘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地区沙尘呈碱性,可以和酸雨中和,减轻酸雨的危害。答案:(1)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干燥少雨,地表缺水;沙漠、戈壁广布,地表疏松;植被稀疏,覆盖率低。(2)沙尘削弱太阳辐射,减缓全球变暖;我国北方碱性沙尘可中和酸雨,减轻酸雨危害。3.(2015贵阳高三8月摸底)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分布范围:①—高危区、②—中危区、③—低危区。a图为该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示意图,b图为a图中AB线的剖面示意图。(1)该地区泥石流哪个季节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分析图中①是泥石流高危区的原因。解析:第(1)题,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气候(降水)、地表物质等有关;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降水集中,易形成泥石流。第(2)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①是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且有断层发育,松散碎屑物较多;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多暴雨,因此①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答案:(1)季节:夏季。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夏季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最高的季节;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夏季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2)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断层活动,多松散碎屑物;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本文标题:2016高考地理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6单元第1课时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