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33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
1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33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据此回答第1~4题。1.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的确是无限膨胀的,同时宇航局也对外表示,此后将不再就宇宙是否存在暗能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A.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答案】C2.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绕地球飞行、建成载人空间站。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①神创论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自然界是物质的④世界上只有未知的事物,没有不可知的事物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A[李白的诗强调了世界是物质的,故选A。B项说的是物质的含义;C项强调的是世界是可知的;D项属于辩证法。]4.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有()2①客观实在②生产方式③地理环境④人口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存在。据此回答第5~8题。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B[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是说法度、事例、风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说明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以A错误,B符合题意;C正确但与题干不符;D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6.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A[题目中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A项符合题意。B、D都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是诡辩论的观点。]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答案】C[本题考查相对静止的含义。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是典型的不可知论。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8.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也能够实现,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不变论C.夸大了相对静止,是绝对静止论3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答案】D物质世界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据此回答第9~12题。9.近几年,中国的雾霾污染程度在北方很多大城市继续提高,俨然已经在霾(埋)葬人类,对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治理,人们的思考是复杂的。由此可见()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②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③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雾消云散”④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审题时抓住“地质地貌”“气候”“科学防灾减灾”等“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①入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地质气候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②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条件为前提,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防灾减灾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④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10.下图《画鬼从何取材》告诉我们()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B.①③画鬼从何取材C.①④D.②④【答案】C[图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根据这一曲线,人们可以预见价格走势,因而①符合题意;图二是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收入变化曲线,量变与质变是有区别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由此得出②的结论是错误的;两图与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无必然联系,排除③;两图都表明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的走势也会发生变化,因而④符合题意。]11.(2015·深圳宝安调研)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坚持了()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③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④整体与部分相结合A.①②B.①③4C.②④D.③④【答案】D[审题时快速找到“常道”“常数”“常体”“寓意相近”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题眼”信息我们能够看到材料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项与其寓意相近。A项强调了立足点不同,人们的认识和感觉就不同;B项强调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C项强调了意识能动作用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12.(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4G网络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从哲学角度看,4G通讯的出现()A.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是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利用C.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表明创造性思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答案】D解题指导(12题)直接排除法在做正向选择题时,凡是看到题目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无视规律的存在”“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由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4分)某校时政论坛社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角度探索世界本质。下面是该社同学在成果分享大会上的发言提纲,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参与其中。第一部分城镇化的喜与忧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称,截至2013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2亿多农民从农村到了城镇,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盲目求大,过多占用农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的地方农民进城过多,“过度城市化”造成资源供应紧张等。第二部分抓住本质开创新局面2013年12月12日-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福祉。结合上述信息,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城镇化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福祉。【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城镇化不能脱离现实中的客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能不顾实际盲目求大和过度城市化。5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城镇化要尊重城镇化展的普遍规律,使城镇化进入良性循环状态。③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我们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14.(28分)广东是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大、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东”。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说明建设“美丽广东”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广东”就是要从省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建设“美丽广东”的规律,并作为行动的依据。
本文标题: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33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