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规范特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规范特训新人教版必修41.[2014·江苏高考]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②正确。③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A项。2.[2014·山东高考]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中追求真理的过程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知识的能力。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C项正确。A项在题中没有体现;B项表述错误,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D项表述错误,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真理中不存在错误,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未说明真理中存在错误。3.[2014·北京高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2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和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中对“两座山”关系三个阶段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因此②④是正确的。①③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2014·课标全国卷Ⅰ]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有关知识。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会有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并非“永无定论”,③观点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不能推翻和超越真理,④观点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A项入选。5.[2013·四川高考]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信书成自误,知事渐知非”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决定认识。而①④都是强调认识的反作用,排除①④。故选择C项。6.[2012·课标全国卷]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3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求索真理的过程和认识的反复性等知识。①中“循环过程”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观点错误。人的认识总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④错误。科研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生物认识的深化,说明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7.[2014·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实践在编制著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侧重回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即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角度回答。1.[2015·湖南株洲高三质量检测]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出()4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属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①错误,真理发展的基础是实践;②错误,真理在与谬误的比较和斗争中实现发展;地点不同,则水漩涡方向就不同,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得出水漩涡方向理论体现了④。2.[2015·江西九江模拟]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①科学构想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事实能够精准应验真理性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点。①错误,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证明了“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体现了②;白皮书依据大量事实和数据得出“一国两制”是最佳制度安排,体现了③;④错在“精准应验”上,没有考虑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忽视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3.[2015·江西南昌调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美国及德国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极限: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比半波长更好的分辨率。在荧光分子的帮助下,这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巧妙地绕开了这种极限,他们的研究将光学显微镜突破性地带入了纳米维度,科学家实现了活体细胞中单个分子通路的可视化,纳米显微技术被世界广泛采用,造福人类。这说明()①认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材料体现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②④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①错误;真理具有条件性,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③错误。4.[2014·北京朝阳一模]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真正具备了“上九天揽月”的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说明()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不是循环圆圈式运动,故排除③。④在题中未说明。古人不能登月,现代人上天揽月,说明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客观条件的制约,故选A项。5.[2014·江西九江三模]法国科学家声称,经过对比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玉米的老鼠发生肿瘤的风险更高,寿命更短。报告发出后,某机构展开调查后认为,该科学家研究的手段存在一些不足,其结论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这佐证了()①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完善研究手段才能获得正确结论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对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有不同认识,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追求真理,故选④。对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还不能正确认识,佐证了③。①与题意无关。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排除②。1.对于2014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落实好已有政策与出台新政策同等重要,要坚决反对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等弊端,决不允许“走过场”;同时,对于政策实施效果,应当进行调查研究,如果确实出现政策“水土不服”,应及时调整完善。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狠抓实践比获得认识更重要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坚持真理就能提高调控实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6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宏观调控要注意落实政策和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政策,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均说法错误。2.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其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材料从哲学上提醒我们()①要认识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③要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要认识到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现在我们做好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经济新常态这一新变化、新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3.2014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沉寂多时的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再次引发各方关注。在对该项目建设的质疑声中,安全问题和工程的价值成为争论的焦点。针对各方的争论,我们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而言的D.应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各方观点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人们对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存在争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
本文标题: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规范特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