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1-1、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3.5分,28分)(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kJ·mol-1;S(s)+2K(s)==K2S(s);Δ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kJ·mol-1。则x为()A.3a+b-cB.c+3a-bC.a+b-cD.c+a-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碳的燃烧热,①C(s)+O2(g)=CO2(g)△H1=akJ·mol-1,②S(s)+2K(s)=K2S(s)△H2=b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H3=ckJ·mol-1,③×①+②-③得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3△H1+△H2-△H3=(3a+b-c)kJ·mol-1,故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2)标准状况下两种等物质的量的可燃气体共1.68L,其中一种是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g。则这两种混合气体可能为()A.H2与C2H4B.CO与C2H4C.CO与C3H6D.H2与C4H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澄清石灰水:n(CO2)=n(CaCO3)=15/100mol=0.15mol,碱石灰吸收水和CO2,则n(H2O)=(9.3-0.15×44)/18mol=0.15mol,n(C):n(H)=0.15:0.15×2=1: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8/22.4mol=0.075mol,即混合气体中含有0.15molC、0.3molH,因此1mol气体中含有2molC和4molH,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计算等知识。(3)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B.220kJC.550kJD.1108k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3H8(g)+5O2→3CO2(g)+4H2O(l)△H=-2215kJ·mol-1,因此生成1.8g水,放出热量为-2-2215×1.8/4×18kJ=55.375kJ≈55kJ,故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燃烧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4)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AlO2—、Cl—B.Na+、Cl—、SO42—、HCO3—C.NH4+、Na+、NO3—、SO42—D.Ba2+、Na+、Cl—、N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10-7,抑制水的电离,此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一定大量共存,说明此离子组既能存在酸性溶液中也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A、AlO2-不能和H+大量共存,故错误;B、HCO3-既不能和OH-,也不能和H+共存,故错误;C、NH4+不能和OH-大量共存,故错误;D、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1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等知识。(5)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属于吸热反应,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②属于放热反应,应是反应物的总111]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B→C属于放热反应,A+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等知识。(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C.②⑤⑥D.①③⑤【答案】C【解析】-3-试题分析: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都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①③⑥不是化学变化,其中①和⑥是吸热过程,③是放热过程,故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知识。(7)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电能是一级能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水煤气是煤的气化中产生的,自然界不能获得水煤气,属于二级能源,故正确;B、水力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一级能源,故错误;C、天然气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一级能源,故错误;D、电能可以通过水力、核能、热能等获得,属于二级能源,故错误。考点:考查能源的划分等知识。(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B.图2所示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ClCSiC.图3所示装置中水不能持续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用图4所示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MnO2只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故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反之也成立,但盐酸中Cl不是最高价,因此不能判断非金属性,故错误;C、橡皮管的作用是使烧瓶和分液漏斗上方的压强相等,有利用液体滴下,因此不会出现水不能持续流下,故错误;-4-D、2Al+2OH-+2H2O=2AlO2-+3H2↑,镁不与NaOH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然后用固体总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铝的质量,从而求出铝的质量分数,故正确。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2.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6分,24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每题得2分)(1)我国湘黔渝三地交界地区是中国电解锰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的“锰三角”。金属锰的熔点很高,常用铝热法制得粗锰,再用电解法制得纯的金属锰。铝被用于冶炼金属锰,是因为铝【】A.熔点低B.具有还原性C.具有两性D.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铝能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如Mn、W等),是因为铝是一种活泼金属,还原性强,可将较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同时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被还原出的金属熔融析出,故选项BD正确。考点:考查金属冶炼等知识。(2)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第(2)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A.由反应的ΔH=E5−E2B.由反应的Δ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热跟始态和终态有关,X→Y反应的△H=E3-E2,故错误;B、X→Z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正确;C、2X(g)3Y(g),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降低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Y的产率增大,故正确;D、2X(g)Z(g)△H0,根据勒夏特列-5-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Z的产率降低,故错误。1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等知识。(3)以下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中(如1-3题图),A、B、C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常温下,D、E呈气态,F呈固态。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E和D中一定有A元素B.A一定是金属单质C.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D.C一定是氧气【答案】AD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无机反应类型等知识。(4)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1:1混合的Pb3O4、PbO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PbO2中的+4价Pb最终转变为+2Pb,得到电子来自于O和Cl,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x,则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1×(4-2)=3x×2×2+2x×2×1,解得x=0.125mol,剩余固1-3题图-6-体中n(O)=(2-0.125×2×3)mol=1.25mol,n(Pb)=1mol,因此n(Pb):n(O)=1:1.25=4:5,因此选项A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第2部分:分析题(48分)本部分共三大题,总分48分;考生在考试时请用0.5mm黑色水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得超出指定的答题框。3.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12分)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②(填元素符号)。(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1s22s22p63s1或1Ne]3s1,Cl;(2)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间没有氢键;(3)平面三角形;(4)Na+;(5)3H2O2+K2Cr2O7+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解析】试题分析:M元素的2p电子数是2s的2倍,故价电子排布应为2s22p4,M为氧元素。R的原子序数比氧大,又是短周期金属,故只能是第三周期。第三周期最活泼的金属是钠。X与M的化合物,引起酸雨,只有可能是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但是X的原子序数比氧大,故X只能是硫元素。Y的原子序数比X大,又是短周期元素,只能是氯元素。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是橙色,这是重铬酸盐的典型颜色。题目中关于4s、-7-3d轨道半充满的描述,也能推出Z是铬元素(3d54s1),(1)R为Na,属于第三周期IA族,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1Ne]3s1,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强,即电负性ClS;(2)X的氢化物为H2S,M的氢化物是H2O,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高;(3)此分子为SO3,有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6-2×3)/2=0,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4)白球占有顶点和面心,因此白球的个数为8×1/8+6×1/2=4,黑球位于体心,有8个,因此个数比为1:2,此物质的分子式为Na2O,因此黑球是Na+,白球是O2-;(5)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是K2Cr2O7,O的氢化物为H2O、H2O2,重铬酸钾只能氧化H2O2,因此反应方程式为:3H2O2+K2Cr2O7+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电子排布式、氢键、空间构型、晶胞、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4.(14分)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O2(g)+3H2(g)CH3OH(
本文标题:2017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1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