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Ⅲ试题评价及2017年高命题趋势预测北京教育学院:王守民一、全国卷的地理试题和四川卷(2015年)的比较分析:1、四川卷和全国卷有共性之处,命题依据都是新课程标准和新全国考试大纲来的,共同性体现在:一是试题多以地图的方式呈现,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善于从地图中充分发掘有效的地理信息。二是突出空间概念,注重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三是将各地理要素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案例分析能力,几乎每道题的背景材料都是一个真实的案例。2差异性:⑴、考试范围:全国《考试大纲》规定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为必修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四川《考试说明》只有必考内容,无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含必修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以及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两个模块。⑵、试卷结构的差异,相对于四川卷而言,全国卷中设置了三道选做题,学生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题。开放性试题更多,灵活性更大、除了在必做题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之外,还设置了选做题,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⑶、全国卷试题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试题更加注重案例分析,与生活相关的题目更多。二、全国卷试题总体评价:1、全国试卷基本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取向不变。(题型、题量、赋分、难度、等基本稳定)。题型结构稳定在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方面,基本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题量及赋分比例也基本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考生的备考心态,在考场上不致感到全然陌生,有助于临场的发挥。反映了高考不是每年变新招,让人摸不透,而是在可能范围内增加透明度,不是以考生为“敌”,而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坚持能力立意、考查主干知识的主旨不变。稳中有变,有新意(原创性、有变化、有新意、选材及设问角度新,)3、注重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侧重实践能力考核(试题取材均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信息,调用知识,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以丰富精准的地理术语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本质联系。)5、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地理图像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图像语言丰富新颖,突出时空性,试题图像类型多样,多为组合图形式呈现。6、联系热点,体现学科性和时代感。7、总体上看,与以往的全国卷相比略微简单,难度有所降低。三、具体分析1、试卷题型和结构保持稳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的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垂直地域分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产业转移等,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比重较大。区域地理包括区域定位和区域背景材料,并以此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分析能力,强化对考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2、命题素材联系生产生活,题材新颖,体现当前的时事热点,时代性很强。凸显学科应用价值。3、试题命制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高,重视对图像系统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问题设计立足材料分析,突出综合能力考查。4、试题重视对地理事物进行相关的分析、说明、简述、归纳、推理、评价等学科思维能力考查,很好地实现了对“四项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技能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5、考题素材选取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形成“新知识点”,通过文字、图像将“新知识”,已有知识重组。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见统计表)新情境和新知识只是相对于高中教材来说是新的。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科发展展开现实问题都是新的。新情境和新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考察了考生面对新生事物时的心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选拔。题型题号2016年全国文综Ⅲ地理试题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地理部分选材与呈现方式考核内容选材与呈现方式考核内容选择题123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知识点。文字信息呈现产业转移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1、2题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为资料,结合区域图为背景3、4、题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呈现1、2题知识: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能力: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3、4、知识:雾的分布特征及原因。能力:读图分析,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答案】1.D2.C3.B全国3试题分析:1.纺纱厂是劳动力导向性产业,在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即工资)所占比重大;结合材料中“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知,该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说明主要原因是在越南或者巴基斯坦建厂,劳动力价格较低。故选D。2.美国棉花生产高度机械化,投入高,成本高,排除A;(容易在“美国农业发达,高度的专业化、机械化”的知识基础上误选A选项,题干中“主要”两字很关键,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因此“投资环境”才是该企业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的主要原因。)“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说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格远低于美国,排除B;从材料可知,我国在国外建纺纱厂的市场主要是我国,排除D。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的政策、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更优,故选C。3、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一越南、巴基斯坦一美国的变化,从土述分析可知,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_台湾海峡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材料中明确到达时间,是帆船航行,说明要借助风力和洋流的力量。2、要根据图示航线的位置,判断所在风带,所经海区的洋流状况。(气压带、风带,洋流分布规律及特征)。3、运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自转的意义包括地方时、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公转的意义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四川2015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3.读图分析,根据图例判断(看图说话)4.雾的形成条件:水汽、静风或逆温等。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天气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水汽凝结成雾,D对。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水汽不易凝结,A错。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易降雨,不是成雾,B错。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的季节是夏季,C错。四川2015题型题号2016年全国文综Ⅲ地理试题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地理部分选材与呈现方式考核内容选材与呈现方式考核内容选择题456以上海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信息分析,提取,判断。5、6、题以文字材料和图片及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文字信息与示意图结合呈现知识: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能力:图像信息分析的能力。789以文字材料和图片及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文字信息与示意图结合呈现河流、水循环考查学生文字信息获取,和7、8题以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呈现。知识: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城市热岛效应。能力:读图分析能力。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4.A5.C6.D全国3试题分析:4、B选项明显是无关选项,可直接排除;“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逆城市化即城市人口向周边迁移的原因,然而,这不是“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5、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上海市向外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周边中小城市承接来自上海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大量流入。6、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后,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结合材料中“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信息可作出判断。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全国3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
本文标题: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暨全国卷命题趋势地理全国卷Ⅲ试题评价及2017年高命题趋势预测(共52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2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