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7届高考诗歌复习第十一课时之表现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第十一课时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衬托、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也包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等。高考对于“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考点点津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3、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4、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典型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用典、白描、以小见大、抑扬结合比兴、渲染、烘托、象征、卒章显志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摘引前人诗文语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语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寓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2.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这是李商隐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3.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4.衬托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或鲜明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这是正衬。《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5.渲染“渲染”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试问闲愁…梅子黄时雨”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6.烘托与渲染不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来烘托出画面的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还反衬了春涧的寂静。7.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8.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末尾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实现理想的向往。9.欲抑先扬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对象,而起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是为了反衬后文的扬。反之就叫欲抑先扬。表达效果: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形成波澜。《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通“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4分)阅卷现场采样阅卷点评抽样能够答对两句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基本答出修辞的效果,但是没有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只得2分问题诊断规范答案增分指导①该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解答此题,应从诗歌的修辞手法(对比、对偶)及描写角度、感觉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重点是第5、6句,有对比,有对偶,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
本文标题:2017届高考诗歌复习第十一课时之表现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2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