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4、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主旨和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课前预习】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2、给下列划线生字词注音。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横柯上蔽()3、解释下列划线字词。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翻译下面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6)、游鱼细石,直视无碍。(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12)、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15)、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1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17)、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课堂研讨】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来写;第二自然段从和两方面描写异水,运用和修辞手法将富春江异水的水、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的特征: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并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志趣。【课后作业】重点字词翻译:(1)风烟俱./净.俱:净:。(2)天山共色..共色:。(3)从.流飘荡从:(4)水皆缥碧..缥碧:(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奔:(6)负.势竞.上负:;竞:。(7)互相轩./邈.轩:;邈:。(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息:(9)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反:。(10)横柯.上蔽柯:;上:(11)在昼犹.昏犹:。(12)任意东西东西:。(13)泠泠作响泠泠:(1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相鸣:嘤嘤:。(15)蝉则千转不穷转:千转:穷:(16)猿则百叫无绝绝:(17)疏条交映交映: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号一、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①写景:②叙事:③抒情:3、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2、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3、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4、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1、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2、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为什么?3、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4、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5、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后练习:1、内容理解(1)写水异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的特点;写山奇,分别从觉和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它的表达方式是什么?(3)简单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4)比较《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的异同。(3分)A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B,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三、中考链接:【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4、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主旨和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课前预习】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梁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2、给下列划线生字词注音。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泠泠作响(líng)嘤嘤成韵(yīng)互相轩邈(xuān)(miǎo)鸢飞戾天者(yuān)(lì)横柯上蔽(kē)3、解释下列划线字词。风烟俱净(都)(消散),天山共色。从流飘荡(顺、随),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水皆缥碧(都)(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比·····还),猛浪若奔(好像)(飞奔的马)。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凭借),互相轩邈(向远处)(向高处);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穷尽),猿则百叫无绝(断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治理),窥谷忘反(通“返”,返回)。横柯上蔽(树枝),在昼犹昏(白天);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翻译下面句子。(1)、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2)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3)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4)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5)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6)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7)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8)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9)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10)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11)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12)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13)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14)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15)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6)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17)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课堂研讨】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将富春江异水的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课后作业】重点字词翻译:(1)风烟俱./净.俱:全,都;净:散尽。(2)天山共色..共色:一样的颜色。(3)从.流飘荡从:顺、随(4)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急流的水;奔:飞奔的马(6)负.势竞.上负:凭借;竞:竞:争着。(7)互相轩./邈.轩:高,做动词;邈:远,做动词。(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至;息:平息。(9)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反:通“返”,返回。(10)横柯.上蔽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面(11)在昼犹.昏犹:好像,如同。(12)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向西。(13)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清越。(1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嘤嘤:鸟鸣声。(15)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千转:长久不断地叫。穷:停止。(16)猿则百叫无绝绝:消失。(17)交映:互相掩映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二课时)答案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使结构清晰,脉络分明。2、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①写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②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尽兴观赏的情形。)③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3、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静态和动态;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2、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①静态:A,水色——水皆缥碧(正面描写);B,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②动态: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4、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与“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与“猿则百叫无绝”等是对偶;“急湍甚箭”“鸢飞戾天者”等是比喻;“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等是拟人;“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是夸张。5、《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文直接描写,而《三峡》是对比衬托。(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1、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四种。2、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为什么?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3、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衬托,如以动衬静;以观者感受衬山势之奇,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4、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
本文标题: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