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2移动Internet技术
2.2移动Internet技术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移动互联网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2.2.1移动IPV4与IPV6一、IPV4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v,version版本),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按TCP/IP参考模型划分),即有2^32-1个地址。ipv4所存在的问题一般的书写法为4个用小数点分开的十进制数。也有人把4位数字化成一个十进制长整数,但这种标示法并不常见。另一方面,IPv6使用的128位地址所采用的位址记数法,在IPv4也有人用,但使用范围更少。过去IANAIP地址分为A,B,C,D,E类,把32位的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代表网络地址,由IANA分配,后面部分代表局域网地址。A类:0~127B类:128~191C类:192~223D类:224~239,组播地址E类:240~254,保留为研究测试使用基于IPv4的网络难以实现网络实名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IP资源的共用,因为IP资源不够,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共用一个IP,IP和上网用户无法实现一一对应。二、移动IPv6IPv6的优势就在于它大大地扩展了地址的可用空间,IPv6地址有128位长。如果地球表面(含陆地和睡眠)都覆盖着计算机,那么IPv6允许每平方米拥有7*10^23个IP地址;如果地址分配的速率是每微秒100万个,那么需要10^19年才能将所有的地址分配完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IPv6地址的相关内容吧。IPv6寻址模式分为三种,即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泛播地址。下面我们依次介绍这三种寻址方式。单播地址单播地址又叫单目地址,就是传统的点对点通信,单播表示一个单接口的标识符。IPv6单播地址的类型又分:全球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和站点本地地址。全球单播地址相当于IPv4的公网地址,这类地址由供应商提供,或由交换局提供,可聚集全球单点传送地址结构如图1所示。地址的前3位格式前缀,用于区分其他地址类型,TLAID表示顶级聚合体,NLAID表示下级聚合体,这两个都是运营商管理的路由,SLAID表示节点级聚合体是本地站点管理的16位子网ID,8位的Res字节段是以备将来TLA或NLA扩充之用的为保留位。64位接口ID是用于识别SLA网络中某个接口的唯一性。组播地址又称为多点传送地址或者多播,即一组接口的标识符,只要存在合适的多点传输的路由拓扑就可将设有多播地址的包传输到这个地址识别的那组接口。泛播地址又称之为任意点传送地址,它也是一个标识符可以识别多重接口的情况,只要有合适的路由拓扑,即可以将设有任意传播地址的数据包传给位址识别的最近的单一接口。最近的接口是指最短的路由距离。任意点传送地址空间可以认为是从单点传送地址空间中划分出来的,它可以是表示单点传送地址的任何形式。它与单点传送地址间结构上是没有差别的。目前,任意点传送地址仅分配给路由器。子网-路由任意点传送地址是必须预先定义的,根据给定接口的子网前缀产生,要构建一个子网路由任意点地址必须固定子网前缀的位数,余下位数必须设定为0。IPv6地址分配策略为了防止IP地址的浪费,目前IPv6的地址空间管理是按规定的等级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分配的,即按IANA-区域注册机构RIR-国家注册机构NIR-ISP/本地注册机构LIR-最终用户或ISP的层次结构进行地址分配。IPv6地址分配有两种策略:第一种是主机分配策略,在该策略下,上层注册机构将地址划分给下层注册机构进行分配与管理;另一种是指派策略,在该策略下,注册机构直接降低至分配给用户使用IPv6与IPv4相比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更大的地址空间。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夸张点说就是,如果IPV6被广泛应用以后,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都会有相对应的一个IP地址。⑵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3)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control)。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4)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5)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安全。
本文标题:22移动Internet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