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预防:1.消毒灭菌,防止感染;2.免疫接种:•主动免疫:接种菌苗、类毒素等。•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等。治疗:抗生素、干扰素、治疗性疫苗等。第一节消毒与灭菌一、常用术语及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药品称消毒剂评估标准:1.杀灭率(killingrate):2.杀灭指数(killingindex):3.D值(decimalreductionvalue):4.存活率(survivalratio):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芽胞在内)无菌:不含活菌,多为灭菌的结果。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以抑菌的药品称抑菌剂,常为抗生素。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以防腐的药品称防腐剂卫生处理:将被污染的无机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至安全水平。二、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1.干热灭菌法(dryheat):(1)焚烧(incineration):彻底的灭菌法,仅使用废弃物及实验动物尸体;(2)烧灼(flame):直接火焰灭菌,适用于接种环、试管、瓶口等。(3)干烤:160-170℃2h,可杀死芽孢,达到灭菌目的。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陶瓷等;(4)红外线:0.7-1000mm波长的电磁波,杀菌所需温度和时间与干烤相似。(热效应)。(5)微波(microwave):多用于非金属器械、食具、药杯等消毒。2.湿热灭菌法(moistheat):(1)巴氏消毒法:62℃30min或71.7℃15-30s。主要用于杀死酒类、牛奶及乳制品中的病原微生物,不破坏它们的质量。(2)煮沸法:100℃5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主要用于消毒食具、污染的器械、刀、剪等。(3)流通蒸汽消毒法:常压,100℃15-30min;(4)间歇蒸汽灭菌法:100℃15-30min;再37℃过夜,重复三次。(5)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条件:103.4kPa(1.05kg/cm2);121.3℃;15-20min对象:金属、玻璃、瓷器、棉布等制品,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等。(二)辐射杀菌法1.紫外线(ultravioletradiation,UV):波长240-300nm,260-266nm最强。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但穿透力弱。2.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产生游离基,破坏细胞膜,干扰DNA合成。(三)超声波杀菌法:>20千周/s,粉碎细胞(四)滤过除菌:物理方法除去空气或液体中的细菌。细菌:0.22mm(五)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微生物数年或数十年。滤菌过程低温与干燥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用途:保存菌种冷冻真空干燥法:三、化学消毒灭菌法(一)消毒剂的分类:1.按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三级:(1)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种类的微生物;(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微生物(3)低效消毒剂: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亲脂性病毒2.按杀菌机制分为三类:(1)致蛋白变性或凝固的消毒剂:酚类、醇类、醛类、酸碱类、氧化剂等;(2)干扰酶系统和代谢的消毒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等;(3)损伤细菌细胞膜或病毒胞膜的消毒剂: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类别作用机制常用种类酚类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石炭酸醇类蛋白变性乙醇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高锰酸甲重金属盐氧化、蛋白酶变性红汞、硫柳汞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过氧乙酸、碘酒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新洁而灭染料干扰氧化、抑制繁殖龙胆紫(二)常用消毒剂化学性质与用途各种消毒剂的应用种类使用浓度用途石炭酸3%-5%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乙醇3%-5%皮肤、体温计消毒高锰酸甲3%-5%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红汞3%-5%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硫柳汞3%-5%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过氧乙酸3%-5%塑料、玻璃器材消毒碘酒3%-5%皮肤消毒新洁而灭3%-5%手术洗手、浸泡手术器械龙胆紫3%-5%浅表创伤消毒(三)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化学性质、作用浓度与时间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及浓度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不同。2.微生物种类、性质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不同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真菌细菌有胞膜病毒无胞膜病毒分支杆菌芽胞3.环境温度与酸碱度: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有一定的pH值范围。5.有机物:可影响消毒剂的效果。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细菌环境种类浓度作用时间菌龄种类有机物温度酸硷度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低毒价廉低破坏易贮藏方便有效一、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防治(一)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原则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自然主动免疫:患病、隐性感染。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初乳。人工主动免疫:接种菌苗、类毒素等。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第二节抗感染防治原则固有免疫:人工免疫: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2.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zation)指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其他细胞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二)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1.疫苗(vaccine)(1)死疫苗(killedvaccine):收获经培养增殖的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如百日咳菌苗。(2)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vaccine):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菌。如卡介苗。•重组载体疫苗将编码蛋白抗原的基因转入减毒的病毒或细菌而制成的疫苗。(3)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用化学方法裂解和提取制成的细菌保护性抗原成分。•合成疫苗利用化学试剂分解病原体,经提取纯化得到的有效免疫原或化学合成的短肽链。•基因工程疫苗获得带有病原体保护性抗原表位的目的基因,将其导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从而获得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研制成疫苗。安全,高效,经济,可批量生产。(4)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或DNA疫苗。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病原体免疫基因片段和质粒重组,重组体直接注入宿主机体,使体内持续表达该抗原,进而诱导出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2.类毒素(toxoid)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而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如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三)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1.抗毒素用类毒素多次给马注射,待马产生高效价抗毒素后采血,分离血清、纯化制成。2.抗菌血清仅用于多重耐药菌株所致疾病的治疗。3.免疫球蛋白(胎盘、血清球蛋白)一般用于预防。4.细胞免疫制剂现试用的有转移因子(TF),免疫核糖核酸(iRNA),胸腺素(thymosin),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LAK细胞等。二、微生物感染的治疗(一)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1.抗菌药物的种类(1).抗生素(antibiotics):由真菌、放线菌或细菌等微生物产生。80%来源于放线菌。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来源。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素。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常用抗生素的种类:(1).β-内酰胺类(β-lactams)青霉素及头孢霉素;(2).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螺旋霉素;(3).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等;(4).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强力霉素等;(5).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6).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喹诺酮及磺胺类;(7).其他抗生素:多肽类,万古霉素,林可霉素,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秦酰胺等),(2)化学合成抗菌药物种类:奎诺酮类(quinolone):环丙沙星磺胺类(sulfonamide):磺胺甲基异噁唑硝酸呋喃类(nitrofurantion):呋喃唑酮硝酸咪唑类(nitromidazole):甲硝唑2.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1)影响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2)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如多年菌素;(3)影响蛋白质的合成:(4)影响核酸的代谢:(二)病毒感染的治疗1.抗病毒化学制剂(1)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基因复制及转录(2)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3)蛋白酶抑制剂:(4)其他抗病毒药物:2.新抗生素类(1)真菌产物(2)放线菌产物(3)新霉素B3.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1)干扰素(INF):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毒性小。(2)INF诱生剂:①polyI;②甘草甜素;③芸芝多糖。4.治疗性疫苗:5.抗病毒基因治疗:6.中草药防治病毒感染:黄芪、板蓝根、大青叶。(1)反义寡核脱氧核酸(asON):根据病毒基因组的已知序列,设计能与病毒基因的某段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称为反意寡核苷酸。病毒靶基因+互补的DNA片段→抑制病毒DNA复制(asON)RNA转录(2)干扰RNA(shortinterferingRNA)可转移,可传代双股短小RNA相同序列病毒基因静止同源mRNA降解(3)核酶(ribozyme)双重特性互补序列+靶RNA→阻抑病毒复制具酶活性→特异性位点切割+降解靶RNA
本文标题: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