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开卷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综合复习题注: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带期末复习指导书一、填充题1(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2.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3.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4.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5.民族发展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6.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7.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8.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2.1万多)公里。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1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12.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12.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14.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16.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17.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18.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19.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3.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4.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5.2005年党中央在对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6.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7.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D)。A.16个B.18个C.19个D.20个8.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A.7B.8C.10多D.20多9.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A.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10.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A.6千多万人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D.1亿多人1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1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13.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1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A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1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17.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18.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A.中央集权制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19.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20.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D)。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四、辨析题1.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对,以上抄一遍)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不仅这一个内容。另一方面,不能妨碍应有的科学普及教育,对邪教活动必须依法处理。同时不断巩固和扩大各民族宗教界的爱国政治联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错。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4.民族语言文字是历史的产物,最终将消亡。对。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将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亡。5.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6.在我国现阶段,宗教信仰往往涉及政治问题。错。宗教信仰是思想领域的问题,不涉及政治问题。现阶段,人们在信仰上的差别并不妨碍他们在竞技场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上团结一致。7.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错,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8.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9.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错,这个概念是民族组合)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11.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错,封建社会改为社会主义社会)1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对,抄一遍)五、论述题(25分)1、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4.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答:一、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的基本自治制度。二、主要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其自治权属于特殊的地方国家权力,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同,不享有脱离国家而独立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条件下的一种地方政权形式,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的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就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也必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实行。这种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即只有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才能实行民族自治,不是分散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实行的民族文化自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民族聚居无关的地方自治。3.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承认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使之能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而建立的。少数民族作为我国人民中的一部分,享有的当家作主权利具有民族性。一方面,少数民族作为国家主人,他们在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上的特殊要求应得到特别保护;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在任何时候都享有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以,在少数民族传统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行使自治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关键。可以说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否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8三、实质: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2.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3.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敏感性E.连锁反应性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5.下列省、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33%以上的是(ABCD)。A.青海B.贵州C.云南D.宁夏E.内蒙古6.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有(ABCE)。A.广B.多C.杂D.偏E.散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8.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D.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本文标题:2015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开卷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6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