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5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5-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Word版含解析
-1-Z作业测评·固效果1.[2014·合肥质检]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通过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进而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在这一过程中()A.发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B.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C.心肌细胞诱导产生抗体D.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参与解析: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由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够增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形成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抗体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这属于自身免疫病,不属于过敏反应,且此过程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由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答案:D2.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解析: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进而影响血浆的理化性质;血浆中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渗入组织液的水分就越少,尿量就会减少。答案:C3.[2014·南昌模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人不幸长时间被困在恶劣的环境中,缺少水和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由于缺水,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产生渴觉C.为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进肾上腺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D.该人与恶劣的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解析:由于所处恶劣环境缺少水,所以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尿量减少;该环境缺少食物,导致血糖含量降低,为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从而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该人在此环境中能进行呼吸作用,与恶劣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答案:A4.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减少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解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箭头,组织液可以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可以回流到血浆,因此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增多,因此③处的渗透压也会下降。答案:A5.[2014·东城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正确;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内部,D错误。答案:D6.[2014·潍坊质检]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D.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吞噬、消灭-3-解析:选项A,艾滋病患者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选项B,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产生成熟的T细胞,则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减弱;选项C,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选项D,靶细胞裂解后的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物或细胞集团,需吞噬细胞吞噬、消灭。答案:B7.[2014·衡水调研]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B、C、D、F均能增殖分化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C.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D.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解析:由题图可知,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⑨是细胞免疫,通过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⑩是体液免疫;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C、D、F分别为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均能发生增殖和分化;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生排斥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答案:A8.[2014·衡水调研]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分的通透性增大;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尿量增加,因此尿液的渗透压较小;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即作用异常,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不能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答案:C9.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4-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②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有淋巴③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分别是K+、Na+④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由于Na+不吃不排,所以不必补充A.①②④⑤B.②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⑤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还需要各器官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因此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Na+不吃不排是针对肾脏而言,严重腹泻、呕吐机体也会缺少钠离子。答案:D10.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A.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解析:由题图可知,a表示吞噬细胞,不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为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为靶细胞,其在效应T细胞的作用下裂解死亡,为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d为效应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来发挥作用。答案:B11.[2014·泉州质检]直接注射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途径a)或注射破伤风疫苗(途径b)都可以使人体获得抗破伤风免疫力。则人体内途径a、b相应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分别是()-5-A.④、①B.②、①C.②、③D.④、③解析:注射的抗体在人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少,曲线②反映途径a抗体含量的变化;注射疫苗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达到一定量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曲线①反映途径b抗体含量的变化。答案:B12.[2014·湖北联考]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当HIV侵入人体初期(一年内)时,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A.HIV攻击人的T细胞而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B.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IV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和HIV特异性结合D.效应T细胞与HIV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解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意在考查考生对HIV的认识和对免疫过程的理解。HIV侵入人体初期,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HIV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侵入HIV的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将HIV释放出来。答案:C13.[2014·武昌期末]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6-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本题考查二次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及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A、C正确;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B错误;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为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D正确。答案:B14.[2014·南昌一模]人体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以下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请回答:(1)该图示意了特异性免疫的________过程,细胞A分泌的物质Ⅰ是________。(2)细胞B可由________(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形成,在细胞B中对物质Ⅱ加工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试写出在物质Ⅱ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用→表示)________。(3)免疫细胞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解析:(1)题图中的物质Ⅱ为抗体,因此示意了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为T细胞,物质Ⅰ为淋巴因子。(2)细胞B为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对抗体进行了加工,抗体合成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物质Ⅱ。(3)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等功能。答案:(1)体液免疫淋巴因子(2)B细胞或记忆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NA→RNA→物质Ⅱ(3)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防卫、监控和清除15.[2014·广州模拟]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________(“有”或“无”)明显变化。(3)图中甲细胞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解析:(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激素X为促甲状腺激素,经由消化道补充时可被消化酶破坏,从而丧失活性。(3)图中甲细胞为T细胞,它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4)由于该患者可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且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功能,故患者体内Y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将增加。-8
本文标题:2015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5-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8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