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
2016----2017学年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渔家傲欧阳修律应黄钟①寒气若,冰生玉水云如絮。千里乡关空倚慕。无尺素②,双鱼不食南鸿渡。把酒遣愁愁已去,风摧酒力愁还聚。却忆兽炉追旧处。头懒举③,炉灰剔尽痕无数。【注】律应黄钟:指农历十一月。玉水:形容水清澈洁净。尺素:指书信。兽炉:兽形香炉。8.上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同是写“愁”,“把酒遣愁愁已去,风摧酒力愁还聚”与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后更愁”相比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8.(5分)上片抒发作者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2分)时令已是冬季,滴水成冰,云如飘絮,作者触景而生思乡怀人之情,却只能凭栏远思,而见不到亲人的书信,只有天上的孤雁在寂寞地往南方飞去。(3分)(意思对即可)9.(6分)“抽刀断水”与“举杯销愁”、“水更流”与“愁更愁”兴中有比,以水之不可断,比喻愁之不可消,两句前后一个意思;(3分)“把酒谴愁愁已去”是说酒已将愁驱走,但“风摧酒力”,愁又重新回聚而郁结于心,前后两句描写愁情去而复返,一正一反,更富动感,构思更加新颖。(3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1——12题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成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注】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1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1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11.词的上阙从正面描写了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者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12.运用了对比(或对照)的写作手法,作者将歌者曾经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既表达了对歌者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8-9题。[来源:学科网]南柯子•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8.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8.(5分)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或静景)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或动景)描写。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答出三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9.(6分)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要有分析才能得满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水亭偶成朱瞻基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8.赏析颔联“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5分)9.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6分)8.①上句俯视露湿芳草,鲜花争艳,下句仰视山峰耸峙,白云缭绕。②高低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清新空灵的山水画面,极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③表达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悠闲自适的心境。9.①清幽。②首联写庭馆临近水流干净无尘,用泉水流入深涧之声清晰可闻来反衬环境的宁静;颔联以露湿花草、白云缭绕写山中景色的清新、淡雅和素净;颈联写群栖的白鹤、茂密的松林和神秘的洞穴,古朴而幽静;尾联直接点出此地清幽人迹罕至。③整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水亭周围环境的清幽秀丽,表达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11分)浣溪纱①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8、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8.(5分)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3分)9.(6分)①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②表现了作者的伤心、无奈与深刻亡妻之痛。(每点3分)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点绛唇丙寅①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张元干②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注】①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干已去官多年。②张元干,南宋主战派,曾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8.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8.①以“故人何处”设问,以“一夜溪亭雨”形象作答,含蓄不尽,意味深长(或耐人寻味)。②寓情于景,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间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9.①对时局黑暗的感慨。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②“故人何处”表达出对故人的挂怀与思念之情;③“消残暑”“燕将雏去”,暑去秋来,燕子长大,词人不禁生发时光易逝,光阴难留的悲叹;④“雁将雏去。又是流年度”,表达了词人因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悲凉之感;或不甘心闲居,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苦痛;⑤虽赋闲却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采樵作孟浩然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8.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5分)9.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8.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深山采樵图。(2分)通过对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的描写,表现了采樵人劳动的艰辛。(3分)9.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3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3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①行子:出行的人。8.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简要赏析。9.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和“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肆意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9.诗人借傍晚塞外雨后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而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悠闲图景,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岳鄂王墓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注】赵孟頫,宋宗室,历宋元之变。宋末官真州司户参军;入元,被元世祖重用。本诗作于暮年。岳鄂王,南宋抗金英雄岳飞。10.这是一首哀痛伤惋的悼歌,不仅是西湖山水不胜悲,更寄寓了作者亡国破家之悲,试分析“悲”的具体内容。1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对诗人抒发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0.一悲岳王墓的荒凉,二悲朝廷的苟安投降,三悲百姓盼王师无望,四悲英雄受冤屈死,五悲国家偏安不得而灭亡。11.①写诗人来到西子湖畔岳飞墓前凭吊时,只见岳王坟上长满荒草,墓前石马石狮在萧瑟秋风中依然高踞屹立。②描绘了一幅凄凉冷峻的秋日岳墓景象。③以萧瑟肃穆的荒凉之景,暗寓作者的伤痛之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①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②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注]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8.本词在表达艺术上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愤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9.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具体词句进行分析。(5分)8.作者运用比兴寄托、象征的表现手法,用屈原使用过的“香草美人”来自比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难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壮志未酬的满腹的幽愤。(2分)上阕中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琴弦断”等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长期闲置,无用武之地,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的悲剧性境遇。(3分)下阕中“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二句,用芳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2分)9.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2分)具体的,下阕“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1分)“水满”“何处”二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1分)结尾二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1分)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