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5000吨级专用码头工程项目
1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5000吨级专用码头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00九年十一月2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5000吨级专用码头工程。1.2建设单位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1.3地理位置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东部闽江河口段北岸。1.4项目建设背景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是由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于2005年4月30日批准成立的外资企业,经营范围:开发、生产生物柴油、柴油改进剂等系列产品。由于生物柴油项目所需原辅料及产品主要通过水运方式运输,为节约企业成本、方便公司物流,福州市港务局以榕港规建[2005]111号文同意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在公司厂区靠近闽江一侧福州港长安作业区预留泊位区兴建一座5000吨级生物柴油专用码头。1.5工程规模建设内容为新建5000DWT级泊位一个,设计码头通过能力80万吨/年。泊位长175m,145.8m长引桥一座、4只系缆墩及4座人行钢便桥。1.6项目总投资1590万元。1.7主要货种及流量序号品种货运量进/出口1酸化油、潲水油40进口2生物柴油20出口3生产性燃料油*3进口总计63*注:主要在运营后第一年,以后以生物柴油为燃料,不需外购生产性燃料油。1.8平面布置3码头前沿布置5000DWT级泊位一个,码头采用靠船平台和系缆墩相结合的“蝶型”布置形式,码头接岸采用高桩引桥的方式。码头平台既作为工艺装卸工作平台又兼作船舶靠泊平台,船舶系靠泊利用平台、系缆墩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码头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码头总长175m,码头由1座平台、4只系缆墩及4座人行钢便桥组成,其中上游侧首缆系缆墩考虑和上游已建中油码头系缆墩间距15m,下游侧与当地修船厂船台滑道距离40m。码头下游系缆墩5m处设置一排防护桩。码头上下游各布置2只系缆墩,分别为艏艉缆系缆墩和横缆系缆墩,系缆墩平面尺寸均为7m×7m。系缆墩和靠船平台之间通过宽2m的人行钢便桥连接。码头平台通过引桥与后方路遇厂区相连。引桥长约145.8m,考虑一条单车道和工艺管架的宽度,引桥宽度8m。引桥上游侧布置工艺管架,下游侧布置一条单车道。考虑到将来闽江防护大坝可能加高,在引桥与防洪大堤交接处设置闸门墩。1.9用海面积本项目用海共计6.6901hm2,其中码头栈桥及平台用海0.7117hm2,港池用海5.9784hm2。1.10装卸工艺装船工艺:卸船工艺:油品卸完后,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将管道内的油顶至油罐内,避免油品在管道凝结,且避免与下次接卸油品参混。工艺流程如下:贮灌装船泵灌区管线引桥管线码头管线软管(装卸臂)船船船上卸料泵软管(装卸臂)码头管线引桥管线灌区管线贮灌42.环境现状2.1海域水质环境评价海区范围内象屿港海区、长安港海区和琅歧港海区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三类标准;评价区内其他海区水质执行二类标准。建设单位委托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小潮期(2009年5月20日)和大潮期(2009年5月11日)分别进行了高平潮和低平潮水质现状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为: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氮、硝氮、活性磷酸盐、油类、悬浮物、总汞、铜、铅、镉、砷等16项。结果表明,除各站位无机氮超相应标准外,其他各评价因子在各站位均能达到相应标准。2.2沉积物环境本次沉积物环境现状调查共布设10个监测站位,监测项目包括: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总汞、砷、铜、铅、镉。监测结果表明评价海域各监测站位被调查的沉积物中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铜、铅、镉、总汞、砷测值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的要求,评价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2.3冲淤环境闽江口多年平均输砂量为728万吨/年,最大为2000万吨/年,最小为272万吨/年,年内输沙量分配不均,约76%输沙量集中在5-7月的洪水季。闽江平均含沙量为0.11~0.55kg/m3,以枯季大潮时涨潮含沙量为最大0.55kg/m3。本工程所处河段的泥沙沉积和扩散运动受海流和闽江河流的双重影响,河床地质组成为中细砂,底沙运动主要以推移方式运动。工程区河床地形呈缓坡过渡到江心,水深至江心处航道最深,落差较明显。码头前沿属于缓坡过渡区,淤积较江心明显,但由于工程属于闽江径流和段,淤积较闽江口口门处又明显减弱。2.4海洋生态现状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于2009年5月11日(大潮)在本项目评价海区开展了海洋生态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河口底压缩氮气或空气输油管道油泵输油管道陆域罐区储油罐5栖生物、潮间带底栖生物以及鱼卵仔鱼。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河口底栖生物共设置12个调查站位,潮间带底栖生物布设四个监测断面。鱼卵仔鱼:设置六个站位。调查结果表明:叶绿素a: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水的叶绿素a含量普遍较高,表明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存在较高的生物量水平。浮游植物:调查共鉴定出6门6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占84.6%。各站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高。靠近粗芦岛一侧的站位浮游植物丰富度(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明显较高,优势度(D2)明显较低,并且均符合正常海域的质量标准,靠近琅岐岛一侧许多站位的生态参数指标已明显偏低于正常值。这表明靠近粗芦岛一侧的水体环境正常,应未受明显的污染;而靠近琅岐岛一侧的海域可能已受到明显陆源污染,水质状况较差。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出5门51种,桡足类最多,占39.2%。主要种类有小拟哲水蚤、四刺窄腹剑水蚤、蔓足类幼体等。闽江出海口的种类数明显多于上游海域的种类数。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富度一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偏低,优势度较高,说明本海区环境状况存在不良的倾向。河口底栖生物:共鉴定底栖生物22种,生物种类明显贫乏。种类组成上以甲壳类居多,河口性特征明显;优势种主要有狭颚绒螯蟹、焦河篮蛤和中华华尾钩虾等。潮间带底栖生物:鉴定潮间带生物21种,甲壳动物种类最多;优势种主要是:谭氏泥蟹、四齿大额蟹和狭颚绒螯蟹。垂直分布上看,高潮区种类十分贫乏,中、低潮区种类较多。生物量及栖息密度分布总体上按高、中、低潮区递增。低潮区的种类多样性总体较好,高潮区的多样性较差。鱼卵、仔稚鱼:共获仔稚鱼10尾(梭鱼4尾、凤鲚1尾、康氏小公鱼3尾);水平拖网获得的鱼卵以鲱科鱼卵und.和凤鲚卵为主。游泳动物:本评价收集了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在福州松下港区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共获127种,分隶16目56科89属;其中经济种51种。鱼类(85种)以暖水性种类为主,甲壳类(37种)主要是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或仅分布于西太平洋热带区种类。头足类(5种)除了长蛸为暖温性种类外,其余4种均为暖水性种类。62.6声环境现状厂界各测点昼间除北侧边界和西侧边界外,其余边界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III类标准;夜间除西侧外,其余各监测点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III类标准。造成厂界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北侧修船厂修理船舶噪声和西侧国道104的交通噪声的贡献,因修船厂夜间停止工作,故北厂界夜间现状能实现达标。东升村居民区昼间和夜间声环境质量现状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3.环境影响分析3.1海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码头工程已建成待营运。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来自船舶压舱水、船员生活污水和码头面冲洗水。污水经后方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排放。正常排放时排污口周围COD浓度增量最大值为0.0074mg/l,石油类浓度增量最大值0.0025mg/l,叠加上海水现状浓度,可以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的要求。事故排放时,在排污口周围,沿涨落潮方向长约10m范围出现COD轻微超标;石油类在顺涨落潮方向长各约200m,宽约10m范围内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6.6倍。3.2海域冲淤环境影响分析程后,工程海域冲淤状况改变轻微。在码头附近,特别是在西侧和东侧海域,由于流速比工程前降低,该海域泥沙呈淤积趋势,年淤积速率介于1cm/a~3cm/a之间;在离岸区域的广大海域,泥沙处于基本冲淤平衡状态,只是在栈桥附近海域,泥沙呈冲刷状态,但年冲刷速率不到1cm/a。3.3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工程营运期对沉积物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生产废水经库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进入排污管道由拟设的排污口排入工程附近海域,正常排放下对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海水水质影响较小,由于本项目污染物简单,不排放金属污染物和硫化物,对底质的重金属和7硫化物影响小,同时拟设排污口,水动力条件好,能较快将污染物降解、稀释和扩散。因此,对工程海域的沉积物质量的影响较小。3.4海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污水正常排放时不会造成海洋生物急性中毒死亡。但随着废水的长期排放,石油烃会通过食物链在排污口周围鱼、虾、贝生物体体内富集,会对鱼、虾、贝生物体产生一定影响。污水事故排放时,将导致石油类浓度在排污口周围显著增加,造成排污口周围部分浮游生物和仔鱼、仔虾等急性中毒。项目正常运营不会对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当地水产养殖和“双龟锁口”景点产生影响。3.5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各厂界昼夜间噪声均能达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III类标准;本项目设备运行噪声对东升村的贡献约38.0dB,叠加背景声级后昼夜间噪声级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船舶来往可能会对沿途两侧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评价要求船舶运输尽量在昼间进行,在靠近居民区和靠近东升村附近海域时夜间禁止鸣笛,由于本码头船舶数量不多,吨位不大,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可将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3.6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本项目为油码头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是爆炸风险和溢油风险。若码头1吨油品发生爆炸,就会危及库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若码头10吨油品发生爆炸,则码头东侧的修船厂、西侧的中油码头及库区会受到波及,若发生二次爆炸,其波及的范围将不可估量。船舶进出港、装卸过程中均可能发生碰撞、触礁、搁浅、船损等意外事故造成溢油。本项目各型船舶年进港船数约330艘次,则由事故引发的溢油概率为1次/32年。最大溢油量按10t计,在静风的条件下在码头泊位前沿溢油将随潮流做往复运动,在东北风风况下,油膜将漂往亭江一带海岸。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将会对闽江口海洋生物产生较大影响,对琯头海产养殖也将造成严重影响。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情况下,油膜不会影响到保护区,但随着溢油在水中的扩散必将对保护区水质产生较大影响。4.环保措施要点84.1废水(1)本项目后方厂区现建有污水处理站一座,根据前文所述,本项目产生的船舶压载水、码头面冲洗水和船员生活污水将由该处理站处理后排放。考虑到压舱水具有产生不连续、波动大的特点;经与业主协商后,本报告建议将罐区内两个1000m3容量的油罐作为储存压舱水之用。待污水处理站停止处理其它污水时。将压舱水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2)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现有污水排放口水动力条件欠佳,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本报告建议从现有的排污口,引排污管道到泊位附近。4.2废气(1)油气挥发控制措施根据调查,本项目已采用高效密封的输油管线及工艺设备,为避免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跑、冒、滴、漏,进一步减少有害挥发气体进入大气中,本报告建议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注意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作业管理,强化设备常规巡检。(2)船舶及汽车尾气控制措施主要从管理入手,本项目港区环保管理部门应制定船舶及汽车准入条件,要求进入本港的船舶性能符合《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进港汽车性能符合《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2001)及《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的要求,不符合上述性能的船舶和汽车禁止进入本项目港区。4.3噪声(1)为了减轻港区环境噪声,最重要的应从声源上控制,即选用先进的低噪声机械、设备
本文标题:福建古杉生物柴油有限公司5000吨级专用码头工程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