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测试卷历史
高三历史第1页(共4页)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测试卷历史本部分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2.“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B.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C.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3.武建国认为唐朝“乃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国家,官僚、地主、百姓等臣民依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均平占有土地的制度,这是均田制的基本立法精神和实质”。该观点认为推行均田制A.试图推行土地国有政策B.维护了小农自然经济C.确保国家财政税收D.企图追求一定条件下的均平4.朱熹《劝农文》载:“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材料体现了A.儒家仁爱和谐思想B.宋朝阶级矛盾尖锐C.土地兼并问题严重D.农村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5.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股千年,清代的《江南通志》记载了2000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其中有过割肉(含割肝,剜眼等)疗亲行为的多达500个以上。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社会鼓励B.儒家思想尊崇孝道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D.“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6.“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中国古代农民)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B.统治阶级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C.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D.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7.梁漱溟说:“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动不动就是有我的自由权,个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人A.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别B.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C.应该追求“德先生”与“赛先生”D.要支持学生五四争权利爱国运动8.国共两党都在敌后致力于建设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3左右,基本上都丧失了,近百万敌后游击武装,到1945年也差不多损失殆尽;相反,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展到十余省,敌后武装力量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近百万之众。导致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同结局的原因可能是A.国民党坚持正面战场抗战为主B.共产党坚持抗日统一战线C.汪精卫背叛国民政府,导致国民党敌后抗日力量损亡D.两党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不同政策措施9.“一五”计划期间,由于市场机制与过高的经济增长指标及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在资源配置方面发生矛盾,以及国际环境等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了A.全面急进的社会主义改造B.大量引进苏联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高三历史第2页(共4页)C.颁布宪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D.中共八大的召开10.1978年冬天,小岗村农民冒险签订了一份要求“分田”契约,同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了文件明确写的是“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1983年以后,包产到户在全国推广这反映了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决议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B.“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创新C.小岗村的契约违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决定D.农民的经济诉求和特有方式的抗争11.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肇始于“耶稣会士汉学”,迄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期间,该研究大致经过了“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唱衰中国’到‘唱盛中国’”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趋势客观上反映了A.世界由欧洲中心向美国环太平洋中心的演变B.美国与中国意识形态的冲突愈演愈烈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变化D.中国的社会科学对世界影响巨大12.孟德斯鸠曾断言,共和国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式国家,一旦国土面积扩大、统治疆域过广,要实施有效治理,国家形态必然从共和走向帝制。其历史依据可能是A.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经验B.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变革C.英国君主制的变迁D.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实践13.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C.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14.男人、女人和孩子离开故乡和家庭,放弃权威社群,叛逆的年轻人不再受村民的监督与限制。经济自立延后,婚姻被推迟,试管的权威超越了牧师的权威……。导致欧洲和美国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开辟新航路B.殖民争夺与扩张C.工业革命D.发明蒸汽技术15.苏联国家资本主义的全部实践都是围绕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创造为“一种服从无产阶级国家和为无产阶级国家而服务的资本主义”来进行的。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C.苏联集体化改造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16.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在权利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以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从其后期实践来看,新联邦主义是A.全面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B.全面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D.推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政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第二部分共3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20分,第19题20分,共计52分。)17.(12分)典型试题分析运用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6全国Ⅰ卷24题)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材料二:(课标)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给出材料一题目的正确选项,并指出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的理由。(8分)高三历史第3页(共4页)(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本题对你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启示。(4分)18.(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顾名思义,“富民”是占有财富的人。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这个新兴阶层,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并把它看成是安身立家的根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唐宋之际的人在总结富民之家不肖之子破家败业的情况时曾说:不肖之子破家败业,第一步是变为蝗虫,言其出卖田地,犹蝗虫食稼也:第二步是变为蠹虫,言其出卖家藏之书,犹蠹虫食书也;第三步是变为大虫,言其卖人,犹虎蛇之食人也。材料二:近代伊始,国人逐渐将“富”与“强”结合起来。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王涛认为“商富即国富”;到张謇时则指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富民”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古代条件下,当时维持家道不变的主要做法。(10分)(2)据材料二,概述材料二所引国人对“富”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近代以来,“富强”成为国人主要追求目标的原因。(10分)19.(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达尔文主义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人类的进化、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常被利用来强调人种差别和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战争不可避免等,以“适者生存”为理由,被其拥护者用来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正名,如为放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辩护。有不少人简单地使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普世道德和利他主义。同时,英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福利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等,都体现了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否定与批判。对于一些的落后地区而言,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唤起民族觉醒、推动民族独立自强的有力武器。结合材料与所学,围绕“社会思想与实践”方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不会,但能够用历史史实将答题卡答题位置写满,也可以得到基础8分。高三历史第4页(共4页)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测试卷历史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2016.9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CDAACBDABCBDCB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第二部分共3小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20分,第19题20分,共计52分。)17.(12分)(1)(8分)C.2分ABD三项排除原因各2分。说明:排除项的分析正确均可得分,不受制于正选是否正确。(2)(4分)建议:依据课程标准学习;课标核心概念要清晰,要深挖;要注重历史课标核心知识的发展变迁。说明:1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本问不超过4分18.(20分)(1)(10分)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富民不能象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相反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为了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通过读书博取“士”的身份。说明:1点2分,6分。主要做法:作为富民家庭,维持其家道不败,一靠财富,二靠文化教育、科举求取功名;三是通过买田置地维持家道;四是通过“捐官”等途径维持家业。说明:任答1点得2分,4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本问不超过4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10分)认识:将“富”与“国强”结合起来,提出富强主张;经历了“商(商业求)福”到“工(工业求)富”的演变阶段。任答1点得2分,4分。原因:对外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西学东渐,外国近代文明传入;爱国人士宣传发动等。原因:随着西方侵略的深入,对外战争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民族危机加深;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如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统治危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文明、民主启蒙思想的传入;爱国人士宣传发动;随着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地主阶级洋务派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任答1点得2分,6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本问不超过6分19.(20分)选题:题目2分论点:4分结合史料。史实依据:8分论证过程,史料与题目、论点一致性。6分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测试卷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