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8咬文嚼字课时作业
1咬文嚼字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箭镞.(zú)蕴藉.(jí)斟酌.(zhuó)咬文嚼.(jiáo)字B.岑.(cén)寂词藻.(zǎo)烟榻.(tà)深恶.(wù)痛绝C.尺牍.(dú)锱.(zī)铢王嫱.(qiánɡ)不即.(jì)不离D.下乘.(chénɡ)香茗.(mínɡ)胸襟.(jīn)推心置腹.(fǔ)解析:A项“藉”读“jiè”,C项“即”读“jí”,D项“腹”读“fù”。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援例清沁肺腑各行其是点铁成金B.垂涎粗枝大叶共度难关才高八斗C.流弊一川烟草出神入化无尚光荣D.俗滥索然无味要言不繁推陈出新解析:B项,“度”应为“渡”,C项,“尚”应为“上”,D项,“繁”应为“烦”。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________,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②在众多的证明中,所述的这个证明极其________明了。③说话________,不带冗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反映。A.推敲简捷简洁B.推求简洁简捷C.推求简捷简洁D.推敲简洁简捷解析: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注重的是结果。推敲:比喻反复琢磨,斟酌字句,注重的是过程。①句“从概念上”是已知的条件,“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是探索的结果,因此①句选填“推求”。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多用于方法。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多用于“说话”。因此,②句选“简捷”,③句选“简洁”。答案:C4.下列各项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B.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C.“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D.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解析:省略号和句号不能同时使用,去掉句号。答案:A5.《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2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A.①润②点③火④笑B.①潜②翻③蓝④笑C.①润②翻③蓝④春D.①潜②点③火④春解析:营造意境主要靠形容词和动词,根据诗句的重点进行综合判断即可。答案:A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认为中国对外开放金融市场是一种自信和必行的经济策略。对此,也有不同看法,有人就声称金融开放等于开门揖盗....,等于让外国金融进来祸害中国经济。B.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C.程三虎说,干他们这一行,除了要掌握魔术的原理和表演技巧外,还要把这些动作练得学富五车....,有的每天要练习几十遍。D.我很自豪地说,我见证了我们琼海在短短两三年内点铁成金....的发展。解析:B项,繁文缛节:指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指烦琐多余的事项。用于陈述语言,使用对象错误。C项,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此处应用“炉火纯青”。D项,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此处指琼海的发展变化,应用“脱胎换骨”。答案:A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对于孩子们使用网络语言,社会、学校、家长不应该放任自流,应该引导孩子们使用规范的语言。B.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走在爱与恨、欢乐与痛苦、骄傲与自卑、微笑与泪水的不甘寂寞的边缘人。C.“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常常被误称为索引派,但是前者探究事实,后者检索图书,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是没有问题的。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认真调查,还原事情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境。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为“走在……微笑与泪水边缘的不甘寂寞的人”。C项,句式杂糅,“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是没有问题的”,删去“是没有问题的”。D项,表意不明,有歧义,“记者的问题”可能是记者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记者提出的问题。答案:A8.下面8个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排列连贯、得体的一项是()①文学是艰苦的事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3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8个句子,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依据这个认识来审视各项,首先要认定,担负“提出问题”职责的究竟是句①,还是句②。统观各句大都与“希望”有关,据此可认定句②为起始句。排除A、C项。比较B、D项,①与②对接,意思不贯通;而④与②对接,则十分流畅,故选B项。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9.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什么?(不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10.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不超过4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文字上推敲,不单是使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骨子里是使思想感情表达更恰当更准确。11.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用“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何区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推”字意境冷寂,表现了孤僧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字说明寺内有人,访者拘礼。②“推”字与上句的冷寂一致;“敲”字平添了搅扰。12.作者为什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认为,“推”“敲”的区别实际上是意境的区别,用“推”字,表现出和尚在冷寂场合下的博大胸襟。4三、语言表达13.当代著名文学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方法时,主张“牛嚼”(反复钻研)和“鲸吞”(广泛阅读)。某校举办辩题为“‘牛嚼’与‘鲸吞’孰优孰劣”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参赛辩手,选择一方观点,写一段80字左右的辩词。要求语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鲜明、形象、简明的能力。表达时,首先要理解“牛嚼”和“鲸吞”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你认为更好的一种方式,然后选择恰当的修辞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答案:示例:(一)读书旨在讲究质量。只有“牛嚼”,才能汲取内容的精华,做出正确的判断,产生自己的见解。杜甫曾云:“精能尽其妙。”而“鲸吞”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可见,“牛嚼”优于“鲸吞”。(二)只有“鲸吞”,才能博览群书,去芜存菁;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诸葛亮读书就“独观其大略”。而“牛嚼”只能咬文嚼字,视野狭窄。因此,我方主张“鲸吞”优于“牛嚼”。14.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语段主体是两个转折复句“渊明是……,却不是……”;“渊明是……,却也不是……”,语法常识告诉我们,转折复句强调后半句,所以很容易分析出他与一般隐士和忠臣的区别在于“近人情”三字。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15.鲁迅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意。“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中的“紧”字写雪,是通感手法,以感觉来写视觉,使人感受强烈、真切,写出了雪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个落魄英雄的处境。第二课时能力拓展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咀嚼.(jué)倒嚼.(jiào)倒涎.(xián)诞.(dàn)生B.宿.(sù)命星宿.(xiù)创.(chuànɡ)伤给.(jǐ)予C.晕.(yùn)车头晕.(yūn)渎.(dú)职铜臭.(chòu)D.泡.(pào)桐泡.(pào)茶炮.(pào)制跻.(jī)身5解析:B项“创”读“chuānɡ”,C项“臭”读“xiù”,D项“炮”读“páo”。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俗滥老生常谈灞桥戒骄戒躁B.岑寂涎皮赖脸拘礼不既不离C.黩武套语滥调玩索刻苦自厉D.援例平心而论椟职首屈一指解析:B项,既—即;C项,厉—励;D项,椟—渎。答案:A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_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经年累月南辕北辙各有千秋B.旷日持久大相径庭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南辕北辙半斤八两D.经年累月大相径庭半斤八两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8咬文嚼字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0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