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宜宾市政治调研考试参考答案-简析版
1高中2012级调研测试文科综合˙政治(注:详细分析见阅卷后分析报告)文科综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政治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3页,第II卷3-4页,共4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下列说法与上述观点反映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是①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②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④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2.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③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l4年3月22日至4月l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据此回答3-4题。3.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这一观点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差异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应尊重文化发展的共性和一般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世界邮报》的专访时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习主席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事物联系不具有必然性B.量变不一定会引起质变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5.今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将在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决定是否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申遗项目始于2006年12月,从地方到国家至少已经投入了100亿元的资金。我国积极筹备大运河申遗基于的传导预期是A.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B.物流技术的发展→运河的运输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某地两名高三学生看到一老人摔倒在地后,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却被老人的家属以撞倒老人为由索赔医药费,经过警方调查,事件终于真相大白,该地团市委决定授予两人“助人为乐青年模范”荣誉称号和赠送慰问金。回答6-7题。6.材料中两名中学生的行为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③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④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因为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B.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观念可以直接转变为现实8.右边漫画启示我们要①做到实事求是②坚持辩证否定③尊重客观规律④善于把握机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对应表述正确的是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③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立足局部统筹整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1982年将计划生育政策确立为基本国策。现在,随着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完善,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种政策的变化说明①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③价值判断与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这是因为A.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改革就能够成功环境变了,有的过程就没有意义了,没必要把过去习惯继续下去。3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C.完善上层建筑能够更好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2.《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诗词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②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③客观条件决定人生价值④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I卷共3题,共52分。13.古镇旅游开发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实施文化强镇战略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蓄兼收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1)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古镇的做法是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的。(12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建设文化强镇的做法对于古镇开发的启示。(12分)14.201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材料一李克强指出,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材料一,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正确性。(10分)4材料二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在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促进水质稳步改善,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2)指出“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体现的方法论。(6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在我国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城乡居民都能过上小康生活,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这为增加居民收入指明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为了进一步抓落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强调增加居民收入的哲学依据。(12分)5高中2012级调研测试文科综合˙政治评分参考1-5DADCA6-10BCABD11-12BD注:13-15题参考答案下的楷体字为评分参考关键字词(组)13.(1)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镇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兼收并蓄其他文化形成特色民俗文化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5分)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镇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3分)③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按规律办事结合。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发展特色文化。(4分)①中,“能动认识世界”1分,意识的“三性”2分,“制定…战略”“兼收并蓄”共2分。②中,“能动改造世界”1分,“实施…战略”、“走出…道路”共2分。③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按规律办事”共2分,“立足…,或依托…”1分,“遵循规律”1分。13.(2)①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互交融。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将古镇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3分)②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合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3分)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积极性。(3分)④依托物质载体展现古镇独特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自信,走特色文化发展道路。(3分)①中,“经济与文化”1分,“打造经济圈”“保护与开发结合”1分,发展文化产业1分。②中,“继承发展”1分,“兼收并蓄”1分,“创新发展”1分。③中,“实践”1分,“群众主体”1分,“调动积极性”1分。④中,“载体”1分,“文化自觉、自信”1分,“特色发展”1分。14.(1)①矛盾有普遍性。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沿海、溯内河梯度发展的共同经验。(3分)②矛盾又有特殊性。我们应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有独特的优势,挖掘发展潜力。(3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要坚持两者的统一,将学习借鉴普遍经验与发挥独特优势相结合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分)①中,“矛盾具有普遍性”1分,“借鉴…”“共同经验”共2分。②中,“矛盾具有特殊性”1分,“利用…”“独特优势”共2分。③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可分割”或“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1分,“将学习借鉴普遍经验与发挥独特优势相结合”1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分。14.(2)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③坚持抓重点的方法。④坚持发展的观点。(任达三点得6分)(6分)15.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了物质保障,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4分)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增加居民收入,就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增加居民收入,是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2分)④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强调增加居民收入,是党和政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分)①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和分析各1分,共2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理论和分析各1分,共2分。②中,“社会基本矛盾”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分,结合分析1分。③中,“群众观”1分,结合分析1分。④中,“价值观导向作用”1分,“遵循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各1分,“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1分。
本文标题:2014宜宾市政治调研考试参考答案-简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1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