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单元评估训练文科综合试题(6)word版含解析
单元评估训练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广东潮州二模,19)“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A.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B.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C.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解析:“新的经济利益”指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国家的政治权力依然保留在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手中,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于是英国在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大量进入议会,选D项。答案:D2.(2013·湖北武汉检测,31)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后,总统与行政首脑总理产生了矛盾,总统想要解除总理的职务,但被议会否决。总统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但新议会没有撤销总理职务,而是对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进一步澄清,材料说明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该历史事件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答案:A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案遭到议会的否决,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表明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选D项。A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B、C两项说法错误。答案:D4.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A.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B.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C.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解析: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B项错误,美国没有专制的传统和残余;C项说法错误,德国的行政权高于议会权力。两国宪法都规定实行联邦制,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选D项。答案:D5.(2013·河南郑州一模,1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B.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产生D.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解析:B项说法不正确,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A、C、D三项说法都正确。答案:B6.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根据信息“19世纪的欧洲……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可知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采用阶级斗争手段实现其理想,这与信息“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不符,选C项。答案:C7.(2013·河北保定摸底,20)列宁也批评公社“在中途停了下来……一味幻想在国内树立一种最高的公理……没有夺取像银行这样的机构”。他们“过于宽大”,没有及时去消灭阶级敌人。列宁批判巴黎公社的失败()A.缺乏经济基础B.革命策略有问题C.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D.没有经验可借鉴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宁批判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过于宽大”,没有及时去消灭阶级敌人等策略上的失误。答案:B8.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国度。这些“新创造”主要是指()A.机器和工厂B.法律和制度C.理论和学说D.科学和发明解析:1828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英国“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机器和工厂的创造,选A项。易错选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科学的产物。答案:A9.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促使英国不断调整国内移民法律的原因是()A.无产阶级的斗争B.启蒙运动的深入C.工业革命的发展D.选举制度的改革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英国经历了从禁止人民迁徙到允许人民迁徙的过程,而且允许人民迁徙发生在1795~1846年,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大量工厂的兴建,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允许人民自由迁徙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C项。答案:C10.“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世纪属于经济管制,即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后,实现了自由竞争,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即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选B项。答案:B11.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英国的政治家表示:“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做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革命需要的是自由劳动力和消费市场,而不是奴隶,所以奴隶贸易被废除,选B项。A、C、D三项也是原因,但与B项相比,都不是最主要的。答案:B12.1851年时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8%。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活动的有无B.工业革命的快慢C.政治制度的优劣D.科技水平的高下解析:1851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工厂,导致英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相比之下,法国、美国工业化程度不及英国,德国、俄国和意大利更落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说明不同国家人口分布状况主要是由工业革命的快慢决定的,选B项。答案:B13.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必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人对托拉斯的态度经历了从“视为妖魔”到“变为补救之政策”的变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托拉斯的出现有利于经济发展。答案:C14.“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上升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是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15.英国科技史专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写道:“……把难于成立的信条摧毁,实在是对神学的真正的贡献,不久神学家的领袖和胆怯的教士们,都先后认识到必须把世界的创造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以上省略的内容应为()A.经典力学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解析:进化论否定了教会的上帝造人说,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对教会信条的“摧毁”,使教士感到“胆怯”。进化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世界的创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的”,选B项。答案:B16.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A.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C.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中鼓励白人到殖民地传播白人文化,实际上主张文化征服,选C项。答案:C17.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B项。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C、D两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答案:B18.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登上历史舞台。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①《唐璜》②《红与黑》③《高老头》④《巴黎圣母院》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从材料信息“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看,这一思潮属于现实主义,②③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①④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选B项。答案:B19.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哪幅作品最有可能利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就()解析:印象派绘画是随着近代光学知识的发展而涌现的画派,侧重描绘光的“瞬间”印象,D项属于印象派绘画。答案:D20.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解析:《清明上河图》属于中国古代风俗画,其基本特点是写实;杜普雷农村风情画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也注重写实。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21题26分,22题14分,共40分)21.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英国10万以上人口城市数量变化图(单位:个)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成为当时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在伦敦,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了改善普通劳动者的住房条件,商人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模范住宅运动”,盖起了成排的大杂院房屋,虽然拥挤但比较卫生,低价出租给劳动者。……1875~1876年,伯明翰通过立法清除贫民窟,(市长)张伯伦下令拆除了17公顷的贫民窟进行开发,这个项目由城市资金承担。……在利物浦,市政会1840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利物浦房屋建筑的条例》,1842年颁布了《利物浦建筑法》,对居民住房和建筑物提出了一些要求。——任其怿、吕佳《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单元评估训练文科综合试题(6)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2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