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4届高考化学夺冠易错题专项检测16Word版含解析
2014高考化学夺冠易错题专项检测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化学名:碳酸钠,俗称苏打性状: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化学式:Na2CO3用途: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在纺织、玻璃、制皂、造纸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化学名B.性状C.化学式D.用途解析:纯碱溶于水后会发生水解反应:CO2-3+H2OHCO-3+OH-,故其水溶液呈弱碱性,B项错误。答案:B2.(2013年黄浦区高三测评)观察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解析:①是钠被氧气氧化成了氧化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②变白色是因为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B项错误;③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C项错误;④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晶体,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A3.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②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减少③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溶液的质量不变⑤有晶体析出⑥有气泡产生A.①③⑥B.②⑤⑥C.③⑤⑥D.①③④解析:Na2O2放入NaOH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由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故有NaOH晶体析出而溶液的浓度不变。答案:C4.(2012年广东中山高三六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解析: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B项NaHCO3与CaCl2溶液不反应,得不到白色沉淀;C项Na在常温下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答案:D5.对于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钠作还原剂可以从锆的氯化物中制备锆B.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为液体,用于原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C.苏打固体的pH大于小苏打固体的pHD.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去油污的作用解析:苏打溶液的pH大于小苏打溶液的pH。答案:C6.(2012年河北质量检测)把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后一样多B.加热前消耗的多C.加热后消耗的多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解析:由加热前后的关系式:2NaHCO3~Na2CO3~2HCl、Na2O2~2NaOH~2HCl及Na2O2~Na2CO3~2HCl可知,加热前后消耗的盐酸一样多。故A正确。答案:A7.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解析:由图示知A、B、C、D分别为Na、Na2O2、Na2CO3、NaOH,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答案:D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OH-+HCO-3+Ca2+===CaCO3↓+H2OB.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OH-+CO2-3D.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解析: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2Na++H2↑;C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OH-+H2CO3;D项中产物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形式。答案:A9.杨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解析:③中溶液受热均不分解,⑥中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10.(2013届浙江白云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某溶液中含有HCO-3、CO2-3、SO2-3、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A.NO-3B.CO2-3、NO-3C.SO2-3、NO-3D.CO2-3、NO-3、Na+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Na2O2加入该溶液中与S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SO2-3)减小;同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Na+)增大,OH-与HCO-3反应生成CO2-3,使c(CO2-3)增大,c(HCO-3)减小,故溶液中c(NO-3)保持不变。答案:A11.(2013年河南郑州高三一检)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B.3∶3∶2C.6∶7∶3D.6∶9∶0解析:CO2与Na2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由反应式可得,每有2molCO2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1mol。设原混合气体各为3mol,最后变为8mol,即减少了1mol,所以应有2molCO2参与反应(还剩余1molCO2),生成1molO2(共有4molO2),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4∶1。答案:A12.(2012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固体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实验编号①②③盐酸体积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g16.56g27.6gV(CO2)(标准状况)2.24L3.36L3.36L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由②、③可知:混合物质量增加,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C.由①、②可知:①中的固体不足而完全反应D.由①可以计算出混合物的NaHCO3的质量分数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知识、识图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②、③混合物质量增加,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B项正确;由①、②16.569.2=1.8,而3.362.24=1.5,说明①中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固体完全反应,而②中加入混合物16.56g时盐酸少量,固体有剩余,C项正确;应根据①中数据计算混合物成分,根据②或③中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①中数据,假设NaH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84x+100y=9.2,x+y=0.1,解得x=y=0.05,D项正确;根据HCO-3+H+===CO2↑+H2O,由②或③中数据得c(HCl)=3.36L22.4L/mol÷0.05L=3.0mol·L-1,A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已知下列数据:物质铷煤油四氯化碳乙醇密度1.530.801.5950.79依据上表数据及物质的性质可知,下列液体可用来保存铷的是________。A.煤油B.四氯化碳C.乙醇D.水(2)下列是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铷与水反应比钠剧烈B.铷的原子半径比钠小C.铷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D.铷可作还原剂(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RbH+H2O===RbOH+H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氢化铷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显酸性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D.氢化铷中氢离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20g,当它与足量的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A.LiB.NaC.KD.Cs答案:(1)A(2)B(3)D(4)A14.(14分)如图中A~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1)写出A、B、E、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钠的有关化合物,2NaHCO3=====△Na2CO3+CO2↑+H2O,CO2和H2O都能和Na2O2反应生成氧气。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答案:(1)NaHCO3Na2CO3Na2O2NaOH(2)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CO2===2Na2CO3+O2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15.(14分)“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搭载两男一女三名宇航员去完成空间任务,最终实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成功对接,这为中国航天史掀开了极具突破性的一页,体现了我国的科学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体现。“神舟九号”航天员在密封舱内供呼吸所用的氧气来源于过氧化钠。(1)请写出Na2O2作为供氧剂时所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1molO2,需消耗________molNa2O2,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2O2+2CO2===2Na2CO3+O2和Na2O2+CO===Na2CO3。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化学兴趣小组将Na2O2投入水中,待完全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又褪色。甲同学认为是有一部分过氧化钠还未反应完全,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故将溶液氧化漂白;乙同学认为反应中产生活泼氧原子,将溶液氧化漂白,若氧原子形成氧气,再滴入酚酞试液则只变红不褪色;丙同学认为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故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根据丙同学的描述,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化学夺冠易错题专项检测16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2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