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全程测控
1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说明()①只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就能实现创新②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③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④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创新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实现创新,需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②④说法正确。①说法太绝对。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但并不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③说法错误,应排除。2.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从中可以看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实践创新需要理论创新的指导③理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实践创新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C[解析]我国的社会状况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创新需要理论创新的指导,①②说法正确,应入选。③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农家文化、农家情趣。“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2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系统优化法和辩证的否定观。“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体现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①入选;观念更新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②入选;题干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③不选;④错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4.如图,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他紧紧咬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空间错觉打破常规,幽境新意跃然而出。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A.破戒律,法古人B.寻创新,穷妙境C.强意志,生规律D.求价值,勤实践[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打破常规”“幽境新意”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不是材料所表明的。5.一个人的一生是会犯很多错误的,对此一些人常用以下观点暗示自己“过去的一页掀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要努力,你会做好的。”此观点体现了()A.割断了事物过去与未来的联系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是简单否定一切的错误说法D.体现出创新永无止境[答案]B[解析]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题中观点“向前看”“过去的一页掀过去了”体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故选B。36.古时候某富人宴客,定席位时,把年少的朱某安排在年长的孔某的上手位,孔某不高兴,便出一上联云:眼珠子,鼻孔子,孔子(暗指孔子及孔姓)反在珠子(暗指朱熹及朱姓)下?朱某听罢应下联云: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结合对联的寓意,分析“后生要长过先生”需要()①先生超越自我,积极地扶持后生成长,促使后生不断进步②后生尊重先生,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超越③后生对先生及其旧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实现跨越式前进④先生对后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对旧思想、旧观念要坚持辩证地否定,对其合理思想要加以继承,故③的说法错误;后生要对先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而不是先生对后生,故④的观点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7.白岩松说,我觉得中国的前行一定会有一个“折返点”,就是扬弃,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回去寻找,但是更大的目标是向前走,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而且还早着呢,这些东西即使追回到唐朝也找不到,还得向前去找。这句话意在强调()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答案]C[解析]白岩松的话强调的是“更大的目标是向前走”,可知重点在于去寻找未来的东西,强调“发展”,C符合题意。8.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光召;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这两句名言启示我们()A.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B.要批判一切,推翻一切C.要创新就要怀疑一切D.要敢于破除旧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答案]D[解析]A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C项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应选。9.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4崽”。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②事物矛盾具有不平衡性③任何公司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④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体现了①。公司通过寻找自身弱点来推动自身发展,体现了④。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不平衡问题,故排除②。③不属于哲学道理。10.一头小象被绳子拴住,它拼命挣扎也无法挣脱,几经反复,终于放弃。若干年后,它长成一头强壮的大象,力气虽足以挣脱绳索,但它已没有了这种冲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经验是靠不住的,依赖经验必然失败B.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C.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D.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提取这个寓言故事的含义。小象经过努力没能成功,当它成长为大象时已没有了挣脱绳索的冲动,这说明大象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了。这启示我们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11.下边漫画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B.创新就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5C.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D.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答案]A[解析]漫画是对误解创新现象的讽刺,说明创新不是对事物的机械改造或重复,而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是说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A。12.下图中“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漫画中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否定,从而实现事物的发展,凸显了发展的环节,故④正确。通过“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所以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批判、否定,实现事物新的发展,故②正确。此题没有凸显真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故排除①。肯定是对事物存在合理性的理解,否定是对事物必然灭亡性的理解,故③错误。二、非选择题13.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那些记载着历史的文字、那些彰显着气度的礼节、那些散发着真理的教义,每一样都值得中国骄傲。当全球化的浪潮袭卷而至时,当时尚潮流泛滥时,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青年理应坚持自我,学习继承中国的传统,吸收其精华,6把本土的文化推上更高的浪尖,而不是对西方习俗顶礼膜拜,对庸俗文化疯狂着迷。试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①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即继承旧事物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抛弃其中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并增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应加以改造和剔除。另一方面,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如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亦可)14.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大众汽车公司曾一度积压了100多万辆汽车,尽管它把产品价格降到了成本以下,仍然销不出去。在严峻的局势面前,该公司决定:将100多万辆汽车全部实行有奖销售,把每辆售价的10000美元分成10000张面额为1美元的奖券,中奖者可得一辆汽车。该公司四处设售票网点,到处张贴“买张试试吧,祝君走运”之类的促销广告。这一出奇的促销方式,犹如一强大的磁场,有力的抓住了人们“幸许自己一张奖券还真能买上一辆汽车,即便是运气不佳,损失一美元也无所谓”的消费心理,100多万辆汽车的奖券在3个月内便被抢购一空。(1)为什么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2)有人认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否定。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答案](1)之所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因此,创新对既有理论的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吸取原有理论中合理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抛弃或绝对否定。②创新不仅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也是对实践的突破。它要求人们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全程测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043 .html